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听闻东宫传来母子平安的喜讯,朱元璋龙颜大悦,心中满是喜悦与欣慰。
彼时,他刚处理完繁杂的军务,顾不上片刻的休憩,便迫不及待地与马皇后一同前往东宫。
没错,此时萦绕在他心头的,是大明严峻的军务。
正值建国初期,大明对外战事频仍,其中最大的劲敌便是北元。
尽管蒙古人已被逐出中原,可他们在北方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北元牢牢控制着岭北地区,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是他们的根基所在;还有甘肃部分地区,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他们与大明抗衡的前沿阵地;甚至在辽阳部分地区,也有他们的势力盘踞。
不过,当下北方局势总体还算平稳,双方都在暗自休养生息。北元朝廷内部腐败丛生,从上至下一片奢靡颓唐,只想着偏安一隅,暂时没了与大明一较高下的野心和魄力。
朱元璋方才处理的军务,关乎大明的西边。自大明建国,西番地区的土司势力便如芒在背,屡屡进犯明朝边境。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威胁着明朝的边境安全,搅乱了统治秩序。
本月,朱元璋果断下令,任命西平侯沐英为征西将军,率领都督佥事蓝玉、王弼,统领精锐的京卫部队,以及河南、山西等地抽调的官兵,浩浩荡荡地前去征讨。
同时,陕西土鲁发生叛乱,亟待平定;洪武十年对吐蕃的战争,也遗留了不少善后事宜,都需要沐英这位征西将军去一一解决。
这段时间,朱元璋与朱标整日忙得焦头烂额。朱元璋体谅朱标,知晓他难以全身心投入公务,便格外给他多放了些假。
夜幕深沉,诸事安排妥当,朱元璋与马皇后终于得以前往东宫。
踏入东宫,只见处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即便心中对常氏得子满是怨怼的吕氏,也不得不强颜欢笑,加入到祝贺的队伍里,忙前忙后,试图刷些存在感。可朱雄英对她防得死死的,事事都不让她插手,就连她拿来的一应物品,也都让人原封不动地封存在库房。吕氏见无机可乘,只得怏怏离去。
常逸云的寝殿进出管控极为严格,在滑寿和滑卓的监督下,所有人都得浑身消毒后才能进入,无一例外。
所以,当朱元璋与马皇后抵达时,便瞧见滑寿和滑卓像两尊门神一般,笔挺地守在门口。
滑寿曾有幸见过朱元璋,一眼认出后,立刻“扑通”一声跪地,高呼:“陛下!”朱元璋上下打量着他,脑海中迅速浮现出有关滑寿的种种事迹,开口夸赞道:“你就是雄英找来的民间大夫?咱听过你的事儿,做得很不错,是个有真本事的!”滑寿恭敬回应:“这都是臣分内之事!”
朱元璋点点头,抬脚便要和马皇后、朱怡则往里走。
这时,滑寿和滑卓突然双双跪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朱元璋顿时眉头一皱,心中不悦,质问道:“你拦着咱作甚!”
寝殿内的朱标和朱雄英听到门口的动静,赶忙出门迎驾,恰好听到朱元璋这带着几分威严的怒声。
朱雄英赶忙上前,恭敬地唤着爷爷奶奶,还轻轻踢了踢滑寿。
滑寿见朱雄英来了,便和滑卓退到一旁待命。
朱雄英解释道:“为了确保我娘产后不被感染,还请爷爷奶奶用酒精消完毒之后再进去!”话音刚落,滑寿父子就端着酒精在一旁等候。
朱元璋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咱就说哪个大胆的敢拦咱,敢情是你这小子的主意!”说着,示意滑寿父子可以上前。滑寿上前,仔细地为朱元璋三人消毒。
众人这才步入大殿,殿内弥漫着淡淡的酒味儿。
马皇后笑着调侃:“全天下也就只有雄英敢这么干,还能让你皇爷爷不生气!”朱雄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也是一切为了安全着想,孙儿还建议,以后凡是有病患,都按此法,形成常例!”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并未拒绝。
“小宝宝呢,小宝宝呢!”朱怡则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像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地要往里面冲。
马皇后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点着她的小鼻子嗔怪道:“不准大呼小叫的,会吓着弟弟的!”
说完,一行人来到常逸云的床前。常逸云见朱元璋等人进来,想要起身行礼,马皇后眼疾手快,赶忙按住她,朱元璋也抬手虚按,和声说道:“常丫头,你不必多礼,你是咱老朱家的大功臣,今日就不必讲究这些虚礼了!”
“儿媳,谢过父皇,谢过母后!”常逸云还是微微颔首,以示敬意。
她怀里抱着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小家伙此时不哭不闹,虽然刚刚出生眼睛还睁不太大,但不难看出一双眼睛十分漂亮,这么多人涌进来,也丝毫不怕生。
朱怡则早就凑了上去,常逸云将孩子递给马皇后,朱怡则又像个小跟屁虫似的跑到马皇后身边。
马皇后一接过孩子,脸上便笑开了花,喜不自禁道:“重八,你快看,和雄英小时候长得一模一样!”
朱元璋也笑嘻嘻地凑过去,故意逗小孩子,笑声爽朗:“哈哈!确实有那股子机灵劲儿!”
“我说的是长相!”马皇后白了他一眼,满是嗔怪。
这时,朱标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场景,吩咐人取来凳子,让大家坐下。
这可正中朱怡则的下怀,她个子不高,要是大家都站着抱小婴儿,她可就瞧不见了。
朱标见状,适时开口:“爹,该给孩子取个名字了吧!”
朱元璋一拍大腿,如梦初醒:“对对对,这可是正事儿,得取个好名字!”
当下,朱家子孙取名字遵循着严格的规矩,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以木、火、土、金、水为顺序循环使用作为偏旁。
比如朱元璋的儿子辈名字都是木字旁,孙子辈名字里必须带个火字旁。至于朱雄英名字里没有火字旁,那是因为他出生时,这规矩还没定下呢。
朱元璋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陷入沉思,边走边喃喃自语:“老大这一系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取火造字,这样这个孩子就叫……朱允……朱允熥吧。”
朱雄英心中暗自叹了一声,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