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加更一章】
【此处打卡签到】
随着大同官场大清洗事件如涟漪般逐渐扩散发酵,所牵扯的人愈发众多。
这其中不仅涵盖了地方官府的官员、镇守太监以及军中将领,更是波及五府三州十八卫以及二十几个县。
如此庞大的牵连范围,就连一向心狠手辣的魏忠贤也着实被惊到了。
在大同城内,魏忠贤紧盯着那些记录着贪官供状和名单的纸张,眉头紧皱。
随后,他转头望向正悠然喝茶的江宁,忧心忡忡地开口问道:“江大人,真是没想到这山西官场竟是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下子抓了好一千多人,这可如何是好呀!”
江宁却是一脸从容,丝毫不显慌张,嘴角挂着笑意说道:“魏公公,咱们何须为此忧心?
来一个便杀一个,来十个便杀十个,大不了就把整个山西官场彻彻底底血洗一遍,重新换人便是。
前几日,我已向陛下呈送了密信,陛下那边也已安排吏部准备好候补官员。
咱们呀,这边只管按律处置便是。”
魏忠贤听闻此言,心中暗自腹诽道:“江大人这话说得轻巧,不过是张张嘴的事儿。
这一个个收拾起来,还不是得我老魏亲自操刀上阵,其中艰辛,你又怎会知晓。”
看着老魏那一脸为难的表情,江宁眼珠子一转,嘿嘿笑道:“魏公公呀!
您在京城,那可是素有‘活菩萨’‘铁面判官’之称呀,京城的百姓对您感恩戴德。
可您瞧瞧这山西,这么多贪官污吏,不知把老百姓祸害成什么模样了。
如今能将这些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这可是天大的功德,不知要造福多少老百姓呢。
这种好事,也就因为咱俩关系好,我才想着安排您来办,不然呐,早就被袁阁老抢去了。
您再想想,袁阁老在民间素有‘袁青天’的美誉,还兼着刑部尚书的差事,那可是咱大明朝的包青天呀!
为了帮您把这差事揽下来,我可是连哄带骗才把袁阁老打发到太原去的。
这关键时刻,您可不能掉链子,精神点,别丢份儿。”
听着江宁这一通连哄带骗的话。
老魏开始琢磨起来,挠了挠头,若有所思道:“江大人言之有理呀,咱家悟了,多谢江大人把这种积德行善的好事留给咱家,大恩不言谢。”
眼见成功把老魏糊弄过去,江宁顿时暗暗松了口气。
就在这时,只见户部尚书“郭允厚”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
他整个人双眼通红,却又透着一股难以抑制的亢奋,手里还拿着厚厚的纸册。
刚一跨进门,他便激动地嚷嚷道:“江大人呐,这次可是发大财了!
老夫这几日不眠不休地查抄,总算是将这些贪官污吏的家产彻彻底底清算清楚啦!
您猜怎么着,加起来足足有一千两百万两白银呢!
这其中,土地、田产、房屋、商铺,还有珠宝、字画、古玩之类的,估算价值也不低于五百万两。
嘿!
这还没算上信王殿下那边查抄代王府的那些财产呢,要是都加在一起,直接就有两千多万两啦呀!”
听着郭老抠的汇报,江宁着实被惊到了。
好家伙,这可足足有两千多万两白银啊!
而且这还仅仅是目前这些贪官污吏的财产,那晋商八大家的财富还没清算呢。
要是把八大家的财富也算进去,这得是一笔多么庞大的天文数字啊!
与此同时,江宁不禁为大明感到一阵悲哀。
朝廷四处都在闹饥荒,为了填补亏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弄得国库空虚,摇摇欲坠。
可再瞧瞧这些贪官污吏,一个个手里攥着大量钱财,却吝啬得一个子儿都舍不得为朝廷掏。
不过现在嘛,这些财富都将尽数充入国库,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想到这里,江宁觉得是时候准备收网了。
他站起身来,脸上带着笑意,为郭允厚倒上一杯茶水,而后端了过去,说道:“老郭,这些日子你可真是辛苦了。
不过,你可得多注意照顾自己的身子骨,接下来还有不少正事要办呢,可千万别到时候累垮了。”
郭允厚接过茶水,仰头一饮而尽,满脸兴奋地说道:“江大人,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
我老郭这次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得把那些贪官污吏、通敌卖国的奸商的家产抄得一个子儿都不剩!”
说着,他还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发出“砰砰”的声响。
不曾想,这一拍引发一阵剧烈咳嗽,一口茶水不受控制地喷了出来,不偏不倚,直接喷到了坐在对面的老魏一脸。
见状,江宁差点没笑出声来,好不容易才强忍住。
郭允厚一脸尴尬,赶忙快步上前,想帮老魏擦拭脸上的茶水。
不曾想,老魏却毫不在意,脸上挂着笑容说道:“郭大人,如今贪官污吏的家产也查抄完了,要不跟咱家出城一趟?
咱家带你干点好事。”
听到这话,郭允厚顿时一脸疑惑,忍不住问道:“魏公公,城外能有啥好事儿啊?”
老魏神秘兮兮地笑着说:“去了您就知道啦,这可是天大的好事,一般人咱家还真不告诉他。
刚才江大人还吵着嚷着要跟咱家去呢,咱家都没答应。”
听到这儿,郭允厚满脸激动,心里暗自感叹:还是魏公公够意思啊,可比江大人那爱偷奸耍滑的性子强多了。
江宁看到这一幕,着实惊呆了。
敢情这老魏一点都不糊涂啊,自己刚给老魏画的“大饼”,他竟然趁热就给郭老抠分了一半。
随后,郭允厚激动不已,赶忙与魏忠贤一同前往大同城外,江宁也赶忙紧随其后。
来到大同城外,只见数千锦衣卫手持绣春刀,而面前跪着的是一排排的犯人,数量足有上千人之多。
郭允厚放眼一看,整个人瞬间傻眼了。
他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是个十足的老油条,自然明白这阵仗意味着什么。
紧接着,他的脸色变得煞白,结结巴巴地问道:“魏公公,您……您该不会是带我来看处决人犯吧?”
老魏脸上挂着笑眯眯的表情说道:“郭大人呐,这可是件大功德之事,功德无量呐。”
郭允厚听了,笑的比哭的还难看,心里忍不住暗骂道:“魏公公,我老郭可真是谢谢你啊!
我来山西,一心就想着抄银子,可压根没想过要参与弄死人这档子事啊,你把我拉过来算怎么回事?”
然而,魏忠贤可不管郭允厚心里怎么想,径直拿过一旁的处决名单递了过去,依旧笑着说道:“郭大人,劳烦您大驾,按照这些人的罪行,开始宣读处决名单吧。”
郭允厚一脸的为难之色。
见状,老魏冷哼一声,说道:“郭大人呐,咱家不识字,这大家都知道。
您总不能让咱家来念这名单吧?
这些人可都是罪有应得,杀了他们那可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要是咱家能认字的话,这种好事哪能轮得到您呐?”
郭允厚听了,咬了咬牙,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随后,他开始一一罗列贪污官员所犯罪状。
每念到一个人的名字,便有锦衣卫手起刀落,那人的脑袋随即搬家。
江宁则站在不远处,神色冷峻地盯着这一幕。
对于这些人,江宁早已没有丝毫怜悯之心。
正是眼前这帮家伙通敌卖国,致使无数边关将士和大明百姓枉送性命。
如今他们落得这般下场,完全是罪有应得。
刚好借着处决他们,给老魏和郭老抠积攒一波功德,也希望这两个老家伙能因此长命百岁吧。
不多时,朱由检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满脸兴奋地看着被处决的人犯,眼中竟无丝毫惧意。
他身后的王承恩和黄道周累得气喘吁吁。
只见朱由检一脸兴奋地问道:“江大人,这就开始处决人犯了吗?
嚯,这么多人,一眼望去足足有上千人呢,要一口气全都杀了?”
江宁尴尬地笑着解释道:“殿下,如今处决的这些都是从犯和贪官污吏的家眷,他们每个人都触犯国法,且证据确凿。
至于主犯,全都关押在知府衙门的大牢,由锦衣卫严加看守。
回头会带回京师,上报皇上发落。
毕竟这上千人若不处决,咱们还得安排大量人手看押,实在麻烦。”
不曾想,朱由检听完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随后又一脸兴奋地说道:“江大人,择日不如撞日,本王手中也抓了不少代王府下辖的宗室,他们都参与了走私贩卖的案子,要不拉过来一块处决了吧?”
江宁闻言,整个人瞬间呆愣在当场,心中暗自叹息:这位爷是个什么情况?
心眼小不说,还好杀戮。
果真和历史上记载的一般无二。
他赶忙开口解释道:“殿下,臣并无权处置宗室事务。
所以代王府那些涉案的宗室,回头还是由皇上亲自发落更为合适。”
这时,朱由检赶忙争辩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不容情,就算是本王的宗亲也不例外。
江大人,你不是有皇兄御赐的金牌吗?
可便宜行事,把那金牌借本王用用,本王把这些罪大恶极的宗室拉出来,一并处置了。”
江宁一听,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说道:“殿下切不可轻举妄动,涉及宗室必须谨慎处理。”
见江宁态度如此坚决,朱由检满眼失落,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
随后,朱由检满脸兴奋地说道:“光杀头多没意思,江大人,要不你按照太祖洪武爷的御制《大诰》处决这些人犯吧!”
江宁听完,顿时一阵无语。
见江宁没接话,朱由检索性直接向着魏忠贤和郭允厚走去。
此时,站在一旁的王承恩和黄道周脸色十分难看。
见状,江宁扭过头,一脸好奇地问道:“王公公,你平日里是怎么伺候信王殿下的?
还有你,黄道周,你又是如何教导信王殿下的?”
王承恩赶忙磕磕巴巴地回应道:“江大人,老奴平日里就跑跑腿、打打杂,殿下的私事,向来不许老奴过多干涉。”
黄道周也一脸尴尬地说道:“殿下最近在向下官请教太祖爷御制的《大诰》,原本以为殿下只是一时兴起,不曾想殿下竟当了真。”
看着朱由检突然到来,魏忠贤吓得魂儿都快没了。
赶忙快步迎上前去,恭敬说道:“殿下,眼下老奴正在此处处决人犯,这场面实在太过血腥,恐污了殿下的眼,还请殿下暂且回大同城内。”
朱由检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义正言辞道:“本王身为当朝亲王,理当亲眼看着这些贪官人头落地。
他们所作所为,实乃大明朝的罪人,死有余辜!”
老魏一时语塞,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此时,一旁正在专注念处决名单的郭允厚,只感觉手脚一阵冰凉。
他望着手中的名单,此刻在他眼中,这哪是什么名单,分明就是阎王爷的生死簿啊!
每念出一个名字,就意味着一条性命消逝,如此场景,让这位官场老油条也不禁心生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