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早上吃完饺子,孩子们又来拜年了,贾有为还给了他们一人一个鞭炮,都是小鞭,也炸不伤手,不像后世的崩天炮啥的,狗盆都能炸到半空中。
“谢谢有为叔”小家伙一个个嘴甜的不得了
“有甜,那是你有为哥”村长大伯提醒道
“哦哦哦,有为哥”一个七八岁的小鼻涕虫丫头,无辜眨巴着大眼睛。
“哈哈哈”
初二一大早贾有为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去,关大爷和几个孩子都留在这,反正没事或都是寒假。
贾有为两口子回到四合院还不到九点,两人拿着准备好的东西就去了何大清家。
“有为叔,婶子”柱子道
“嗯,新郎还没到吧”
“还没”
“淮如你去吧,我和柱子在外面说会话”
“好”秦淮茹提着东西就进去了
现在受运动影响,也不能大操大办,都是简单的革 命化婚礼,向领袖像鞠躬,背诵语录就完成了,最多的也只是家里人小聚一下。
“叮铃铃”一阵铃铛声传来
“是程浩他们来了”
“柱子,你爹呢”
“嘿嘿,我刚刚看见他在屋里偷偷哭呢”
“......”你可真是个大孝子
“你最好别让你爹听到你刚才的话,快去叫你爹过来吧”
“哦哦,好”
阎埠贵在四合院门口迎客,也有不少看热闹的人围在门口,程浩同行的小伙正在散糖
“有为”何大清出来了,他的眼泡更大了,果然和柱子说的一样偷偷哭了。
“嗯”
“爹,有为叔,我来接雨水了”一身正装的程浩,可以跟东旭媲美了
“嗯,去吧”
没多会程浩就带着同样正装的雨水出来了,贾有为和几个小年轻带着雨水的嫁妆跟在队伍后边,被子,缝纫机啥的。
到了程浩家,雨水他们向领袖像鞠躬,背诵语录,然后去领证了,贾有为他们的送亲队伍也简单的在程浩家里吃个果水就返回了,回来时何大清正在挨家挨户的发糖呢。
“京茹,雨水都结婚了,你比她只小一岁也该结了”
“哎呀姐,我不急的”
“你这丫头”
转眼三天,程浩和雨水带着大包小包的回门,,何大清父子俩也做了一桌子的菜
“雨水,你和婶子老实说,京茹这丫头在厂里有没有谈得来的对象”
“婶子,我们厂里是有个技术员在追京茹,不过京茹好像对他没什么感觉”
“好,我知道”
又是休息日,贾有为回老家接孩子们和关大爷,他们也快开学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贾东升的十个小伙伴每天下午放学还会过来锻炼,休息日贾有为也会教他们基础中医,辨认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之前下乡的十三个小伙也寄来了信件,让他们要坚持每天锻炼,打熬身体,等过来时有力气干农活......
七月份,十个小伙伴也都拿到了初中毕业证,韩春明也在其中,贾有为还是同样操作,准备把这十人也都安排了过去。
韩春明临走时还去了趟贾家村找东晓打算表明心意
“那个,东晓姐,我马上要去下乡插队了,不知道啥时才能回来,那个我.....”
“好我知道了,你安心去吧”
“......”
“东晓姐”
“好了春明,你的意思我明白,我的意思是咱们都还小,我呢暂时也没有那方面的想法,而且我以后也要考大学的”
“好,那我也考”
.........
十天后,韩春明一行人登上了去往吉省的火车,贾有为除了给他们准备了全国粮票和钱外,还给了一些日常管发烧感冒的药丸和跌打损伤的药酒。
“春明,我给你们寄了一些棉衣被子,等到那边记得去邮局领了”
“好的有为叔”
“嗯,到那边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徐大国他们”
“嗯,我知道的”
“好,去吧”
几天后,韩春明一行人也到了吉省,还是老村长席伟赶着驴车过来接的。
韩春明也从邮局里取了两大个硕大的包裹,他也没想到贾有为会寄那么大的两个包裹。
“那个村长,这是家里寄过来的,您受累”韩春明还塞给村长一包大前门。
“你这后生,成吧,反正也要拉你们行李的”
“好嘞,谢谢村长”
又是三小时的步行,老村长诧异的看着一群孩子,没想到这批的知青的体力比上一批的还好,老村长同时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娇生惯养的就好。
“哈哈哈,春明你们终于来了”
“徐哥”
“哟,感情你们认识呢”
“哈哈哈,我们都是一个学校的同学”
“成,那你们有事就问小徐吧,我去给你们拿这个月的口粮”
“好嘞,谢谢村长”
“AUV,又是京爷啊,您吉祥”欧建设
“......”
“这位是?”
“哦哦,我是....”几人又是一番介绍,没多会就熟络起来
“这么大的包裹你们怎么带来的”
“徐哥,这是有为叔寄过来的,说是过冬的棉袄,待会咱们分分”
“我说呢”
“春明,徐哥猜到你们这几天会过来,前两天特意下的套子,逮了五只野兔,咱们晚上杀了炒菜下酒”
“成”
晚上三十多口人,挤挤坐了三桌,隔壁屋的几个女生也都叫了出来,村长和几个村里干部也都在其中,都是各自带着口粮,一众人热闹到了晚上八点半才逐渐散去。
早上五点二十三口人都起来锻炼,五点半收功,趁早上凉快都是六点上工,现在又正值秋收,大豆、高粱、玉米成熟了,收好的粮食都在大场上摊开晾干后入库。
晾干后排队上交公粮,交完剩下的按照工分分配给各家各户?,然后就得立刻着手耕田播种,争取在八月上旬前把种子播种下去。
农忙之后就是开始种植萝卜和白菜等过冬的蔬菜,头伏萝卜二伏菜,立秋后种白菜正合适。
韩春明等人经过贾有为为期两年半的训练,自然对这些农活适应很快,老村长等干部对这两批的知青也很满意。
转眼十月中旬村里开始集中挖土豆和红薯,然后放地窖里防止冻坏,同时进行大白菜和萝卜的采收。
十月底村里组织村民上山采榛子、松子等坚果卖给供销社,也会留点过年当零嘴。
十一月份村里也会集中组织上山砍柴,各家各户都得储存足够多过冬的柴火,不然冬天会很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