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小姐作的诗,也太好了吧!”
“满城尽带黄金甲”少女惊呼一声,“这也太大气了吧。”
这首诗,当它传入她耳中的那一刻,仿佛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瞬间冲击着她的心弦,让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那豪迈奔放、气势恢宏的词句,犹如万马奔腾般在她脑海中驰骋而过,令她不禁为之震撼,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大气磅礴之感。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我觉得璃小姐的诗比宋小姐的好!”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说话之人,只见那人正一脸钦佩地望着璃洛。
她就是觉得好,她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而此时的柳莹莹脸色却变得极为难看,她原本还勉强维持着表面的镇定,但听到这句话后,终于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恼怒和不甘。
只见她咬牙切齿地瞪向璃洛,厉声道:“璃洛,说好的作诗三首,三首都赢过本小姐,才算你赢。”
说罢,她挑衅似的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一丝怀疑与轻蔑。
显然,她根本不相信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璃洛能够连续创作出三首足以胜过自己的诗作。
璃洛轻笑一声,不过是三首诗而已,有何难。
她脑子里可是装着唐诗三百首呢,随便丢出一首,都能轻松碾压对方。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话音刚落,秦苒就大喊起来,“好诗,好诗!”
虽然她对诗词的领悟犹如雾里看花,但小璃儿的这首诗,她也算是略知一二了。
菊花不与百花争艳,不迎合媚俗,傲霜独立,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愿被吹落于凛冽的北风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死不屈的气节令人肃然起敬。
果然是和小璃儿的性格一样。
“明日我定要将这些优美动人、意境深远的诗句精心装裱成册子,以便让它们能够广泛传播开来,被更多人所知晓和传颂。”
柳莹莹此刻的内心却不由自主地慌乱起来。
因为她实在想不明白,璃洛这个土包子何时变得如此厉害了?!
难不成,她真的是女子学堂第一名的录取者?
不是说,女子学堂第一名录取者是苏浅浅么?
苏浅浅可是京城第一才女,成为女子学堂第一名录取者实在是正常不过了。
苏浅浅都亲口承认女子学堂的第一名录取者是她,那么这璃洛必然是在撒谎无疑。
毕竟,那两首诗实在太过惊艳,如果真是璃洛自己所作,她又怎会表现得如此心虚?
细细想来,这其中必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也许,这所谓的佳作根本就是抄袭他人而来。
柳莹莹越想越是气愤,“好一个璃洛啊,没想到你居然敢做出这种抄袭他人诗句的龌龊之事!简直令人不齿!”
璃洛:……
抄袭?
对,她是抄袭,但抄袭的是唐诗宋词……
难不成这柳莹莹也是穿越者?
接着就听到柳莹莹义愤填膺道,“璃洛,你抄袭的肯定是苏府千金苏浅浅,谁不知道苏小姐是京城第一才女,这些肯定是苏小姐的佳作!”
璃洛微微勾起唇角,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浮现在那张绝美的脸庞之上。
她原本以为柳莹莹也和自己一样,乃是从另一个穿越而来的呢。
她忍不住轻笑出声来,笑声清脆悦耳,宛如银铃一般回荡在空中,“苏浅浅的佳作?”
璃洛缓缓转头,直直地射向人群之中的苏浅浅。
就在这一刹那间,苏浅浅那张精致的面庞之上,悄然浮现出了一缕难以被他人察觉到的怒色。
她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个柳莹莹啊,当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简直就是个愚不可及的蠢货!”
要知道,璃洛压根儿就未曾抄袭过她所谓的那些佳作。
倘若这件事情不慎走漏了风声,让众人知晓原来女子学堂的第一名录取者并非是她苏浅浅本人,而恰恰是璃洛的话,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到那时,她苏浅浅恐怕不仅会颜面扫地,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更有可能因此失去诸多原本属于自己的机遇和荣耀。
此时却听到璃洛清冷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苏小姐,你也觉得我抄袭你的佳作?”
苏浅浅的面色瞬间变得如那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姐姐,是……柳莹莹胡说,姐姐没有抄袭。”
苏浅浅只觉得心头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烦躁与不安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苏小姐,你干嘛要袒护她,明明就是她……”
然而柳莹莹的话还没说完,却被苏浅浅急急打断了,“住口,柳莹莹,你不能诬陷姐姐!”
明明就是苏浅浅亲口跟她说的,在苏府,苏璃洛经常抄袭她的诗作。
现在却袒护起了璃洛,柳莹莹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苏浅浅是什么意思了!
“姐姐?”柳莹莹满脸狐疑地轻声呢喃着,心中暗自思忖:不是都说璃洛只是她那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吗?
可这一声“姐姐”叫得如此亲昵热络,仿佛她们之间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纽带一般。
与此同时,周围的众人也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有人低声说道:“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苏小姐竟然会在这种场合挺身而出,替璃洛说话。”
另一人附和道:“可不是嘛,仅仅只是个远房亲戚罢了,按常理来说,关系应该不至于如此紧密才对呀。而且看苏小姐的样子,似乎还有些惧怕璃洛呢!”
这些议论声此起彼伏,如潮水般涌向在场每个人的耳畔。
“哼,璃洛,还有最后一首诗呢,再作不出来,半炷香可就到了。”
就算前面两首让众人喝彩又如何,别忘了,璃洛跟打赌的是半炷香作出三首好诗。
璃洛轻轻念了下,“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不就是三首关于菊花的诗嘛,她作便是了。
话音刚落,半炷香燃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