乾帝二十七年,四月初
随着青州三关被成功收复,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尘埃逐渐散去,激烈战斗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开始展现在人们眼前。士兵们忙碌地穿梭于战场之间,小心翼翼地打扫着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战场的清扫工作终于宣告结束。接下来要面对的重要任务便是妥善安置那些英勇负伤的战士们。医疗队伍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搭建起临时营帐,准备好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争分夺秒地救治伤者,让他们能够尽快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保卫家园的战斗之中。
与此同时,后勤部门也马不停蹄地展开物资调配工作。大量的粮食、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军需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确保军队拥有充足的资源来维持战斗力,并为即将到来的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而作为这场战役中的关键一环——镇远关大捷,其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通过官方渠道以最快速度传回到了遥远的京都。林业深知这份捷报对于朝廷和民众意味着什么,但他心中另有盘算。
于是,林业对战报进行了巧妙的改动。原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的锦衣卫重步兵和不良骑等部队,都被统一归在了锦衣卫的名下。这样一来,在上呈的功劳簿里,上官家便成为了最大的功臣。
其实,林业心里很清楚,这些所谓的功劳对他个人而言并无太多实际用处。然而,他却明白通过此举可以进一步增强上官家在朝中的权势地位。毕竟,在这个波谲云诡的官场中,权力的平衡与博弈始终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大乾京都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激烈的争论声此起彼伏,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各方势力都据理力争,谁也无法成功地说服对方。乾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皱,眼神游离不定,心中对于是选择战争还是求和这一艰难抉择充满了犹豫。
与此同时,一封封加急的军报如雪花般不断传回到京城。每一份军报带来的都是令人揪心的坏消息,战况日益恶化,整个大乾王朝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
京都之内,百姓们人心惶惶,恐惧与不安笼罩着这座繁华的都市。许多朝廷官员眼见局势不妙,纷纷暗中安排自己的子孙后代逃往南方以求避难。他们深知一旦战火蔓延至京城,后果将不堪设想。
时间回溯到今年的三月份,金军悍然发动进攻,气势汹汹地侵犯大乾边境。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定远关不幸陷落的噩耗,这意味着金军已经成功地突破了大乾北方的坚固防线。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整个大乾朝野为之震惊。
然而,悲剧并未就此停止。仅仅数日后,又有一份军报传到了京城,平远关同样沦陷敌手,而守卫平远关的平远军更是几乎全军覆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乾帝再也坐不住了,他当机立断下达调令,从各地调集精锐之师前来拱卫京都,并迅速派遣一支大军集结出征,火速赶往青州增援前线。
只可惜,军队的集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就在拱卫京都的军队尚未完成布防之际,新的军报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再次降临——宁远关竟然也已失守!乾帝心急如焚,只得再次下令,要求军队务必以最快速度在青州方向紧急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于是,大批士兵被紧急征调,源源不断地涌向位于青豫两地交界之处的大禹关!
四月初的京都,阳光明媚,春风拂面,但那繁华似锦的街道却笼罩着一层凝重的氛围。尽管街头巷尾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然而每个人的心头都沉甸甸地压着一片战争的阴云。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整个城门,犹如惊雷乍起。人们纷纷侧目望去,只见一匹快马如闪电般疾驰而来,马上的骑兵高举着一面军旗,口中高声呼喊:“八百里加急!青州镇远关大捷!”这声音如同洪钟一般,瞬间传遍了大街小巷。
路上的行人们听闻此讯,先是一愣,随后急忙纷纷让开道路,脸上露出惊喜交加的神情。他们开始交头接耳,兴奋地议论起来:“天哪,居然打胜了?真是太好了!” “看来咱们的军队英勇无比啊!” 一时间,喜悦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开来。
与此同时,皇宫内正在举行朝会。朝堂之上,众大臣们正围绕着如何妥善安排青州事务争论不休。就在这时,外面忽然传来阵阵喧哗之声,打破了殿内原本紧张的气氛。乾帝眉头微皱,当即命令身边的内侍出去查看究竟发生了何事。
不多时,内侍匆匆返回,向乾帝禀报说八百里加急的青州军报已经送达。乾帝闻言精神一振,连忙招手示意将传信的军士召进大殿。
只见那名军士快步走进殿堂,来不及喘息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呈上军报,语气激动地说道:“启禀陛下,青州军报在此!此次镇远关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共歼灭来犯金军四十余万众,其中镇远关外的四十多万敌军已被尽数消灭,仅有不到两万金兵侥幸逃脱!经此一役,金朝可谓元气大伤!”
乾帝听到青州大捷,赶忙让内侍拿来奏报,详细的翻看了起来,忍不住大声叫好!乾帝大悦,赏了来报的军士,让内侍将军报念了出来:
镇远大将军加急奏报:三月初,那金国南苑大王萧哥汗亲率五十万虎狼之师气势汹汹地前来进犯我朝边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方镇守四方关卡的将士们在此之前竟然丝毫没有察觉到敌军的动向,以至于在面对敌人突然来袭时只能仓促应战,结果自然是损失极为惨重!
先是定远关不幸沦陷敌手,紧接着平远关也相继失守。微臣率领着麾下二十万镇远军与敌军展开了数日艰苦卓绝的鏖战,但无奈双方兵力悬殊过大,且敌军来势汹汹、锐不可当,经过多番激烈交锋之后,我军已是几近弹尽粮绝!迫不得已之下,微臣只得下令让全体镇远军撤回至镇远关内,企图凭借此关坚固的城防工事来抵御敌军的猛烈进攻。
怎奈那金军的攻势实在太过凶猛凌厉,尽管我镇远军将士们拼死抵抗,但依然难以抵挡其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的攻击。短短几日之间,原本二十万英勇善战的镇远军便已伤亡过半,局势可谓是岌岌可危!
就在微臣下定决心要誓死坚守镇远关,誓与此关共存亡之际,犹如神兵天降一般,九皇子林业率领着来自扬州和青州两地的锦衣卫及时赶到增援。于是微臣与殿下果断采取里应外合之计,对金军发起了绝地反击。最终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决战,我们成功地将这股来犯之敌彻底歼灭,并顺利收复了此前丢失的三关失地,将敌人阻挡在了镇远关外。至此,微臣总算是不辱使命,完成了陛下交付给我的重托!
朝堂之上,气氛肃穆而庄重。当那一份份紧急奏报被呈递上来时,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众朝臣们屏息凝神地聆听着每一个字,脸上的表情随着奏报中的内容不断变化。
终于,所有的奏报宣读完毕,朝臣们不约而同地齐齐跪地参拜,口中高呼:“天佑陛下啊!陛下任命九皇子巡视九州之举,实乃英明神武之决断!此等决策,必能使得我朝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响彻整个朝堂,仿佛要将这份赞美传达至天际。
乾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听到群臣如此赞誉,心中不禁大悦。他微微颔首,面带笑容,目光落在下方跪着的朝臣身上,缓缓说道:“朕之九子确实做得极好,此番出巡不仅未辱没皇家颜面,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与智慧。朕深感欣慰!”言语之间,对九皇子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站在一旁的诸位皇子们面面相觑,虽然心中不情愿,但也只得随声附和,纷纷向乾帝表示祝贺,并对九皇子加以恭维。
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表象之下,每个人的内心却都充满了紧迫感和不安。因为他们深知,九皇子此次出色的表现已经让他在众多兄弟中脱颖而出,其对于皇位的竞争力愈发强大,所带来的威胁也是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