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赵率教开口说道:“江大人,实不相瞒,末将在辽东军中时,就对这些人走私粮草、贩卖军械之类的事有所耳闻。
只是末将人微言轻,这等事牵扯的势力太多,不是末将能够轻易插手的,所以对这事儿了解得稍微细致些。”
江宁听后点了点头,随后笑着问道:“老赵,把你从辽东调回来后,你先是跟着我在天津大显身手,紧接着又要随我前往山西铲除那些通敌叛国的奸臣贼子。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都没给你提升官职,你心里有没有怨言啊?”
赵率教听了,嘿嘿一笑,一双大眼睛直盯着江宁,说道:“江大人做事向来深谋远虑,肯定不会亏待末将。
至于这些事,末将从不上心。”
江宁听他这么一说,不禁哑然失笑,心想着这老赵还真是精明。
随后,江宁微笑着说道:“老赵,此次山西之行,咱们这些人,除了袁阁老之外,剩下的都不精通军事。
这调兵遣将的重任,可就得仰仗你了。”
赵率教听闻,用力地把胸膛拍得“梆梆”作响,大声说道:“江大人放心!
有俺老赵在,保证连一条狗都别想从咱们手底下溜走!”
江宁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之后,赵率教以起身去巡夜为由,先行离开了。
随后,江宁面带笑容地走到袁可立和温体仁身旁,开口询问:“袁阁老,咱们还需多久能抵达山西?”
袁可立思索片刻后回答道:“以咱们目前急行军的速度,五日便可到达。”
江宁点点头,紧接着,几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来。
就在这时,魏忠贤凑了过来,一边把玩着手中的两颗核桃,一边笑着说道:“袁阁老、江大人、温大人,等咱们到了山西之后,咱家别的事不管,你们就告诉咱家要杀谁就行。”
听到魏忠贤这话,几人顿时一阵无语。
江宁暗自庆幸,原本他还琢磨着怎么忽悠老魏在前面冲锋陷阵,自己在骑着老魏过河。
没想到老魏这么“上道”,自己还没开口忽悠呢,他就主动把杀人这个差事揽了过去。
最后,江宁不禁总结出一句:这可真是专业对口啊。
就在这时,温体仁看着远处信王朱由检和黄道周,不禁感慨道:“信王殿下这位老师着实不一般呀!”
江宁闻言,一脸疑惑地问道:“温大人,此话怎讲?”
温体仁微微一笑,解释道:“这位黄道周,乃是袁阁老的得意门生。
此次恩科之后,他先是担任翰林院编修,后来被皇上下旨调任为信王府长史,同时兼任信王殿下的老师。”
这时,江宁满脸疑惑地望向袁可立,开口问道:“袁阁老,难道这事儿您没出面阻拦吗?
要知道,一旦担任王府长史,这辈子基本上就意味着仕途没什么指望了,您这可像是把自己的学生往火坑里推呀,您老这么做可不太厚道。”
袁可立听闻,捋着胡须微笑道:“江大人,这可不是老夫举荐的,而是老夫这位学生自己主动要求去的。”
江宁一怔,忍不住道:“那就是您这位学生脑子不太灵光,才会想着去王府当长史。”
听到这话,袁可立一阵无奈,没好气地说道:“皇上先后给信王殿下选派了二十几位老师,结果无一例外,全被信王殿下给检举了。
刑部、大理寺、督察院、锦衣卫衙门,就连东厂和顺天府都接到了信王的举报。
后来经过查实,这些人大多品行不端,甚至不少都有违法乱纪的行为。
皇上得知后龙颜大怒,把他们全部拉去问斩了。
当时江大人您还在天津,并不知晓此事。
信王殿下在大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向陛下哭诉,偌大的大明朝,竟然找不出一位为官清正廉洁又有才能的人来担任自己的老师。
最后,老夫这位学生便毛遂自荐。
自从担任信王殿下的老师以来,他教导信王殿下一直孜孜不倦。
如今,信王殿下也成长了许多。”
江宁听完之后,整个人愣在当场。
一口气检举二十几位老师,这位信王殿下果如历史记载的那般,是个行事果断的狠人,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原则。
这时,一旁的温体仁笑着说道:“所以这位黄大人担任信王殿下老师以来,是最稳的一个,到现在都没出什么岔子。”
袁可立没好气地说:“老夫这位学生品行端正,为官清廉,能出什么事?”
温体仁赶忙赔笑行礼,随后接着说道:“这位黄大人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要义,对王阳明的心学、理学更是推崇备至。
信王殿下检举的二十几位老师当中,确实只有十几位品行不端、有违法乱纪行为,剩下的几位,只是回答不上信王殿下提出的问题,便被信王殿下给检举揭发。”
听到这儿,江宁顿时来了兴致,继续追问道。
温体仁笑着解释说:“自从经过江大人您一番教导后,信王算是对那些儒家出身之人彻底失望了。
他提问时常常带有偏见,故意刁难,可把一众老师给难住了,他们压根回答不上来,或者说根本没法回答。
但这位黄道周黄大人每次都能对答如流,所以信王殿下对黄大人很是倚重。”
江宁听完点点头,对于黄道周此人,他也有所了解,知晓这是一位既有才干又忠心耿耿的能人。
随后,江宁想到如今黄道周担任信王府长史,有些屈才,赶忙开口道:“袁阁老,自从顺天府尹刘宗周升任直隶巡抚后,顺天府尹一职便一直空缺。
要不回头本官上个折子,向陛下保举黄道周出任顺天府尹,同时仍兼任信王殿下的老师。
至于王府长史,随便换个人担任便是。”
这时,魏忠贤赶忙插话说:“江大人,这行得通吗?
毕竟王府长史一般情况下轻易不会调换的。”
江宁听完,笑着说道:“魏公公呀,信王殿下王府之中不缺长史,缺的是好老师。
老师又不是奶妈,难道还得一辈子不离开信王殿下不成?
黄道周回头担任顺天府尹,还能继续教导信王殿下学问,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有何不可?
回头魏公公您也帮忙上个折子。”
魏忠贤当场愣住了,本想吃瓜,没想到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江大人都开口了,咱家一定照办。
咱家看这位黄大人也是有大才之人,肯定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袁可立在一旁静静地抚着胡须,虽未言语,但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住。
他身为内阁辅臣,又是深受皇帝倚重的臣子,出于身份考量,自然不好意思亲自为自己的学生向皇上开口谋求职位。
然而,自家学生的才干如何,他心里再清楚不过。
原本还在为如何能让黄道周施展抱负而头疼,此时没想到,江宁却巧妙地接过了这个难题,还顺势把“锅”甩给了老魏。
他不禁在心里暗赞,江宁这事办得实在是漂亮,但有些不厚道。
这时,江宁也顺着目光仔细望去,只见信王朱由检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不断抛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黄道周则耐心地一一解答,每每都引经据典,不仅对儒家经典信手拈来,就连心学、理学方面也阐述了诸多独到见解。
这使得朱由检双眼不禁泛出光芒,看向自己这位老师的眼神里,满是愈发浓郁的崇拜之情。
见此情景,江宁心中顿时乐开了花。他深知,如此一来,便再也不用担心这位信王殿下会被儒家那套传统理论给忽悠瘸了。
就在此时,赵率教匆匆赶来禀报道:“启禀袁阁老、江大人、魏公公、温大人,末将方才巡营之际,探子前来报告,有一伙人骑着快马正朝着咱们营地赶来,人数至少不下五十。”
听到这话,江宁等人皆是一脸困惑。江宁率先开口道:“这是什么情况?
咱们才刚出京城没多久,连直隶都还没出呢,就有人敢径直朝咱们这儿来?
咱们可有将近三万大军,对面却只有五十人。”
思索片刻后,江宁接着说道:“管他那么多,老赵,一会儿先把人拿下,狠狠揍一顿再说。”
赵率教领命后,匆匆离去。
袁可立陷入了沉思,温体仁也在仔细琢磨着什么,魏忠贤则一边把玩着两颗核桃,一边在原地转圈。
过了一会儿,袁可立、温体仁、魏忠贤三人突然齐声惊呼:“不好了!”
江宁一脸疑惑,问道:“什么不好了?”
这时,魏忠贤满脸激动地说道:“江大人,咱家终于想起来了,户部尚书郭允厚说要跟着咱们一块去山西的,咱们走的时候竟然把他给忘了!”
江宁顿时大惊失色,暗自责怪自己怎么把这事儿给抛到脑后了。
这时,温体仁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那刚才赵将军说的那群朝咱们疾驰而来的几十人,该不会就是郭尚书他们吧?”
江宁一听,“蹭”地一下跳了起来,赶忙向外跑去,心中暗自叫苦:“这可糟了,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刚才还下令抓住先打一顿再说,这要是把老郭给打出个三长两短,那可如何是好?”
这时,魏忠贤开口说道:“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就算郭老抠来了,他也身着官服,赵将军应该不至于动手吧……”
然而,他的声音却有些底气不足,自己说着都觉得没什么说服力。
毕竟刚刚江宁可是下了“先拿下揍一顿”的命令,赵率教又是个执行命令不打折扣的人,谁能保证他没动手呢。
此时魏忠贤心里也直打鼓,暗暗祈祷郭允厚别真被揍得太惨,不然这事儿可就麻烦大了。
随后,温体仁、袁可立、魏忠贤几人紧跟在江宁身后追了出去。
不一会儿,江宁赶到营地之外,只见一群士兵将几十个人团团围住,正手持棍棒一顿暴揍,赵率教则一脸玩味地站在一旁看着。
江宁见状急了,赶忙大声喊道:“停手!停手!全都停手!”
赵率教听到江宁的呼喊声,赶忙一挥手,一众士兵这才停了下来。
江宁放眼望去,只见这几十人通通身着普通百姓的服饰,心中顿时如释重负,暗自思忖这下可算放心了,看来是没打错人。
不过,为避免其中存在什么误会,江宁还是快步上前查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着实让他大吃了一惊。
看着眼前身着百姓服装、鼻青脸肿的郭允厚,此刻他嘴里还在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什么,江宁心急如焚,走上前去,一把掐住郭允厚的脖子,赶忙大声喊道:“老郭,是你吗?
我是江宁啊,你倒是开口说句话呀!”
只见郭允厚脸色涨得通红,翻着白眼。
这时,温体仁急忙上前,一把将江宁拉了起来,说道:“江大人,您掐到郭大人的脖子了,再掐下去,郭大人可就断气了!”
江宁顿时尴尬得无地自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自己刚才一时太过激动,确认是郭允厚之后,下意识地就捏住了他的脖子,若不是温体仁及时提醒,搞不好真就把郭允厚给活活掐死了。
【各位老铁,帮忙点个评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