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昭临的营帐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
刚刚关于作战策略的激烈讨论声渐渐平息,只剩下苏昭临和苏明翊两人。
苏明翊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担忧,犹豫片刻后,他终于开口,“伯父,真要动用那件神器吗?”
他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营帐内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苏明翊顿了顿,继续说道:
“十几年前,您动用神器,虽击退强敌,可身体也因此落下病根。如今,就让侄儿来使用神器,您就安心坐镇后方。”
苏明翊说着,站起身来,向前几步,单膝跪地,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绝。他知道动用神器意味着什么,其中的凶险与代价难以估量。
苏昭临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苏明翊身上,声音低沉却清晰地说道:
“明翊,你且听好。此次大战,是匈奴与大汉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战争。关乎着大汉的兴衰,更关乎着无数百姓的生死福祉。”
他稍稍停顿,长舒一口气,继续说道:
“陛下日夜忧心战事,朝廷上下也都将目光聚焦于此。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会决定我们当下的局势走向,更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若我们能在此战中击败匈奴,必将极大地鼓舞我大汉军民的士气,让周边那些心怀不轨的势力不敢轻易进犯;
可若是战败,匈奴定会更加嚣张跋扈,长驱直入,届时我大汉边境将再无宁日,百姓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此战必须让匈奴胆寒,惧怕我们。至于神器之事,我自有决断,你只需做好自己的职责,与诸位将军携手共进,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
......
苏昭临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袍上暗纹在微风中隐隐流动,头戴金色冠冕,彰显着庄重与威严。
他双手稳稳握着神器圭璧,神情肃穆,一步一步缓缓登上祭坛。站在祭坛顶端,他目光深沉地俯瞰着下方幽深的山谷,双唇微动。
这座祭坛由巨大石块堆砌而成,高耸数丈,共分三层。每层石壁上都雕刻着神秘莫测的符文与图案,在炽烈的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奇异而幽远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秘密。
祭坛顶端,一个巨大的青铜鼎矗立其中,鼎内烈火熊熊燃烧,浓烟滚滚升腾,直冲向云霄。
卫青、李广等几位将军站在一旁,望着这一幕,满脸都是疑惑。对于十几年前苏昭临召唤雷霆退敌一事,他们原本只当是民间以讹传讹的故事。
可如今大敌当前,苏昭临却在前几日突然下令搭建祭台,本就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如今亲眼目睹这场景,心中的疑惑更是如乱麻般缠绕,理不出一丝头绪。
卫青微微侧过身,目光仍落在那庄重祭祀的苏昭临身上,同时轻轻凑到旁边苏明翊耳边,压低了声音,满是疑虑地问道:
“苏兄,师傅这般操作真能行得通吗?这祭祀之举,当真能唤来雷霆相助?”
苏明翊眼嘴唇紧抿,缓缓说道:
“此次情形或许有所不同,但伯父既然如此安排,必定有十足的把握。此番定能全灭匈奴,让他们再无进犯我大汉之力!”
山谷之中,一名匈奴斥候急切禀报道:“单于,刚刚探得消息,那大汉云王苏昭临竟在那边搭建起了一座祭台。”
单于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仰头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山谷间回荡:
“哈哈哈哈!这大汉云王怕是黔驴技穷了,见无法突破我匈奴防御,毫无应对之策,竟开始祈求上天庇佑了。
不过他怕是忘了,这里可不是大汉的土地,而是我们广袤无垠的草原,是长生天护佑之地!在长生天的注视下,他那点小把戏又能有何用?”
祭台之上,狂风猎猎作响,吹动着苏昭临那身玄色长袍,发出簌簌声响。
他神情肃穆,双手虔诚且沉稳地捧着神器圭璧。这是苏家大祭司一脉相承的信物。
与苏家历代家主传承的温润玉佩不同,圭璧之上,似乎凝聚着远古的磅礴之力,每一道纹路都像是被岁月刻下的攻击指令,侧重于强大而无匹的攻击。
他微微阖上双眸,能清晰地感知到天地间各种元素的微妙律动。空气中游离的火元素,沉稳厚重的土元素,轻柔灵动的风元素,隐匿于暗处的水元素。
他仅是在心中微微动念,刹那间,周围的火元素仿若被一只无形且威严的大手所牵引,从四面八方疯狂汇聚而来。
只见高空之中,变得阴沉压抑起来。紧接着,无数巨大的火球突兀地凭空出现,宛如一颗颗炽热的小太阳悬挂在天际。这些火球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光芒,那炽热的气息如同汹涌的热浪。
那股炙热,即便是相隔数里之遥的汉军将士们,也能清晰无比地感受到。
在山谷之中,匈奴大军正严阵以待。单于坐在高大的战马上,满脸不屑地看着远处祭台上的苏昭临。当天空开始异变,他的笑容逐渐凝固在了脸上。
紧接着,无数道流火从天空中呼啸而下,宛如一条条炽热的火龙,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匈奴大军。
流火所过之处,空气被瞬间加热到极致,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匈奴士兵们惊恐地抬头看着这恐怖的一幕,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流火砸落在匈奴的营帐、战马上,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营帐在烈火中迅速坍塌,战马受惊后四处狂奔,将士兵们撞倒在地。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流火吞噬,化作了灰烬。
整个匈奴大军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士兵们相互践踏,尖叫声、哭喊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场面惨不忍睹。
单于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如同炼狱般的场景,手中的马鞭掉落在地。
他声嘶力竭地呼喊着:“长生天!长生天!救救我们!救救我们啊!”然而,回应他的只有流火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和士兵们痛苦的哀嚎声。
匈奴的将领们也惊慌失措,他们试图组织士兵们抵抗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但在流火的攻击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徒劳。
一些士兵跪在地上,双手合十,祈求着长生天的怜悯,但流火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祈求而停下。
苏昭临站在祭台上,看着下方匈奴的惨状,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他知道,这是大汉的必要一战,只有让匈奴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换来大汉边疆的长久安宁。
随着最后一道流火落地,山谷中弥漫着浓浓的烟雾和刺鼻的焦糊味,匈奴大军已经死伤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