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边疆,向来不宁。匈奴铁骑,时常扰边,烧杀劫掠,百姓苦不堪言。汉文帝刘恒登基之后,然匈奴贪得无厌,侵扰依旧不断。
这一日,边关急报如雪片般飞至长安。匈奴单于举倾国之兵,三十万精锐骑兵,分作五路,气势汹汹,直扑大汉边境各郡。所到之处,城郭被破,田园荒芜,百姓死伤无数。汉文帝刘恒闻报,龙颜震怒,于未央宫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臣或低头沉思,或交头接耳,莫衷一是。苏砚身着一袭藏青色锦袍,头戴黑色方巾,器宇轩昂地出列,抱拳说道:“陛下,匈奴猖獗已久,此乃我大汉之耻。今其倾巢而出,正是我等一举将其击败,保我边疆安宁之良机。臣愿为主帅,领兵出征,荡平匈奴。”
周亚夫亦紧随其后,向前一步,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末将愿为先锋,随云王一同出征,誓与匈奴决一死战!”
汉文帝刘恒扫视众人,见苏砚请命心中已放心此次出征匈奴,遂道:“准奏!朕命云王为帅,统领二十万大军;周亚夫为先锋,率五万精兵先行。务必击退匈奴,保我大汉江山!”
苏砚和周亚夫领命而出,即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苏砚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匈奴骑兵机动性强,擅长野外作战,且此次来势汹汹。他召集众将,仔细研究匈奴的作战特点和此次进犯的路线,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周亚夫则日夜操练先锋部队,磨砺士卒的战斗意志和作战技能。
大军开拔之日,长安城头旌旗猎猎,二十万大军整齐列队,士气高昂。苏砚骑在一匹白色骏马上,神色威严,扫视着麾下将士,大声说道:“儿郎们,此次出征,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的百姓。大家要奋勇杀敌,扬我大汉军威!”将士们齐声高呼:“奋勇杀敌,扬我军威!”声音响彻云霄。
周亚夫率领先锋部队日夜兼程,率先抵达边疆。此时,匈奴已经攻破了几座小城,正在肆意劫掠。周亚夫观察了地形和匈奴的布防情况后,决定趁其不备,发动夜袭。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周亚夫挑选了三千精锐骑兵,每人嘴里衔着一根木棍,马嘴也用布包起来,悄无声息地向匈奴营地摸去。当接近匈奴营地时,周亚夫一声令下,三千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营。匈奴士兵正在熟睡,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吓得惊慌失措,顿时乱作一团。周亚夫挥舞着长枪,左冲右突,所到之处,匈奴士兵纷纷倒地。这一场夜袭,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数千人,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
匈奴单于得知先锋部队遭受重创,勃然大怒,立刻调集大军,准备与汉军决战。苏砚得到消息后,冷静分析局势,他知道匈奴士气正盛,不可与之正面硬拼。于是,他下令大军在一处山谷中安营扎寨,深挖战壕,高筑壁垒,坚守不出。
匈奴单于率领大军来到汉军营地前,叫阵数日,汉军却不为所动。单于心中焦急,担心粮草供应不上,于是决定派出小股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苏砚早已料到匈奴会有此举动,他命令将士们用强弩和投石机进行还击,匈奴小股部队伤亡惨重,只得退回。
此时,苏砚派出细作,深入匈奴后方,打探其粮草运输情况。不久,细作回报,匈奴的粮草辎重正由一支万人的部队护送,沿着一条山谷运往前线。苏砚心中大喜,他立刻制定了一个劫粮的计划。
他命令周亚夫率领一万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绕到匈奴粮草运输队的必经之路埋伏起来。自己则率领大军在正面营地做出准备出击的假象,吸引匈奴单于的注意力。
周亚夫领命后,带领部队迅速出发。他们在山谷中潜伏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才看到匈奴的粮草运输队缓缓驶来。当运输队进入埋伏圈后,周亚夫一声令下,一万骑兵如闪电般从两侧杀出。匈奴护送部队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周亚夫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与匈奴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汉军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以一当十。经过一番激战,汉军成功地将匈奴的粮草辎重全部烧毁,斩杀护送部队数千人。
匈奴单于得知粮草被劫,大惊失色。军中无粮,军心大乱。苏砚抓住这个时机,下令全军出击。二十万汉军如潮水般涌出营地,向匈奴大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战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苏砚骑着战马,在阵中指挥若定。他时而指挥骑兵冲锋陷阵,时而命令步兵结成方阵,抵挡匈奴的冲击。周亚夫则率领先锋部队,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匈奴的核心阵地。他的长枪在敌群中舞动,每一次刺出,都带走一条匈奴士兵的性命。
匈奴士兵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抵挡不住。他们开始后退,阵型也变得混乱起来。单于见势不妙,急忙下令撤退。然而,苏砚怎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他指挥汉军紧紧追击,不给匈奴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
在追击的过程中,汉军又多次与匈奴的后卫部队发生激战。每一次战斗,汉军都取得了胜利。匈奴士兵死伤无数,尸横遍野。单于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向北方逃窜。
苏砚和周亚夫率领汉军一直追击到边境之外数百里,才收兵回营。这一场战役,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十余万人,缴获了大量的兵器、马匹和粮草。匈奴元气大伤,短时间内再也无力进犯大汉边境。
消息传回长安,汉文帝刘恒欣喜若狂。他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凯旋的大军。长安城内外,张灯结彩,百姓们夹道欢呼,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在庆功宴上,汉文帝刘恒对苏砚和周亚夫进行了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