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这份情我们就得承着。”欧老想着如果有一天他们能够回去,他肯定会回报对方。
古语有云,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他肯定不会做忘恩负义之人。
“是呀,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他不出面估计是怕我们尴尬呢。”毕竟如今他们落魄了,他们还是那么骄傲的人,自然是不愿意让人看到狼狈的一面,但是如今是不得已而为之。
两个人承了这份情,赶紧把东西给打开看看,看到里面的东西更加地感激。
萧承给他们准备的东西都是很实用的东西,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可以说是他们现在最需要的。
有被褥有碗筷,还有粮食以及一些细碎的东西,没想到萧承想得都那么全面。
“有了这些东西,我们也能多撑一段时间了。”郑教授感叹道。
欧老之前没受过什么苦,可是这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受够了,也明白了这东西的可贵了,他也不是何不食肉糜之人。
“是呀,日子总会好过的。”欧老说道。
他们两个人的适应能力很好,第二天就已经很早起来,简单地吃了早饭,就开始了去放牛。
萧承过来的时候,看到他们已经去放牛了还有些不可思议。
“郑……郑伯,欧爷爷你们这么早就来了?”原本是想称呼他们,但是后面想了想还是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他改了称呼。
“是呀,早点起来身体好些。”郑教授觉得这里空气挺好,放放的确是很轻松,他倒是有些疑问萧承这个知青怎么来养牛来了。
萧承听了他们的疑问,笑了笑说道:“我这是答应了大队长,要给他把猪养好呢。”他这话也是半真半假,总不能说他偷懒,想要咸鱼。
不过他这咸鱼的姿态很快就被两个人看清楚了,因为这些天明显萧承除了过来喂猪以外,也没有什么事情做。
但是还真是得佩服他,因为这猪还真的长得不错,他们自己就是轻轻松松放牛,还是少管闲事,至于萧承轻松是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
就这样萧承后面就不装了,有时候还拿书过来看,兰婆子则是感叹道:“萧知青,难怪别人说你们知青是文化人,天天看着你在这里看书。”
“这不是看书,这猪才能养得这么好,书中的知识多了去。”萧承笑着说道。
兰婆子这时候也动了心思让自己孙子虎子去公社小学上学,就是今年估计赶不上了,要到明年这才可以去,但是如今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相信她明年一定可以把自己的孙子送去上学。
她还问了问萧承这个读书的学费,毕竟沈知青是他媳妇,这两人可般配了,兰婆子心里是这样想得。
得知学费还好,兰婆子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送虎子去那里读书。
萧承有时候自己看看书,最近这一批是秦厂长给他送来的新资料。
的确自从秦厂长上次来参加了他的婚礼之后,认识了这个地址,遇到什么问题直接就来他们这里了,让萧承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是秦厂长那可是很自然,当然他也不会空着手来都带了一些东西过来,萧承也很客气地给他带了一些东西回去,就这样萧承挺高兴的,毕竟是人情往来,有时候他也去机械厂帮秦厂长一些事情。
“你可不要忘记那个比赛!”秦厂长那是天天在他耳边念叨,他肯定不会忘记,天天都在看书。
后面还专门看书,可是有一天真的遇到了一个问题,思来想去这个地方不就有现成的人,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指导一下。
如今他们猪舍的猪跟牛那是噌噌的长肉,大队里来送猪草的时候看到这个猪,都是高高兴兴的。
“你是不知道那猪呀,长得比之前大了很多,估摸着我们秋收真的就可以吃了。”有的看了的,都赶紧去传扬出去,结果就造成了太多的人来看猪,简直把萧承的安稳生活给打断了,后面让大队长出面,终于把这个风气给抑制住了。
毕竟大家都想吃肉,这件事情还传到了其他大队,都想让萧承去给他们分享一下经验,这个大队长直接就给拒绝了,他这好不容易养的他们的大队的猪,怎么能够给别人做嫁衣呢,他是不愿意的。
至少也要他们的猪养好了再说,如今他可是要把萧承给留住的。
萧承想到这些事情都有些好笑了,他这真是没想到养猪也能够出名。
再说郑教授两个人,除了萧承的帮助之外,他们还用东西与村里换了一些东西,这日子还过得像模像样,就是不能离开这里,总比之前要好些。
就是每天天天放牛,有些无聊,没有研究一些东西都还有些不适应呢。
所以当萧承提出向他们问问题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很热情,因为他们如今觉得自己没有用,如今好不容易地有人来问相关的问题,他们很开心。
“郑伯伯,欧爷爷我也不知道怎么,实验过了好几次都有问题。”萧承简单地把自己的问题说了出来。
这一个问题郑教授一下子也没有想想过来,于是他对欧老说道:“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你才能解决。”
萧承期待地看向欧老,欧老也没有给他失望,很轻松地就给他把问题解决了。
萧承真是佩服,“欧爷爷,你这也太厉害了。”真是让人觉得他真的是捡到宝了,他特别高兴,以后如果有问题就直接来问欧老就好了。
欧老听到这个夸赞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嘴巴微微上扬可以看到他的高兴。
这么久了,终于可以用展现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这怎么不让人高兴呢。
天天放牛怎么会开心,如今他也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了。
后面萧承又陆陆续续问了欧老一些相关知识,两个人关系更加亲密了。
突然有一天,欧老单独找到了他,“萧承,我有件事情想让你帮忙。”
萧承自然是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