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回到府邸,心情沉重。
选派人员的问题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朝中官员选派的人难堪大用,这农事推广的关键环节岌岌可危。
坐在书房中,林羽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涌起一阵无奈与焦急。
沉思片刻后,林羽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宣纸,研好墨汁,提笔给苏瑶写信。
他的笔触温柔而深情,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着对苏瑶的思念。
“瑶,自别后,日夜思念。咸阳诸事繁杂,然每遇困境,皆念及与你在试验田共度之时光,心中便涌起无尽温暖与力量。”
写罢思念之语,林羽笔锋一转,谈及正事。
“如今农事推广计划遇选派人员之难题,朝中所派之人多不谙农事与机关术,不堪重任。思来想去,唯有求助于你。你处农学院学成之百余名农家弟子,皆勤勉好学,农事经验丰富,又习得机关术之精妙。能否请你安排他们,携我之任命书,前来各地试验点帮忙指导。此乃解燃眉之急的关键,望你能理解我此刻之艰难。”
林羽写完信,仔细吹干墨迹,小心翼翼地将信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好,叫来心腹家仆,郑重吩咐道:“你务必快马加鞭,将此信送到济世农学院苏瑶院长手中,不得有误。”
家仆领命后,立刻出发。
林羽站在府邸门口,望着家仆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苏瑶能尽快收到信,并答应他的请求。
此时,济世农学院内,苏瑶正与墨风等人商讨机关农具的进一步改良。
一名弟子匆匆跑来,呈上林羽的信件。苏瑶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中猛地一颤,一股惊喜瞬间涌上心头。
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目光迅速扫过每一行字。
读到林羽倾诉思念的话语时,苏瑶的脸颊微微泛红,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心中满是甜蜜。
然而,当看到林羽提及在咸阳遭遇的困境,她的笑容瞬间凝固,眉头紧紧皱了起来,眼神中透露出担忧与焦急。
“怎么会这样……”苏瑶喃喃自语,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
她深知农事推广对于林羽、对于大秦百姓的重要性,也明白林羽此刻向她求助,必定是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这可如何是好……”苏瑶心急如焚,在原地来回踱步。
她一方面担心林羽在咸阳孤立无援,另一方面又顾虑农学院这边的研究工作。
若调走百余名弟子,许多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进度也会被拖延。
但很快,苏瑶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她停下脚步,心中暗暗思忖:“林羽推行的农事计划,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免受饥寒之苦,如此大义之举,我怎能因一己之私而袖手旁观?况且,农家弟子本就肩负着传播农事知识的使命,这也是他们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绝佳机会。”
想到这里,苏瑶深吸一口气,看向墨风,将信件递给墨风,说道:“林羽在咸阳遇到难处了。农事推广选派人员出了问题,朝中官员所派之人无法胜任,他希望我们农学院能施以援手。”
墨风看完信,微微皱眉:“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不过,林公子既然开口,我们理当相助。只是,这百余名弟子若都调走,农学院这边的研究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
苏瑶思索片刻,说道:“墨风,林羽推行的农事计划,关乎大秦百姓的生计,意义重大。我们不能因农学院的研究工作而袖手旁观。况且,这也是一个让农家弟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好机会。”
墨风点头表示赞同:“苏院长所言极是。那我们便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弟子,安排他们前往咸阳。只是,路途遥远,途中需确保他们的安全。”
苏瑶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会安排一些身手矫健、经验丰富的农家子弟护送他们。而且,我也会在信中告知林羽,让他派人接应。”
说罢,苏瑶立刻提笔给林羽回信。
“羽,来信已阅,得知你遇困境,心急如焚。农学院愿全力相助,我会安排百余名学成弟子,携带你的任命书,即刻启程前往咸阳。途中我会安排人手护送,你也需派人接应。望你万事小心,切勿过于操劳。待解决此事,盼早日相见。”
苏瑶将回信交给信使,看着信使离去,心中默默为林羽祈祷,希望他能顺利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