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色尚呈鱼肚白,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长安城。
苏远枫身着一袭深蓝色锦袍,其上云纹以金线细细勾勒,于微光中似有流转。他紧随苏远承的步伐,一同朝着那庄严肃穆、飞檐翘角的未央宫大殿走去,即将踏入权力交织的朝堂。
未央宫大殿巍峨耸立,朱红色的宫墙高大厚重,金色的琉璃瓦在微弱的晨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殿前的台阶宽阔而陡峭,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当他踏入大殿,只见殿内灯火通明,群臣早已分列两班站立。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向他投来,似有探寻,似有审视。
苏家嫡子要来朝堂任职一事,昨日众人就已经听闻,但只闻其名。如今,亲眼见到苏远枫紧跟在苏远承身后走来,大家才真正将眼前的人和传闻对应起来。
苏远枫微微颔首,向周围的大臣们行礼致意,然后站到了苏远承身侧。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刘据,眸光扫视一圈殿内众人,声如洪钟般开口问道:“今日朝堂之上,有何事需要处理?”
一位身着青衫的官员出列,拱手道:
“陛下,近日黄河水患又起,沿岸数郡农田被淹,房屋冲毁,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当务之急,需尽快调拨钱粮用于赈灾救民,修缮堤坝,以防后患。”
刘据听后,面色凝重,点头道:“此事刻不容缓,着令户部速拨钱粮,派得力官员前往灾区主持赈灾事宜。”
半个时辰之后,朝堂事务讨论得差不多时,刘据的目光落在了苏远枫身上,微微前倾身子,饶有兴致地向苏远承问道:
“这位便是苏家嫡子苏远枫?骁勇侯为朕介绍一番。”
苏远承赶忙出列,躬身答道:“陛下,正是臣的族弟。”
话音刚落,苏远枫迅速从苏远承身后跟上:“陛下,臣苏远枫拜见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社稷永固。”
刘据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苏远枫,缓缓说道:
“不错,苏家子弟果然个个仪表堂堂,气质不凡。此前朕曾六次传信予云王,诚心邀他前来长安,辅佐朕处理朝政。
自高祖开国以来,云王便与皇室相互扶持,历代云王皆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为我朝立下了赫赫功勋。奈何此次云王身染微恙,实在难以长途跋涉,朕心中着实遗憾。
不过,如今你能代他前来,也算是弥补了朕的这桩憾事。
朕有意任命你为光禄大夫,在朕身侧参议朝政,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远枫听闻,开口道:“陛下厚恩,臣铭感五内。此后自当竭尽所能,守好本分,不负陛下所托。”
一位身着黑色锦袍,头戴进贤冠的官员从右侧队列中走出,此人正是太常陈景,兼任太学学宫宫主,是如今儒家有名的大儒。
陈景早年只是学宫的一名儒家博士,刘据即位后,他因为积极投身于长安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同时,致力于礼仪制度的改革创新,逐渐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与重用,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高位。
陈景微微躬身,向刘据行了一礼,然后朗声道:
“陛下,苏家累世簪缨,家风醇厚有口皆碑。只是这苏远枫才初涉朝堂,年纪尚轻,阅历和经验难免不足。依臣之见,不妨让他多历练几年,待他磨砺得更为成熟练达,届时定能以更周全之态为陛下分忧、为社稷效力。”
法家在朝堂的代表人物——御史大夫商丘成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陈大人所言诚为至理。我大汉律法素重章法,用人之道亦循律而行,犹如江河行于堤岸,方可畅流不壅。苏远枫虽出身簪缨,但初入朝堂,骤委要职,有违律法用人进阶之序。
当令其于基层历练,熟稔律法条文,洞悉刑名之要,待他深明法理、谙熟政务,再授以重任,方能谨守国法,为陛下与社稷竭忠尽智。”
商丘成此番附和陈景之言,其反对之意不言而喻,好似一道无形的壁垒,横亘在苏家嫡系重返朝堂的道路之上。
二人言论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心里都清楚,今日这场早朝的重头戏,这才算是正式开场了。也有一部分作壁上观的官员,他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仿佛在等待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上演。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苏远枫身上,有的带着审视,有的带着幸灾乐祸。
就在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聚焦在苏远枫身上,期待着他回应之际,大司农桑弘羊不紧不慢地从朝臣队列中迈步而出。
他先是恭敬地向刘据行了一礼,而后挺直脊背,声如洪钟般说道:“陛下,朝廷选贤任能,向来以才德贤能为首要考量。所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得当则政通人和,用人失察则隐患丛生。
古往今来,年少成名者数不胜数,甘罗十二岁拜相,项橐七岁为孔子师。他们皆以年少之姿,成就非凡之功业。
陛下圣明,当不拘一格降人才,给苏远枫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相信他定能不辱陛下所托之重,不负社稷所寄之望。”
一时间,朝堂之上就苏远枫担任光禄大夫一职竟掀起轩然大波。这意外之态,让刘据颇为惊愕。
他初登皇位未久,苏明澈便溘然长逝。此后,苏家虽累世簪缨,家风醇厚有口皆碑,但在朝堂的声量渐弱。
在卫子夫的要求下,他多次亲笔修书,邀请苏家子弟出山入仕。不过,在他心中,苏家子弟虽颇具才学,但并非朝廷不可或缺之人,所以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但是现在这一幕让刘据意识到,苏家子弟或许果真有着超乎想象的独特之处。此前,他并未将苏家太当回事,觉得不过是众多世家之一。可如今看来,仅仅是苏家嫡子迈出这踏入朝堂的一小步,便引得两大派系如此大动干戈,苏家背后所蕴含的能量,恐怕远超自己的预估。
刘据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目光落在苏远枫身上,神色平和却带着上位者的威严。他微微坐直身子,缓缓开口道:
“苏远枫,当下御史大夫与太常针对你出任光禄大夫一职,言辞颇多。你且说说,对此事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