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漫长而寒冷的冬季终于过去,整个北地草原如同从沉睡中苏醒一般,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经过一冬的蛰伏,大地逐渐回暖,那原本被冰雪覆盖着的土地此刻也慢慢显露出其本来面目。
早在冬天来临之前就已悄悄潜伏于土壤之中的草种们,感受到了春回大地所带来的温暖气息,它们纷纷开始萌动、发芽。
时光悄然迈入四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温暖的季节里,大鱼河与黑水河也迎来了它们的变化——那原本坚如磐石、覆盖着厚厚冰层的河面,终于开始慢慢地融化了。
起初,只是河岸边的一些小块冰块出现了裂痕,并逐渐从主体上脱落下来,顺着水流缓缓漂走。
随着气温的持续升高,这些裂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终连成一片,整个冰面都像是被敲碎的镜子一般,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裂纹。
而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裂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河流的独特装饰。渐渐地,那些破碎的冰块彻底脱离了冰面,漂浮在水面上,相互碰撞、摩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一开始维克多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还担心大鱼河出现凌汛,但是很快就发现这可能是杞人忧天,大鱼河水流速不快,地势也低,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块的浮冰都顺着河水进入大海融化掉了。
这个冬天,领地发展并没有停滞,维克多利用冬天的时间,对雇佣来的识字自由民进行培训,让他们用1.0基础版教材,在军队建立扫盲班。
普通军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学习,但是什长以上必须参加扫盲班,在三个月的学期内,掌握基本文字阅读书写和简单的计算能力,期末有考试,不能通过考试的,降职一级。
所以这个冬天对很多底层军官来说都是异常痛苦的,农奴出身的自不必说,根本没条件学习,自由民出身的除了没条件学习以外,更惨的是学过没学会,会写字的早就去各种商会店铺当员工了,学不会的才出来当兵。
不过维克多想要建设的军队,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质,所以他才要求底层军官也得学习。
同时他对主动参加学习并通过考试的普通士兵也很关注,这些人都是未来的军官种子甚至可以转成文官,参与领地管理和建设。
维克多也把迈克尔和小帕鲁也送到扫盲班,只不过位置不一样,小帕鲁是去当老师,他实在很聪明,早早就自学了基础教材1.0;而迈克尔则是送过去当学生,好在他跟在维克多身边还有点基础,不算难熬。
开春以后,整个领地便开始了春耕,去年冬天前清理出来的400公顷的农田,为了温养地力,第一次耕种还是以苜蓿和大豆等植物为主,还栽种了部分小麦,这些小麦生长时间不够,未来将会作为青贮饲料。
整个冬天,在木堡镇的修械所并没有闲着,他们生产了大量萨克森重犁,还在维克多的指导下制作出了曲辕犁,按照重犁的生产方法,将易损件和结构件交由普通匠人生产,而关键件则有大匠分别生产,这种简易的流水线尽管效率没那么高,但是对当前的两河领足够了。
成百上千的重犁和曲辕犁被生产出来,加上已经被调教好的耕牛和挽马,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00公顷田地的翻耕。
维克多现在并不缺乏畜力,要不是背靠大鱼河这条丰富的水脉,他完全可以把兵工厂的动力设备都变成畜力驱动而不是水力。
牧原村的草地上,直接被播撒了牧草种子,没有刻意的去种植,没必要花费太多精力。
红土村,维克多专门待了一个星期,对铁豆的生长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观测,生长发育比预期的还要好,这片富含氧化铁的红土地确实适合铁豆的生长。
按照计算模块的估计,冬天前一共种植了5公顷的铁豆,预计亩产铁块的重量能达到50kg左右,总计5吨左右的铁块,这些铁块含铁量基本都超过九成,而且含硫极少,是优质不能再优质的原材料。
维克多打算在河畔镇修建炼铁厂,直接使用马丁炉的工艺路线,计算模块判断凭借领地的现用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建成这种有蓄热体的炼钢炉,预计每炉至少可以产出钢水50吨,160吨的铁块也就够三炉的量。
维克多直接派人联系戈恩商会的维特利,让他尽可能的搜集铁豆,送到两河领,维克多要不计代价的扩大铁豆的种植面积,这片红土地不知道有几千平方公里,要是种满了铁豆,每年至少几百万吨的铁块,全部用来生产钢,可以直接把两河领的房屋从砖石全换成钢铁。
不过也就想想罢了,光种植和采收就得需要大量人力,维克多的目标就是先种一两百公顷,有个几百吨的产量也够了,计算模块的设计的这种马丁炉,因为技术水平的原因,一炉生产起来比较慢,生产完了还需要冷却炉身和清理,基本上一个月也就开三四次,有个几百吨的铁块产量也够用了。
进入四月底以后,来自金葵花领的船队一批批送来农奴和物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都被投入到两河领的建设,连詹姆斯的绿谷领都被带上了发展快车道。
同时维克多还派人将有计算模块整理好的羊绒处理技术和纺纱机一起送到了雪绒花领,安排了修械所的大匠去进行传授,算是实现了之前的约定,给了雪绒花领一个支柱产业。
维克多的外公,罗威子爵看到了这个技术的价值,直接将原本租借给维克多的200骑兵送给了维克多,还将他们的亲人和财产一起送了过来,维克多也心安理得收下,并给他们分配了土地。
接下来积攒了一个冬天的原料的水泥厂也进入了生产状态,大量的水泥有力的加快了领地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