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正风怀揣着那封关键信件,踏入朝堂,心中既有紧张,又有坚定。他深知,今日此举将彻底撕开那些阴谋者的伪装,为林渊洗清冤屈,可这过程必定艰难险阻。
早朝之上,皇帝端坐在龙椅,目光扫过群臣,神色威严。柳正风深吸一口气,出列奏道:“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关于林渊将军被贬之事,其中大有冤情。”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那些曾诬陷林渊的大臣们脸色骤变,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强装镇定。
“柳正风,你莫要胡言乱语!林渊与周玄勾结之事,证据确凿,你想为他翻案不成?”一位大臣站出来,试图先发制人。
柳正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究竟是谁在胡言乱语,稍后便知。陛下,臣近日经过多方查证,发现诬陷林渊将军之人,与周玄余党关系密切。这封信便是铁证!”
说罢,柳正风将信件呈上。皇帝眉头紧皱,接过信件仔细阅读,脸色愈发阴沉。
“陛下,这信定是柳正风伪造,妄图扰乱朝堂,为林渊开脱罪责!”又一位大臣急忙辩解。
柳正风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此信并非伪造,送信之人乃周玄亲信,现被臣下控制,可当堂对质。且这些大臣在周玄叛乱前便与他频繁往来,种种迹象表明,他们诬陷林渊,实是为了掩盖周玄残余势力的阴谋。”
皇帝目光如炬,扫视着那些神色紧张的大臣,心中已有判断。“来人,将涉事大臣暂且扣押,待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柳正风,你继续说。”
柳正风心中一喜,继续说道:“陛下,林渊将军一心为帝国,无论是之前的云城之战,还是此次平叛,皆立下赫赫战功。他被贬边疆,实乃奸人作祟,望陛下明察,还林将军一个公道。”
皇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柳正风所奏之事,朕会详加调查。若所言属实,定不会让忠良蒙冤。”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边疆,林渊正带领士兵们与蛮夷展开激烈拼杀。蛮夷在连续的进攻受挫后,并未放弃,反而更加疯狂地冲击防线。
“兄弟们,我们身后就是帝国的土地和百姓,绝不能让蛮夷前进一步!”林渊挥舞着长刀,大声鼓舞士气。士兵们在他的激励下,个个奋勇杀敌,喊杀声震彻云霄。
蛮夷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一味强攻,而是分成小股部队,从不同方向试探防线,试图寻找破绽。林渊敏锐地察觉到了蛮夷的意图,迅速调整部署,将士兵分散到各个关键位置。
“注意观察,一旦发现蛮夷靠近,立刻放箭!”林渊一边指挥,一边亲自射杀靠近的蛮夷。
然而,蛮夷的攻势太过猛烈,边疆防线逐渐出现危机。一处防御工事在蛮夷的猛烈攻击下,开始摇摇欲坠。林渊见状,毫不犹豫地带领一队士兵冲过去,用身体挡住了蛮夷的进攻。
“将军,您快走,这里危险!”一名士兵焦急地喊道。
“不,我要与大家一起坚守!”林渊斩钉截铁地回答。
在林渊的带领下,士兵们拼死抵抗,终于稳住了防线。但此时,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伤亡也在不断增加。蛮夷似乎察觉到了守军的困境,准备发动总攻。
林渊看着士气有些低落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已经坚守到现在,胜利就在眼前。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会儿,援军就会到来!”
其实,林渊并不知道是否有援军,但他明白,此时必须给士兵们信心。士兵们听了他的话,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
朝堂之上,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柳正风所言非虚。那些被扣押的大臣在严刑拷打下,终于承认了诬陷林渊的事实,背后主使正是周玄余党,企图通过除掉林渊,为周玄残余势力的复兴创造机会。
皇帝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这些逆贼,竟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玩弄阴谋,实在可恶!立刻传朕旨意,恢复林渊将军原职,即刻返回京城。”
而在边疆,就在蛮夷准备发动总攻之时,远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边疆将领派出的援军赶到了。林渊看到援军,心中大喜。
“兄弟们,援军来了,让我们一起反击!”林渊一声令下,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与援军一起冲向蛮夷。
蛮夷没想到会有援军,顿时阵脚大乱。林渊抓住机会,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蛮夷终于抵挡不住,开始撤退。
林渊望着败退的蛮夷,心中感慨万千。这场艰苦的防御战,终于取得了胜利。而此时,他还不知道,京城那边已经传来了为他洗清冤屈的消息,他的命运即将迎来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