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沟子百户所作为驻军之地,内有一座小土城,城墙不高,里面能容纳三五百人。
朱重十这次带来的满编两个千户,两千多人。
所带军械火铳,火炮齐全,各种兵器箭矢也一样准备充足。
这次目的就是以他辽王朱重十为诱饵,引诱纳哈出集结部队南下决战。
这种游击战术大明耗不起,辽东更是耗不起。
沿着小河沟子百户所,将士们开始修建营垒,外面以木制栅栏加土垒为主。
内有了望台等火铳,弓箭射击孔,只要他纳哈出赶来,那就能咬死他。
明军在修筑营地,外面北元斥候不断。
醒目的辽王大旗树立在小河沟子。
“图赫西,查清楚了吗?”
“回大人,查清楚了,对方就是明朝朱元璋族弟,辽王朱重十。
所带兵马也只有两千多人。”
“好,马上回去禀告太尉大人!”
“小人领命。”
数十骑北元探马向外奔走。
这边明军早已经发现对方意图,士兵也不过去阻拦和驱赶。
傅让、常森二人守卫在朱重十身边。
看着远去的元军探骑不明他的意图,常森问道:“王爷,这元军的探骑就在外面,要是杀出去就能将其斩杀。
您就放任他们看着咱们部署吗?”
“本王就是要告诉纳哈出,这里有足够的诱惑,就看他敢不敢来了。
辽东如果长期受到纳哈出的影响,这样下去都是不稳,咱们根本就站不住脚。
与其等待,不如主动出击,能消灭纳哈出主力最好,消灭不了那就逐步蚕食他们。”
“王爷,如此险地,您以身涉险。”
“无妨,本王相信李文忠和沐英二人。”
草原深处。
纳哈出部。
北元大帐内,一名衣着华丽的汉子坐在最上方。
帐内坐着几名粗犷的草原汉子。
中间单膝跪地的探骑。
“大人,已经确定,铁岭卫小河沟子军队就是大明辽王朱重十所部。”
纳哈出拿着小刀,轻轻切割着桌案上的美食。
旁边的侍女端着美酒等候投喂。
纳哈出听完探骑的汇报大笑道:“朱重十小儿真是没招了,拿他自己当诱饵啊!”
纳哈出也知道这是诱饵。
而且这诱饵的诱惑力很强大,强大到他也不想拒绝。
“大人,要是拿下朱重十,咱们就有了和大明谈判的本钱。
以明朝朱元璋父子对他的疼爱,怎么会获得很多的利益。
甚至重新拿回辽东地盘,进而返回大都,再度雄踞中原。”
“哈哈哈哈!”
朱重十玩的就是阳谋,纳哈出来就得伤筋动骨。
“大人,其他地方明军都是在收缩,大城大镇咱们缺少攻城器械,根本就打不下来。
这次要是能拿出朱重十,拿回大都还真不事。”
纳哈出在众将的劝说下心里的防线也逐步松动。
草原诸部现在是一团散沙。
如果是他纳哈出拿下大都,那个时候迎接元顺帝回到大都。
他也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一把太上皇的瘾,让草原诸部重新归到他们的旗下。
纳哈出接过美女送过来的美酒,一饮而尽。
用手指着这些人笑道:“你们说的很在理。
可是大明的兵马也在寻找咱们决战。
这草原上找人并不容易。
如果咱们要是身陷重围呢?
大明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平原上没有遮挡,咱们的勇士那可是得拿命来填。”
要不说纳哈出不如王保保,现在如果是王保保肯定会派兵奇袭朱重十。
在北元这些人里面,除了王保保以外,这些人只会利用草原的广阔和大明周旋。
正面战场上又有哪支部队敢和大明硬碰硬?
“大人,这朱重十的重要性就不用小人说了。
他们只有两千多人,咱们率大军,几日内定能攻破此地。
以他为要挟,侵占所有辽东之地!”
纳哈出也知道,现在的重点是各部落的心思。
纳哈出想当老大, 也想把自己的牌坊立了。
“大人,要不咱们试一试?
这朱重十是诱饵,您也可以是诱饵啊?”
纳哈出听到下面的话,瞬间来了兴趣,笑道:“本将怎么成为诱饵呢?”
“大人,朱重十在小河沟子摆开阵势,明显是想让咱们来攻。
他在来了夹击,这么蠢的办法也就他想的出来。
不过,大人,咱们要是主力攻打沈阳呢?”
纳哈出起身,看了一眼地图笑道:“你的意思是本太尉去沈阳引诱朱重十的两翼兵马。
你们在以优势兵马夹攻小河沟子?”
下面建议的将领点了点头。
纳哈出起身,在大帐里来回踱步。
手下建议这招也算说的过去,危险也不是很大,毕竟纳哈出的优势那是游击战术。
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草原人向来如此。
纳哈出做出了选择,笑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能拿下朱重十最好,拿不下咱们也不亏。”
“太尉大人,这事可行,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哈哈哈,那就出兵,大军攻击做主攻击沈阳的举动。
令。木刻和,你带兵八千,攻击朱重十小河沟子,你的目标就是朱重十。
见机行事,如果明军增援那就返回辽北。”
“末将领命!”
“其余众将,随本将攻击沈阳。”
辽东所有势力都在互相算计。
朱重十在算计纳哈出,力求歼灭纳哈出主力。
纳哈出也再想抓住朱重十要挟明廷。
战争的气氛已经在辽东大地上遍布。
坐镇辽阳的马皇后此刻也没有闲着,组织起城中百姓,准备守城。
她讲辽阳为本就负责沈阳地区的防备,朱重十抽调走两千兵马后。
整个沈阳地区已经兵力不足。
铁岭卫负责着前线,兵力也是捉襟见肘。
辽王前后二卫被李文忠与沐英率领,游荡在外,时刻准备策卫朱重十,消灭纳哈出主力。
战争在这一刻被充分调动起来。
幸好有几年的移民政策,辽东并未出现缺人的状况。
各级官吏全部运转,闲汉们临时充当巡视人员。
民兵的制度马上体现出了作用。
马皇后登上城头,巡视后满意的点头。
辽东之地的百姓们,人人为了保家卫国,自愿加入城防。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