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听到维特利的话,不置可否。
“贵商会过誉了,我们金葵花领还是男爵领,肯定比不上子爵,这种话还是不要到处乱说为妙。”
“当然当然,维克多大人果然低调务实,这些话出得我口,入得你耳,肯定不会外传的。”维特利诚惶诚恐道。
“不必如此,维特利会长太客气了,叫我维克多就好,既然能在这里见到您,正好想看看这次咱们商会有没有什么特色商品,我能用得上的。”维克多问道。
“听说金葵花领在北地置换了一片领地,维克多大人一定是为了开拓领地而来,这么一说确实有两种合适的东西介绍给大人。”说着维特利把维克多引到旁边的库房。
库房很大,目测占地有个200多平,虽然摆放了很多货物,但是不显杂乱,都码的整整齐齐。
维特利指着一大摞木板说道:“就是这个,轻柚木板,质地结实,但是重量对比普通柚木要轻两成,保温性好,防水性较差,所以不适合做船只甲板,但用作建材非常合适,维克多你一定会需要的。”
维克多摸了摸,又仔细观察了一下,心中呼叫1号,帮忙检查一下。
“维克多,这种木板确实很适合做建材,而且因为重量轻便还能节省工时,可以大量采购。”1号回答道。
维克多面露难色。“实话说,维特利会长,我确实很需要这种木板,但是你知道开荒工作涉及方方面,花钱的地方很多,这种木板运过来肯定价值不菲,不知道作价几何啊?”
“维克多大人,你放心,我们商会不做亏本买卖,只有少数贵重的物品才会远距离运输,常规商品大多数都是就地采购,我们再倒手,这种轻柚木正好就是达勒姆郡的特产,位于大鱼河的上游,而大鱼河正好从冰霜之怒山脉流出,经由达勒姆郡和北约克郡流入大海。您的领地估计就在附近,我们也只是做中间人,交易的两方还是您和达勒姆郡的本地贵族,至于价格吗,我们商会收取总价的百分之五做中介费,其他的您可以去谈,正好那家贵族现在就有主事人在布克城,稍后我可以代为引荐。”维特利笑着解释道。
“这个商会的理念真是不同寻常,做中介生意,外来者可不太好做啊。”维克多心里想道。
“那就麻烦维特利会长了,帮我引荐一下。”维克多笑着说道。
随后,维特利邀请维克多共乘马车,来到城中一片住宅区中,都是贵族才可以住在这里。
马车停在一座房屋门前,房屋是一座三层小楼,造型精致,且显得很有历史感。
屋子里出来了俩护卫,维特利上前打了招呼,两人就放他进门,维特利则示意维克多跟上。
进屋上到二楼,迎面就是一个会客厅,已经有人在等待了。
之前一个穿着深黑色猎装的男人坐在那里,虽然坐着,但明显能感觉他身形十分高大,面容显得很年轻,看起来也不过二十上下。
“马库特勋爵大人,贵安,看看我带来了什么人。”维特利说着便邀请维克多上前来。
“这位是来自东部伯勒郡金葵花领的维克多男爵大人,想来和黑松领谈一笔生意。”
闻言,那名男子立刻起身,确实十分高大,目测2米2左右。“您好,维克多男爵大人,我是黑松子爵领的继承人马库特·黑松。”
说着,伸出了手同维克多握了握手。“维克多大人,快请坐,之前维特利会长说能帮我们做成轻柚木的生意,没想到这么快。”
“叫我维克多就行,咱俩年纪相仿,我来自伯勒郡,这次是响应柯尔特伯的北上开拓,我在北约克郡置换了一片领地,很需要轻柚木这种材料,想问问价格该如何算。”维克多笑着说。
“原来如此,轻柚木确实很适合作为建材,但是你要是在北地建造要塞或者城堡的话,不建议用轻柚木,完全可以采用柯尔特伯的铁桦木,非常适合作为承重。”马库特说。
“至于这种轻柚木,我们领地的森林有很多,我们采伐成本很低,正常给个人工费就行,既然做建材,也就没必要加工,我们直接发原木,就按照一根原木1铜币的价格来算吧,不过得您派人到我们领地来取。”
“那这样的话,我提一个建议如何。”维克多说道。
“您说。”
“据我所知大鱼河,河面宽阔,水流较缓,沿途有没有瀑布之类的地形,不如由黑松领将这些原木固定在一起,变成木筏,从上游顺流抛下,沿途派人看护,由我们在下游接收,一根原木1铜币,每到100根原木,就加1银币,我愿意拿出300金币来采购原木,”
“您说的这个办法确实与众不同,听着也很有可行性,能成功的话,我们黑松领的木材生意能以极低的价格大规模向外运输了,我们非常愿意和金葵花领做这笔生意。”马库特高兴的说道。
“旧人故智,古代中国的排帮放排就是如此,只不过这个世界文明发展脉络有些特别罢了,加上各种神奇植物导致物资并不匮乏,连农奴都很少会饿死,才导致有些思维不够开拓和僵化。”维克多心里不自觉的思考起来。
随后,三人直接在这里共进午餐,席间马库特也向维克多介绍了不少北地的风土人情。
“维克多,你算是来的最早的开拓贵族了,这是好事,本来这次之所以北地能出兵,也是靠着放弃了外围的部分据点,才得以调集兵力南下。蛮族应该还没反应的过来,你现在到达领地,还可以依托以前的旧据点进行建设和防御,要是过一个冬天再来,那些据点可能早就被蛮族摧毁和占据了,来的晚的那些家伙,到时候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马库特笑着说道。
“我之前一直有疑问,按理说目前北地贵族在对蛮族作战取得了很大优势,也占据了很多土地,为何这次就轻易放弃,哪怕蛮族确实联合起来,但是凭借北地贵族联军也不是不能对抗啊。”维克多提问道。
“这几年确实打的很顺,但是实际上我们自己也快撑不住了,布里亚郡因为地处后方,面积没有扩大多少,但是达勒姆郡和北约克郡都基本扩大了一倍以上,最远的突出部,已经抵达了碎冰河(北荒草原上的另一条大河),前线的据点都是由各家分别防御 ,比如我们家的驻守据点距离黑松领有500多公里,还没法水运补充人员和物资,光运送补给每年的花费都很巨大,蛮族大部队可能无法突破防线,但是小部队也拦不住,已经占领的土地开发起来也很困难。”马库特叹了口气。
“大家早就想放弃一部分领地,减轻压力,但是这些据点又很重要,放弃的话,可能很多已经建设的领地都要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一开始希望内地贵族来支援我们,再后来就变成了希望内地贵族直接来参与开拓帮我们分担压力。所以这次柯尔特伯的号召大家都愿意响应,达勒姆郡的贵族是为了减轻压力,布里亚郡的贵族是想通过作战取得南方的领地,而北约克的柯尔特伯大家就不太了解他干什么了。”马库特接着说道。
“这位身材高大的冷面帅哥比想象中的还要健谈。”维克多心想。
“我也很好奇,这次大概拿出多少土地用来吸引开拓,据我所知光我们东部伯勒郡,来参与这次开拓的就不下五家贵族,基本都是实力派。”维克多直接提出疑问。
“具体土地面积我也不知道,都是各家把土地统一报给柯尔特伯,由他家对外谈的,我们家拿出了一半多的占领地,大概700多平方公里。”
听到这里维克多赶紧打断了马库特。
“那黑松领现在有多少面积土地,你们愿意放弃这么多土地吗?不会后悔吗?”
“怎么会,都是一些荒草地,放羊都得不断移动,谁会在意。我们黑松领原有领地800多平方公里,加上扩地留下的,应该加起来有1300多,听起来很大,但是边地贵族的领土大很正常,我们领地的人口可能还不如中部一个男爵多。”马库特自嘲道。
然后絮絮叨叨介绍了领地其他的一些情况,维克多很快就根据这些信息汇总了出了黑松领的领地面板。
领地数据
名称: 黑松领
人口: 31,779人
面积:1316、212平方公里
城镇:1座
村落:10座+7处农庄+8处牧场
军队规模: 1500人(包括500名轻骑兵、600名长枪手和400名弓箭手)
民心: ?(大概也就40-50)
主要产业: 农业、畜牧业,伐木业
年收入: 2000金币
年支出: 估算1900左右(根据领地兵力规模计算)
基础设施:
城堡: 一座坚固的石砌城堡,设有防御塔楼和护城河。
农田: 肥沃的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大麦、蔬菜。
牧场: 草原,饲养牛、羊和马。
码头: 规模很小的内河码头,商队也很少路过。
维克多让1号保存好这些领地数据面板,方便以后查阅。
“维克多,你这次来携带的兵力不少,但是我建议尽量不要分兵,就以原来据点为中心建设,冬天其实没什么,最多冷一点,只要居住的房屋建起来,物资足一点,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就是开春以后,受到重创的蛮族肯定会南下劫掠,那时候才是你们面对的一波困难。”马库特建议道。
“是的,维克多大人,你看您还需不要采购物资,您作为我们的高级客户,我们可以给出让你心动的优惠价格。”维特利见缝插针。
“好的,维特利,等我到达领地以后,要是确有缺乏的物资,我会派人来找你的。”维克多点头道,他不介意和戈恩商会打好关系。
“不用来这里,北风城的商会也建好了,我马上也要过去,之后有什么需要,您派人来北风城就可以了。”维特利拍了拍胸口。
“诶呀,恭喜啊,维特利会长看来要负责整个北地的商会生意了,我记得之前你不是要去东部诸郡吗?”维克多问道。
“我们商会内部认为,以后几年北地会成为维拉大公国的重点区域,整个公国的贵族和资源都会向这里倾斜,这里的生意大有可为,我就主动申请来这里了。”维特利得意的说。
“商人的消息确实灵通,估计这次北上的贵族不下几十家,涉及迁移的人口不下几十万,光调集的兵力至少两三个军团,这样吧,维特利,我私人向你下个订单,借用你们商人的情报网,帮我弄到这次北上的贵族名单和各类信息,男爵一家1枚金币,子爵2枚金币,伯爵3枚,你看如何?”维克多直接问道。
“求之不得,我们商会本来就做信息贩卖的消息,维克多大人不必花这么多钱,您是高级客户,只要您向我们订阅这类消息,我们就会定期向您提供的,每年缴纳10枚信息费就可以。”维特利解释道。
“这个戈恩商会的理念很超前啊,看来有时间得好好了解一下。”维克多心想。不过对此自然表示同意。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饭后维克多返回了城外码头附近的驻地,记录下今天的行程,并让1号给戈恩商会建档,方便以后做信息收集。
第二天早上,维克多去了戈恩商会,送上了40金,作为这次中介费和信息订阅费,维特利自然是喜笑颜开,亲自送维克多离开。
随后维克多直接去了马库特那里,向他交付了一半定金150金,马库特非常感谢维克多对他的信任,表示他会立刻启程回到领地,到时候连同第一批原木和协议合同亲自送到维克多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