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考核具体是什么标准?”
管宁走上前问道。
辽东书院创办多年,其主要目的便是要为世家培养文士,从而参与到政治当中。
如今学员还没有毕业,段尘却设立了招贤令,这就很有意思了。
“具体的一套方案还需要协商,如今我只是将此事提出,我们讨论罢了。”
在辽东,他推行此政策的社会基础足够,段尘本人的威望和麾下的班底凝聚力也足够,但是是否适应辽东的环境,还需要仔细辨别。
难道在神话三国,会做题的文士,天赋和能力就一定强吗?世家子弟延续几百年的文士垄断,就真的会被三五年的义务教育给击碎吗?
很多事情,段尘还无法大刀阔斧,但望着麾下一众,或是青年,或是少年的名臣班底,他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事能办成。
“主公,此事不如就先在本次尝试一次,而后往后时日调整推行,不如由我全权负责如何?”
小诸葛上前提议,两眼放光。
这件事情如果实现,他恐怕就要真的名留青史了。
至于说他本身代表世家利益这件事情,其实还是有待商榷的。
大汉虽然说世家影响极大,但这是非常宏观的论述,放到个人身上,难道小诸葛的理想是壮大诸葛家吗?
或者说,郭嘉的理想,简雍的理想,是复兴家族吗?
是!但又不完全是。
跟随段尘,和来到辽东,自己麾下的一众心腹,在理想层面,是一统,是变革,而在现实层面,段尘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其它资产。
辽东内部的经济基础更为多样,而上层建筑也就有了更多的变化。
从私人,从物质基础角度,小诸葛和麾下文武,大部分是能够支持段尘办事的。
“好,此事就由孔明负责,旺和协助工作。”
麾下,能够有能力,并有决心为未来招贤取士打样的人不多,想来想去,诸葛亮还是最合适的。
安排一个探索者,也能够提供更为多样的参考意见。
接连两件事的细则讨论完毕,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具体的推行还需要多少时间,还说不定。
但段尘的心情是轻松的,至少他做出了一丝改变。
大汉的这盘棋,在他手中有了些活力。
大汉的百姓们,在他治理下有了些生机。
这已经足够了。
不知不觉,他对这个世界的归属感更强了,华夏是他的母国,母国需要他的帮助,而辽东也是他的国家,这里的百姓同样需要他。
如果能将这两件事情办好,段尘认为自己穿越一遭,也算是有些意义了。
······
整个6月份,辽东内部办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便是教育改革的问题和人才选拔问题。
这两件事,分别安排简雍和诸葛亮进行推进,都搞的如火如荼。
而第二件事情,主要便是内部的一整套行政体系的梳理问题,辽东不仅仅是将军府,辽东要变成一个国家。
虽然段尘依然是破虏将军,但辽东内部的治理,却不能依靠将军府,和零星部门的粗放管理了。
成立内阁,是由诸葛亮提出,简雍同意的,内阁的成员,基本设立为原将军府成员,而内阁的工作,便是总览辽东内政。
第一任的内阁首辅,段尘任命了简雍。
这位最初的心腹,如今能力成长迅速,虽不是一流文士,但能力不弱,并且德高望重,对段尘忠诚度达到99。
此外,内阁成员还有:诸葛亮、郭嘉、徐庶、阳仪、管宁这批人才。
内阁的位置便设立在将军府对面,平日可以直接和段尘对接。
而在内阁之下,辽东参照三公九卿和六部等变化,设立了有:
主管官吏任免和官员考核的吏部,由邴原任命为尚书。
主管招贤取士和社会规范的礼部,由诸葛亮兼任尚书。
主管工程建设的工程部,由探索者张腾铁担任尚书。
主管大学创办,和义务教育推行的教育部,由探索者李旺和担任尚书。
主管工业建设,工厂管理和生产的工业部,由探索者张明阳担任尚书。
主管农业建设,农业生产,耕地开垦的农业部,由王烈担任尚书。
主管对外贸易的贸易部,由探索者陈星明担任尚书。
主管境内商贸,商业管理规范的商部,由甄家甄阳担任尚书。
主管户籍统计,民政管理的户部,由阳仪担任尚书。
主管法令实行和牢狱赏罚的刑部,由管宁担任尚书。
···
兵部并未设立,整个军事层面,另成一套体系,与辽东内政区分开来,名义上算是将军府总管军务,便将此事作罢。
将军府内,还是那一套人马,只是多出了一个内阁,成为了最高权力中枢。
中央层面,其实这一套部门体系早先都有,只是管理混乱,基本都直接向段尘对接,很多的部门出现职权不明,权力过大或是过小的情况。
现在一经区分,探索者管理毕竟新兴的,技术要求高的部分,而本土人才管理传统优势部门,达成一次区分。
中央之后,那便是地方,早先的郡县划分,倒是没有什么问题,更多的还是州的划分。
整个辽东其实一直都忽略的州这个属性,进行的是二级治理,直接从中央到郡,再到县。
而随着人口增多,地盘扩大,二级治理很明显是不能满足需要了,也就是说,整个辽东国,需要重新划分州属。
经过一番讨论,最主要的根据便是依靠人口和地域来划分,整个辽东主要划分了6个州。
第一个便是北州、下属黑河郡,嫩河郡,松河郡三郡,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是最重要的农业大后方。
第二个便是平州,下属襄平郡,北原郡,乐浪郡,玄菟郡四郡,主要就是原先公孙度疆域,和辽东北部新开发疆域。
第三个便是辽州,下属昌黎郡、阳乐郡、通辽郡,主要便是最早段尘控制的核心区,也是辽东人口最密集,发展最靠前的一州,
这三个州算是把整个辽东大平原北划分了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