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李斯退下后,秦始皇挥了挥手,示意左右侍从也一并退下。
偌大的宫殿内,顿时只剩下他与林羽。秦始皇的目光从殿门收回,落在林羽身上,神情复杂,有忧虑,亦有期待。
“林羽,你随朕来。”秦始皇起身,缓缓走向宫殿后的观景台,林羽连忙跟上。
二人站在观景台上,俯瞰着咸阳城的繁华景象。
秦始皇望着远方,开口说道:“林羽,你也清楚,安平侯在皇室与朝堂经营多年,党羽众多。朕虽决意依律严惩,但这判决一下,朝堂必定会掀起轩然大波。那些与安平侯有牵连之人,定会想尽办法阻挠,甚至可能对你下手。你在秦国毫无根基,继续留在咸阳,恐难以保全自身。”
林羽心中一暖,明白秦始皇这是在为他着想。
他抱拳说道:“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但臣蒙陛下知遇之恩,愿为陛下分忧,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秦始皇微微摇头,拍了拍林羽的肩膀:“朕知晓你的忠心,但此事并非逞一时之勇。大秦如今面临的,不只是律法改革的阻碍,还有更为宏大的抱负。朕有一统六国之野心,欲结束这乱世纷争,让天下百姓归于大秦,共享太平。”
林羽心中猛地一震,虽然他知晓秦国一统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亲耳听到秦始皇如此直白坚定地说出,仍觉震撼不已。
一时间,心中波涛翻涌,对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更是敬佩万分。
秦始皇目光坚定,继续说道:“然一统六国,谈何容易。战争,不仅需要英勇无畏的将士,更需要极其雄厚的后勤保障。如今秦国的粮食产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统一之战。”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只是,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还需从长计议。”
秦始皇看着林羽,语重心长地说:“朕让你离开咸阳,并非是让你逃避。而是希望你能去其他地方,寻找解决粮食产量的办法。这是关系到大秦未来的重任,朕相信你能担此大任。”
林羽单膝跪地,郑重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只是臣离开咸阳后,律法改革……”
秦始皇微微皱眉,说道:“律法改革朕会与李斯等人继续推进,你无需担忧。你此去,要全心全力解决粮食问题。这不仅是为了大秦的统一大业,也是为了你自己的安危。只有你在外面做出成绩,那些企图对你不利的人,才会有所忌惮。”
林羽心中明白秦始皇的良苦用心,重重叩首:“臣遵旨!陛下保重龙体,臣即刻准备启程。”
秦始皇点了点头,说道:“你且去吧。朕会给你一道密旨,遇到难处,可凭此密旨调动当地官府之力。记住,大秦的未来,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林羽起身,再次抱拳行礼,而后转身,大步离去。他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坚毅。
离开皇宫后,林羽径直回到府邸。
他深知此去任务艰巨,当务之急,是要与李斯深入交流律法改革事宜,确保自己离开后改革能稳步推进。
于是,他差人去请李斯来府中一叙。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李斯匆匆赶来。二人在书房相对而坐,桌上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严肃的面容。
林羽说道:“李大人,陛下命我离开咸阳,去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律法改革之事,就全仰仗大人了。”
李斯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林国公放心,陛下已与我商讨过后续事宜。只是这改革之路,本就艰难,如今安平侯一事虽已查明,但朝堂上的暗流涌动,恐怕只会更加汹涌。”
林羽沉思片刻,说道:“李大人,律法改革乃大势所趋,虽困难重重,但绝不能半途而废。在我看来,接下来应更加注重对官员的监察,防止安平侯的余党暗中破坏。同时,也要加强对百姓的宣传,让他们真正了解律法改革的益处,赢得他们的支持。”
李斯抚须点头:“林国公所言极是。我也在考虑,要进一步完善律法的执行细则,确保改革能落到实处。只是,在推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还需随机应变。”
二人就这样,围绕着律法改革的方方面面,从律法条文的优化,到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再到应对各方阻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不知不觉,已是深夜。
第二日清晨,林羽准备妥当。牛二、墨风、夜影等人早已等候在府门外,他们得知林羽要远行,纷纷主动要求跟随。
林羽看着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心中满是欣慰:“此去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你们愿意与我一同前往,林羽感激不尽。”
牛二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公子,您去哪俺就去哪,俺有力气,能保护您!”
墨风神色坚定:“林公子,我也愿追随左右,为解决粮食问题出一份力。”
夜影微微躬身:“公子,有夜影在,定保您周全。”
林羽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好,那我们便出发!”
一行人骑着马,缓缓出了咸阳城。
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咸阳城,林羽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前方等待他的,将是无数的未知与挑战。
但他坚信,只要与伙伴们齐心协力,定能为大秦找到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