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名字,要去公社上学吗?”沈雨棠递给他一块江米条问道。
这个男孩接过江米条,高高兴兴脆生生地回答:“沈老师,我叫小双子,过完年就要去公社读书了。”
沈雨棠摸摸他的头,鼓励道:“那你以后可要要好好读书呀。”
“沈老师放心,我一定会的。”小双子可高兴了,他有沈老师给的江米条,他带着这群孩子说来沈老师这里报名就是没错的,你看这不是就有了这么多的东西,多么好呀。
孩子们在屋里玩耍了一阵后,就走了,因为他们还要去其他家拜年,他们还有专门缝的布袋子,用来装拜年拿到的吃食。
等人走了以后,萧承打趣道:“沈老师,这么快就有学生了。”
沈雨棠被他这么一说,都快不好意思了,“哪里。估计还要一两个月,天气暖和了才能开学,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老师。”
萧承也就没有继续逗她了,“估计还有孩子过来,我们下午再去大队长跟桂花婶家里拜年。”说着又去补充这些吃食去了。
一上午他们这里还是挺多孩子来拜年,萧承最开始还不知道原因,后面才知道,原来那个小双子又给他们好好宣传了一下,所以很多小孩子知道这里有吃的都跑过来了。
知道这个理由的萧承与沈雨棠对视一眼,都有些啼笑皆非,不过听了这么多的喜庆话也可以了,就是给小孩子一些花生之类的。
等后面萧承都怀疑是不是整个大队的小孩子都来他们这里了,把这个猜测跟沈雨棠一说,沈雨棠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哈哈,那我们这真是人缘好。”虽然说是为了吃得来,但是沈雨棠也挺开心的。
到了中午也没有人过来了,萧承他们吃了中饭,然后这一餐也很丰盛,两个人吃得很饱。
而远在京市的沈老爷子,今天也过得挺开心,虽然孩子都不在身边,但是他知道他们都过得好,如今他自己喝了药酒身体也变得更好了,与几个老战友一起过年,日子那叫一个美滋滋。他也知道他过得开心,孩子们这才不用担心他。
另一边大西北的沈父沈母,有了萧承寄过来的东西,再加上沈父经营起来的人脉,那日子也过得很好,而且以前在京市也没有那么多的肉可以吃,如今这生活那反而提高了,真是苦中作乐,因祸得福。
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圆呢,这个是他们共同的期待。
下午,萧承带着沈雨棠先去大队长家拜年,黄耳就留在家里看家。
到了大队长家,大队长热情地迎接了他们。桌上摆满了自家做的点心和糖果。
王婶那简直一个高兴,“等你们好久了,你们可来了。”
“叔,婶子给你们拜年了。”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互相寒暄几句后,大队长笑着说:“你们俩来到咱们这儿,可是带来不少新鲜气儿啊,新年新气象,沈知青这年后暖和了就要去公社小学了。”他提起了沈雨棠的工作,语气语气也是很为她高兴。
沈雨棠萧承谦虚地回应着,主要今天好多人都说了,她有些不好意思了。
沈雨棠则好奇地打量着屋子里的布置,墙上挂着丰收的年画,透着浓浓的年味。这么看他们好像还布置得不够像王婶他们这么好。
后面又聊了一会儿天,他们就告辞了,临走之前,王婶还递给他们一人一个红包,这让人真的不好意思,最终还是拗不过去就这样接受了
从大队长家离开后,他们又前往桂花婶家。桂花婶拉着沈雨棠的手直夸她长得俊。还说沈雨棠这一身衣服真漂亮,然后还给沈雨棠与萧承一人包了一个红包。
“婶子,我们不能收。”沈雨棠赶紧拒绝。
桂花婶却说道:“这是新年给你们的,你们来我这里拜年怎么能够不收呢。”
最后还是收下来了,然后两个人又走了。到了路上,沈雨棠看这些红包挺开心的,一打开都是一毛钱,这已经算是挺不错的。
萧承已经很久没有领红包,这红包多少也算是个祝福。
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第一年也就算度过了,正月里倒是没有什么事情,萧承的继续给沈雨棠做了冰柜,如果他要出去肯定要给沈雨棠留好食物。
其他的主粮直接放在他们挖的地窖里面,很是隐秘。
萧承已经打算好了,过了十五元宵就走。提前呢去让大队长还有公社的江书记签了这个探亲假的签名,基本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等那位蒋处长说的表彰到了,这样也算是更多了一个砝码。
“我真的不能一起回去吗?”沈雨棠还是有些不舍。
萧承安慰道:“不会去很久,等这一次去了回来了,我们两个人的关系也可以公开了,分开只是暂时的。”
沈雨棠理智上是明白的,但是心理上还是有些不舒服。
“还不急,还没有到十五呢,我先去写申请,让大队长帮忙审批。”萧承补充说道。
“好。”沈雨棠也记得萧承交给她的任务,到时候还要跟王婶说这件事情。
萧承跟沈雨棠说好了之后,就带着探亲申请书去找大队长了。
“叔,我想趁着如今还没有农忙,都闲的想回家探亲。”萧承简单地说了下。
大队长看到萧承拿来的探亲申请书,仔细阅读过后便爽快地签了名。“萧承,你放心去,这边有啥事儿还有我跟你婶子呢。”
萧承感激地道谢,“谢谢叔,有你们在我很安心,我过了元宵才走。”这个申请表上也写了,然后回来的日期也有规定,基本上是算了路上的时间,剩下的在京市估计就两三天了。
但是两三天对于萧承要办的事情也已经够了,萧承已经到了计划好了回到京市要做的事情。
大队长又提醒道:“如今可能火车也因为小雨慢一些,等我再给你批两天假。”
“谢谢叔。”萧承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