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巨大变异发狂的老虎后,傅斯年和张三丰确认其已死亡,便安排武当派的门人弟子妥善处置这头巨大的老虎。
这时候,武当七侠带着弟子们赶到,看到这头巨大的变异老虎后,都惊呆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老虎。其中武当七侠之一的张翠山感慨,这么大的老虎,不知道能不能吃啊,不过这巨虎发狂,吃了不知道会不会也会发狂。还是先将它拖到武当派里面先。张翠山本想自己把他提起来,结果一动不动。最终还是10多人把这只10吨左右的老虎带走了。
将巨大变异老虎拖走后,两人陷入了沉思。他们对这头巨大老虎的出现感到十分疑惑,这一带向来平静,从未听闻有如此强大且狂暴的老虎出没。
为了揭开这个谜团,张三丰决定发动所有武当派弟子,在武当山周边展开地毯式搜索,探寻这只变异老虎的来历。
弟子们领命而去,漫山遍野地搜寻线索。终于,在武当山附近的一处隐蔽洞府内,一名弟子发现了异常。那洞府周围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洞口的岩石上刻满了奇怪的符文,隐隐散发着微光。
傅斯年和张三丰得知消息后,立刻赶来。他们站在洞府前,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张三丰眉头微皱,说道:“这洞府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看来我们要小心行事。”
傅斯年和张三丰站在那透着诡异气息的洞府前,彼此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透着坚定与好奇。二人深吸一口气,缓缓踏入这神秘之地。刚一进入,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墙壁上镶嵌的宝石散发着微弱光芒,仅能勉强照亮前行的道路。
随着他们的深入,空间愈发开阔,周围的景象也逐渐清晰起来。突然,张三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傅大哥,你可感觉到了,此处灵气比外界浓郁得多!” 傅斯年微微颔首,他同样察觉到了这一异常,心中不禁对洞府深处充满了更多期待。
两人继续前行,一路上发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这些植物形态各异,有的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有的则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就在他们沉醉于这神秘的景象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咆哮声。二人立刻警惕起来,小心翼翼地向前靠近。
绕过一块巨大的岩石,他们看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草地上躺着几只雪白的小兔子,还有一只小老虎。在它们的旁边,生长着一些奇异的草,草叶上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张三丰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这株草,片刻后说道:“傅大哥,这恐怕就是导致老虎变异的百年致幻草。我曾经在医书上有看到过相关介绍,不过一般都是几年就很不错了,这种百年以上级别的致幻草,这世上可是不多见啊”
傅斯年点头表示赞同,他深知这种致幻草的厉害,哪怕是修为高深之人,误食也可能会陷入癫狂。
离开致幻草所在之地,他们继续探索。不一会儿,一座古老的建筑出现在他们眼前。这座建筑气势恢宏,虽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辉煌。建筑的大门上刻着三个古朴的大字 —— 白云观。
傅斯年和张三丰走进观内,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但却摆放着许多珍贵的物品。在大殿的中央,有一个石桌,石桌上放着几枚玉简和一些丹药、武器。
傅斯年看到这些,哪还有不清楚这些是什么的。前世他看了那么多的修仙小说,每天都想着自己能够获得这些传承,然后修仙,一飞冲突。在这花花世界,想做啥做啥,哈哈哈!
言归正传,傅斯年拿起一枚玉简,将玉简贴在自己的额头上面,然后,什么都没有发生。。。。。。
张三丰看着傅斯年的操作,又看到傅斯年眉头紧皱到疑惑的表情,询问道,“傅大哥,怎么样,有了解到什么信息么?”
傅斯年有点尴尬的回复道,“可能是我开启的方式不对,这个完全没有反应啊。我在试试。”他往玉简里面缓慢的输入了真气,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玉简慢慢发出了光亮,傅斯年加大输入,直到输入了体内一半的真气。
这时候,只见玉简在发亮时,突然之间类似全息影像一样,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白发,但看上去就不是老人,反而皮肤细腻,红润有光泽,气质儒雅的中年人的形象出现了。
他缓缓说道,“这两位有缘人,本座乃白云观第三代掌门的大弟子,张亮。在这玉简里面的是我的一缕神念,现在我要告诉你们的事情是关于这个星球修仙界的一些历史,你们且听我道来”
“在 3000 年前,此星球灵气充沛,是一个适合修炼的地方,百家争鸣,修仙门派林立。这时候各种修仙法决层次不穷,各种修炼渠道也千奇百怪,但万变不离其宗,灵气是修炼的根本。返虚级高手不少,甚至有合道期高手也有!
然而在1500年前,天地发生了异常巨变,原本充足的灵气开始慢慢的消散了。各个宗门只能寻找各种灵气充足之地设置阵法,形成秘境。然而就算这样子,秘境内的灵气也会慢慢消散,经过大家计算,1500年之后,难出化神期的高手,只能在这里修炼到引气期。
当时大家联合起来,准备横渡星空去寻找适合继续修炼的星球。大家纷纷打包家底,把各种材料,灵药,灵物,灵植等都带上,在500年前,由合道期高手带着,使用飞行法宝向星空飞去了。
大家为了给各自的后人留下了传承,有的时法器,法宝,修炼秘籍等,还有一些宗门留下了一些秘境传承,也算是给后人一些缘法。
小友们,刚才这位小友往玉简中传输的能量快耗尽了,你们有什么问题还请尽快询问,不然这缕神识也将能量耗尽而消散的。”
傅斯年与张三丰对视一眼,询问道,“张前辈,请问修仙的境界有哪些啊?您知道这个世界的灵气消失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你们现在在哪里哈?~”
张亮回答道:“修仙的境界分为引气入体,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也就是地仙之境,达到这个境界就可以渡天劫,渡过之后就可以飞升进入更广阔的世界。关于灵气消失的原因当时大家众说纷纭,但是都没有找到确切的问题。我只是一缕神识,不清楚本体的具体情况啊。还有没有其他问题了啊?还剩10”
傅斯年连忙说道,“那您知道除了这里还有哪里有秘境吗?”
张亮说道,“6,5,当然知道了,不过来不及了,有缘再见啊!”就看到这个玉简“咔擦”一声,碎裂了,而这张亮的一缕神识也消失了。
傅斯年和张三丰将秘境内白云观中的珍贵传承仔细收起,这些传承承载着古老的修仙智慧,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离开秘境后,两人马不停蹄地赶回武当山。
回到武当山,张三丰将宋远桥唤至跟前,神色庄重地说道:“远桥,为师即将与你傅师伯进入秘境闭关修炼,参悟更高的境界。这武当派的事务,就暂时交由你打理。你要勤勉努力,莫要辜负为师的期望。”
宋远桥连忙拱手谢谢,并且郑重地应下:“弟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师父重托。”
安排妥当后,傅斯年和张三丰再次踏入那神秘的洞府秘境。这里的灵气依旧浓郁,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修仙圣地。他们寻得一处幽静之地,准备开始漫长的闭关修炼。
两人坐下后,首先翻开了白云观的《太白仙经》,这是一本直指地仙境界的修仙功法,其中的引气篇详细阐述了引气入体的精妙法门。傅斯年和张三丰将其与自己的《长春功》和《长青功》仔细对比。
傅斯年一边研读,一边微微皱眉:“小张啊,这《太白仙经》的引气之法虽精妙,但与我们自身的功法相比,我们的功法更扎实,更适合我们,同时也没有走火入魔的烦恼,中正和平。” 毕竟傅斯年的这本《长春功》可是系统出品,在引气期中,位列前茅!
张三丰点头表示赞同:“傅大哥所言极是,我们的功法经过多年的修炼和完善,与自身的体质和武学理念更为契合。这一阶段,还是修炼自身功法为宜。之后可以在化神期之后,转修这《太白仙经》。”
于是,两人决定先专注于自身功法的修炼。他们每日清晨便开始打坐,运转体内的内力,吸收着秘境中浓郁的灵气。随着修炼的深入,他们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修为在稳步提升,体内的内力也愈发雄浑。
他们在修炼的同时,对于桌台上摆放的七把闪烁着寒光,同时散发着一股神秘气息的飞剑,还有两个造型古朴的丹炉也开始慢慢研究了起来。
他们仔细观察着这些法宝,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傅斯年拿起一把飞剑,轻轻抽出剑身,顿时,一股凛冽的剑气扑面而来。他运转内力,试图与飞剑建立联系,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飞剑始终没有任何反应。
“看来我们的修为还是太低了。” 傅斯年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三丰也尝试了一番,同样没有成功。
他们根据玉简中的介绍得知,要完全炼化这些飞剑,需要达到化神期的修为。虽然有些遗憾,但他们还是决定将这些飞剑当做普通的神兵宝器随身携带,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完全发挥它们的威力。
傅斯年和张三丰分别挑选了天枢、天璇这两把宝剑。天枢剑剑身修长,剑身上刻着神秘的符文,仿佛蕴含着星辰之力;天璇剑则剑身宽厚,散发着淡淡的蓝光,给人一种沉稳而强大的感觉。
放下飞剑后,两人将目光投向了丹炉。傅斯年看着丹炉,心中想着等以后炼丹时再深入研究。而张三丰原本就对炼丹充满兴趣,此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好奇。
他拿起玉简,仔细寻找关于丹炉的介绍。终于,他在玉简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关于这个丹炉的详细信息。
“傅大哥,你看!这丹炉名叫七星丹炉,是中品法宝。” 张三丰兴奋地说道。
傅斯年凑过来,看着玉简上的记载,只见上面写道:“七星丹炉,乃上古炼器大师所铸,炉身刻有七星图案,蕴含天地之力。此丹炉自带丹火,引气期修士可简单使用,用于炼制初级丹药;待修士达到化神期,便可将其炼化,完全发挥其威力,炼制出更为高级的丹药。”
得知丹炉的来历和特性后,张三丰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一下。他按照玉简中的指示,运转体内的灵力,注入到丹炉中。
瞬间,丹炉底部燃起了一团蓝色的火焰,火焰跳动着,散发出一股炽热的气息。张三丰感受到了丹炉中传来的强大力量,心中充满了喜悦。
虽然他们现在只能简单地使用丹炉,但这已经让他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他们相信,随着修为的提升,一定能够完全炼化这个丹炉,发挥出它的全部威力。
傅斯年和张三丰将天枢、天璇宝剑以及七星丹炉小心收好后,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们深知,这些法宝将成为他们修仙路上的得力助手,而接下来对修仙技艺的钻研,更是他们迈向更高境界的关键。
傅斯年的目光落在了一本古朴的《基础符箓大全》上,他轻轻翻开,里面密密麻麻的符文和复杂的绘制方法让他既兴奋又紧张。他终于接触到了这个,传说中要是符箓修炼到高深境界,可以虚空画符,任何法术可以通过符箓信手捏来,只要真气充沛,就是无限的连招啊!当然这些都是他从修仙小说上看到的。嘿嘿嘿嘿。
他决定先从最基础的练习开始,找来毛笔和宣纸,依照书上的图案,一笔一划地临摹起来。起初,他的笔触生涩,线条歪歪扭扭,完全无法勾勒出符文的神韵。
但傅斯年没有气馁,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手势和力度,日夜练习。渐渐地,他的笔下开始流畅起来,符文也能一笔成型,有了几分模样。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