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柔和的阳光洒落在旅人的身上,林羽早早起身,来到客栈外的小庭院中。
他正活动着身子,就看到苏瑶也轻移莲步走了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本记录农事要点的小册子。
“苏姑娘,早啊。”林羽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册子上。
苏瑶抬起头,回以微笑,“林公子也早。我正琢磨着昨日咱们讨论的农事改良方法,总觉得还能再完善些。”
林羽眼睛一亮,兴致勃勃地说道:“苏姑娘,我昨夜思索良久,倒是根据我所知的一些奇巧之法,想到一个增加产量的新思路。”
苏瑶好奇地凑近,“哦?林公子快讲讲,是何种思路?”
林羽清了清嗓子,说道:“苏姑娘,你看啊,我们都知道合理密植能提高产量,但我想,能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间隔种植不同种类却互补的作物呢?比如,将高粱与大豆间隔栽种。高粱植株高大,能充分利用上层空间接收阳光,而大豆根系有根瘤菌,可以固氮,能肥沃土壤,为高粱提供养分,同时大豆喜阴,高粱的遮挡正好能满足它部分生长需求。如此一来,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两种作物还能相互促进生长,产量说不定能大幅提升。”
苏瑶眼睛越睁越大,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林公子,此想法当真新奇!从道理上来说,确实有其可行之处。只是从未有人试过,不知实际效果会如何。”
林羽挠挠头,笑道:“我也只是突发奇想。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苏姑娘,你对农事经验丰富,你觉得实施起来,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苏瑶低头沉思片刻,说道:“首先,播种的时机需精准把握,要确保两种作物的生长周期能相互配合,不然可能一方生长过快或过慢,影响另一方。其次,灌溉和施肥的方式也得调整,毕竟两种作物对水肥的需求不尽相同。还有,收获的时间也得考虑,如何在不影响彼此的情况下,顺利收获两种作物,这都需要细细规划。”
林羽认真听着,不住点头,“苏姑娘考虑得如此周全,真是让我佩服。看来要实施这个方法,确实需要精心筹备。不过,只要能提高产量,这些困难都值得去克服。”
苏瑶微微皱眉,又说道:“而且,百姓们恐怕很难接受这种从未见过的种植方式。他们向来遵循传统,贸然改变,怕是会心生疑虑。”
林羽思索片刻,说道:“这确实是个难题。或许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内做个试验田,让百姓们亲眼看到成效,这样他们可能就会愿意尝试了。”
苏瑶眼睛一亮,“林公子此计甚好!我们可以找一处合适的田地,划出一块来做试验。成功了,便有说服力。只是这试验田的选址,也得慎重。”
林羽环顾四周,说道:“苏姑娘,你看我们一路前行,这沿途所见的农田,哪一处比较合适呢?”
苏瑶看向远方,思考着说道:“我觉得,最好是选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附近,这样便于百姓们随时观看试验进展。而且土壤条件要适中,不能太肥沃也不能太贫瘠,这样试验结果才更具普遍性。”
林羽点头赞同,“苏姑娘所言极是。我们接下来赶路,留意一下这样的地方。一旦找到,便立刻着手准备试验。”
这时,牛二和墨风也走了过来。牛二挠着头问:“公子,苏姑娘,你们在商量啥呢?这么热闹。”
林羽笑着将刚才讨论的新思路和试验田的想法告诉了他们。牛二瞪大了眼睛,“公子,这法子听起来可真新鲜,真能让粮食变多?”
墨风则抚着下巴,思索着说:“虽未听闻过此种种植之法,但听林公子和苏姑娘分析,似乎确有几分道理。值得一试。”
牛二咧嘴笑道:“那咱赶紧找地方试试,要是真成了,公子你可就立大功了!”
林羽笑着拍了拍牛二的肩膀,“这可不是我一人之功,苏姑娘也出了不少主意。而且,接下来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呢。”
苏瑶微微红了红脸,说道:“林公子过奖了,大家一起为提高粮食产量想办法,都是为了大秦百姓。”
众人正说着,客栈老板走了过来,“几位客官,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快进去吃吧。”
林羽对老板点点头,然后对众人说:“走,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赶路,寻找合适的试验田。”
于是,一行人走进客栈,用过早餐后,便收拾行装继续上路。
一路上,林羽和苏瑶不时讨论着试验田的细节,牛二和墨风也在一旁偶尔插上几句。
他们满怀期待,希望能尽快找到合适的地方,开启这场关乎粮食增产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