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宣平侯府
“承儿,你如今刚满十五就要上战场吗?”平阳公主看着苏远承,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苏远承微微低下头,片刻后又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母亲,儿心意已决。如今匈奴犯境,边关百姓深受其害,儿身为苏家的子弟,自当为国效力,保家卫国。”
“承儿,你被封为骁锐校尉,随军出征,可战场凶险万分,为娘实在放心不下啊。”平阳公主的眼眶微微泛红,她站起身来,缓缓走到苏远承的面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他的脸庞。
宣平侯苏清毅从堂外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夫人,承儿既有这般从军报国的志向,咱们理当支持。家族向来是不束缚家族子弟追逐心中所愿。既然承儿已下定决心奔赴疆场,我们就该让他毫无顾虑地去。”
平阳公主转过身:“夫君,我又何尝不知这些道理。只是承儿毕竟还小,我实在舍不得他去冒这个险。”
“夫人,我们要相信承儿。他自幼熟读兵书,排兵布阵、行军韬略无一不精,天生就有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气魄,定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
而且,还有大将军照看,承儿跟着他,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伯父已吩咐我明日带承儿前去,必是为承儿的前程着想,我们且放宽心便是。”苏清毅走到平阳公主身边,安慰道。
苏远昕只是攥住苏远承的衣角不舍说道:“哥哥,你要好好回来”。
......
次日清晨,苏清毅便带着苏远承前往云王府。如今大将军卫青光芒夺目,卫家的迅猛崛起无疑是刘彻深谋远虑下的精妙布局,是其用以制衡朝堂各方势力、开疆拓土扬大汉国威的关键举措。
然而,即便卫家势头如日中天,却始终无法撼动苏家的地位。苏家的神异,宛如隐匿于暗夜中的神秘巨兽,那份捉摸不透的力量,让朝堂上下无不对其心生忌惮,却又无可奈何。
书房内,书香弥漫,书卷的气息萦绕四周。苏明澈端坐其间,目光平和而深邃,看着眼前两人缓缓开口。此时的他,褪去了往昔的凌厉与锋芒,一身素袍,气质温润,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更像是一位沉浸于学问、淡泊宁静的学者。
“拜见伯父(伯祖父)!”苏清毅、苏远承二人齐齐俯身作揖。
苏明澈看向两人:“好,承儿,你心怀壮志,着实令人欣慰。想当年,你祖父驰骋沙场,何等英勇。如今,你亦要踏上征程。此次前往,家族会给你1000侍卫军,他们皆是武力高强,是先祖所赐神异军队,定能保你一路顺遂。”
......
春天到了,草原上的景象别有一番韵味。冬天留下的残雪还没完全化掉,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雪上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湛蓝苍穹似宝石高悬,牧人的毡帐星罗棋布,袅袅炊烟悠悠升腾,为静谧草原晕染出朦胧的人间烟火。然而,战争的阴云正悄然聚拢,呼啸的马蹄声渐近,不久之后,这些将被无情地碾碎、毁灭。
汉军营帐中,气氛肃穆而紧张,卫青立于营帐中央的沙盘前,锐利地扫视着面前的一众将领。
“诸位,如今匈奴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今我大汉天子震怒,集结大军,誓要给予匈奴沉重一击,保我大汉疆土安宁,护我百姓周全!”
“此次出征,匈奴军分多路进犯,其势汹汹。但我等大汉儿郎,从不惧强敌!”卫青指向面前的军事地图,
“公孙敖将军,你率部为左翼,自代郡出发,沿草原东侧迂回,伺机包抄匈奴侧翼。此路地形复杂,多有丘陵沟壑,你需谨慎行军,注意隐蔽,待时机成熟,迅猛出击,打乱匈奴的阵型。”
公孙敖抱拳领命:“末将谨遵将令,定不辱使命!”
“公孙贺将军,你率部为右翼,从右北平出发,快速穿插至匈奴后方,切断其退路与补给线。这一路路途遥远,你部需日夜兼程,务必按时到达指定位置,绝不能让一个匈奴兵逃脱!”卫青目光坚定地看向公孙贺。
公孙贺大声回应:“末将必当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苏建将军、赵信将军,你二人率部为中军主力,正面迎击匈奴单于本部。这是此次战役的关键所在,匈奴单于定会倾尽全力。你等要稳扎稳打,以强弩和长枪为先锋,抵住匈奴骑兵的冲击,而后伺机出动骑兵,展开反击,务必将匈奴单于一举擒获!”卫青神色严肃,语气不容置疑。
苏建、赵信齐声领命:“愿效死力,击败匈奴!”
“其余各部,随我坐镇后方,随时支援各军。同时,各营加强戒备,防止匈奴的小股部队偷袭。”卫青最后说道。
众将领齐声高呼:“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声音响彻整个营帐,士气高昂。
待到其余将领退去,霍去病和苏远承听完卫青安排,跨上一步,二人齐声问道:“大将军,那我等呢?我等也盼着能在这战场上痛击匈奴!”
卫青的目光缓缓落在二人身上,说到:“今命你二人各领1000精锐之士,即刻前去探查匈奴的动向,此草原地形复杂,你们务必保持警惕,行事谨慎。每一处踪迹、每一丝动向都不可放过,将所得情报精准无误地带回。不可远离大军,一旦遇到匈奴部队,即刻撤回,不可与之交战”。
卫青早有历练霍去病与苏远承二人的打算。在他看来,霍去病堪称军事奇才,天赋异禀,对排兵布阵、行军作战的悟性之高,军中鲜有人能及,仿佛生来便深谙此道,有着一种浑然天成的战场直觉。
至于苏远承,身为苏家子弟,苏家底蕴深厚,家族教学定然极为周全。毕竟,若没有过硬的本领和素养,宣平侯又怎会放心让他奔赴凶险万分的战场?
此次苏远承带来的那1000苏家护卫军,个个训练有素、精神抖擞,从他们整齐的队列、坚定的眼神中便能看出,苏家在军事训练与人才培养上必有其独到之处。
他只希望他们在此次探查匈奴动向的任务中,能多积累些实战经验,学会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随机应变。在面对危险时保持冷静,不盲目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