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真是好样的,哥太感谢你了!”一村民对苏阳诚挚的道谢。
他家里有五个孩子,上面还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本来都吃不饱饭。
一家11口人,若不是苏阳帮村子弄来的粮食,他们一家人都不知道怎么才能扛过去。
如今苏阳更是帮忙办起了村学校,家里三个小家伙每天也能在学校免费吃一顿饭。
这让他们家的条件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家里人虽然还饿着肚子,但比以前无疑好了太多。
本来。
他还有些担心,怕村学校坚持不了太久,但听了村支书的这番话,他更加放心了。
苏阳这是真的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不然也不会一次次给村学校弄来粮食。
现在家里虽然还有两个小家伙因为年龄的原因,暂时进不了学校,但他已经很感谢苏阳了。
若不是苏阳给村子弄来的粮食,他们家里怕是真要饿死人,当时几位老人为了给几个孩子留口吃的。
还提议让把他们带到山上去自生自灭,但那都是自己和媳妇的父母啊!他怎么能忍心?
好在有了那些粮食,所以苏阳对他们家可是天大的恩情!
如今苏阳又为了村学校筹集了这么多粮食,他对苏阳越发感激。
而像这位村民这种情况,并非村子里的个例,剩下不少村民也都发自肺腑的感谢苏阳。
“九叔,你对村子的付出,俺都看在眼里,以后村子里若有谁说你坏话,俺第一个不放过他!”
“小爷爷,以后你若是在外面受到了欺负,你就告诉俺,看俺不捶死那些欺负你的人!”
“苏阳,老哥也谢谢你了,若不是村学校办起来,孩子们回家都还要饿肚子!”
“小阳,婶子打小就看你聪明,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果然婶子的眼光没出错!”
“........”
听到后来,苏阳赶紧打住,打小就聪明这台词他可不敢认,这可是夸盗圣的专属台词,用在自己身上多少有些不合适........
........
闹哄哄的场面持续了一会儿,等到村民们差不多都安静了下来后,苏阳这才向大家问道:
“听大壮说,你们想要把上学孩子的年龄放低一些?”
苏阳话音刚落,不少村民眼睛都亮了起来,大家当然想啊!
尤其是那些家里只差一两岁的孩子,就更想这样了。
如此以来,家里多几个孩子送去学校,就能省下更多的粮食。
如今既然苏阳主动提了出来,村民们当然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是啊小阳,不能把孩子的年龄放低一两岁吗?”
“九叔,我听大春说,上次大壮带回来的书本和教学用品有多的。
就算多收一些孩子也没啥问题,能不能多收一些孩子?”
“我问过景云,就算年龄放低一些,多招收一些孩子,他和大春也顾的过来!”
“........”
不少村民表现的很积极,他们的孩子都是快到了入学的年龄。
如今有了这个机会,他们当然想要积极争取........
看着不少村民发言,苏阳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村民们也都很给苏阳面子,本来有些闹哄哄的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看到这一幕的村支书心里暗暗点头,看来不知不觉间,苏阳已经在村里有了这么大的威望。
其威望已经完全不下于他这个村支书了,但村支书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这种情况反正是他这个村支书乐于见到的,实际上,若苏阳愿意当村里的村支书,他不介意退位让贤。
但村支书心里明白,人家看不上他这个小小的村支书位置........
“乡亲们,之前确实是我考虑不周到,再加上那时学校粮食不是很多。
因此我就把年龄定在了七岁,现在学校已经有了不少粮食,加上书本和教学用品等也够用。
还有街道办也已经承诺,每年都会给咱们村学校捐赠教学用品。
书本不够,他们也能帮咱们解决,因此我决定把上学年龄改为五岁就可以去了!”
苏阳话音一落,周围响起了村民们的欢呼声,这一刻苏阳在村里的声望再次得到了提高。
同时。
苏阳也关注了一下,在自己宣布完这个决定之后,情绪值再次蹭蹭上涨,最终涨了260点........
........
最终。
在村民们的热情欢呼声中,苏阳离开了村食堂,在这儿耽误了太长时间,晚饭都还没吃。
还好,自己和奶奶说了,让大家晚饭不要等自己,留一点吃的就行。
不然,爷爷奶奶和二叔他们不知道要饿多久。
回到爷爷奶奶的家后,果然大家已经吃了晚饭,看来老爷子和老太太还是很怕自己的“回家”威胁。
“大孙子你回来了,赶紧坐下来,奶奶去给你端饭!”
老太太看到苏阳回来,眼睛一亮,就要去厨房把饭菜端出来。
苏阳连忙阻止了老太太的动作,自己去厨房,把四个馒头和一盘炒鸡蛋,以及猪油渣熬白菜端了出来........
此时。
苏阳趁着二叔和二婶还在老爷子和老太太这里,一边吃饭一边和他们说了下之前发生的事。
几人听到苏阳又给村学校搞了接近六百斤的粮食,都不知道说啥了。
他们也开始彻底相信,苏阳昨天和他们说过的那番话,小阳确实有渠道能弄到粮食。
“大孙子,那是面条厂奖你的200块钱,就这么拿来买粮食了?”
老太太听完后,开始心疼起那两百块钱的事儿了。
“老太婆你懂什么?不是咱大孙子拿出那200块钱,能弄到近600斤的粮食?
能让村里五岁以上的孩子都去上学?这可是让全村人又欠了咱大孙子一个人情,这买卖不亏!”
“我还需要老头子你说这些,我这不是心疼钱吗?”
看到老爷子和老太太要开始拌嘴了,苏阳连忙岔开了话题。
“二叔,既然村学校已经能让五岁的孩子上学了,那就不能让有福和有才待家里了。
从明天开始,他们也要去学校读书!”
“嗯,小阳你说的有道理,明天上午我就让你二婶把这两个小家伙送去学校!”
苏阳和二叔三言两语之间,已经决定了有福和有才明天必须上学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