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蕴转身捂住元蘅的嘴,不让他说下去。
元蘅笑道:“放心朕是天子,百无禁忌。”
“皇上既然已经给孩子拟好名字,为何不对臣妾说,只是放在这香囊里呢?
“您明知道臣妾多盼望您能亲自给儿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宝蕴故作娇嗔道。
毕竟连名字都没有的皇子,怎么能被封为太子呢?
元蘅叹道:“你在瑶华宫时尚且知道‘以名压命’,怎么如今反而糊涂起来?”
“以名压命……”宝蕴歪着脑袋想着,却想不通二者有何关联。
“是啊……‘以名压命’可不只是起贵名、起贱名那么简单;民间亦有将小儿名字藏起来、骗过阴司与生死簿的说法。
“宸儿是朕和你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当时宫中唯一的皇子,多少双眼睛日夜盯着他不放、恨不能生吞了他呢?
“朕是真心喜欢这孩子,加上那时节你又吵着要朕给皇儿起名,朕就趁你睡着的时候,将这个早已想过无数过遍的名字写下来,放进这个香囊里;
“平日里只用‘皇长子’‘大皇子’等名泛称,防止‘压命’之法……”元蘅那直接分明的大手抚摸着香囊上的“蘅”字。
想来当年伏鸾给他起名为“蘅”时,是不是也是这般的心境?
“生死簿?生死簿可不在阴司呢!”宝蕴翻了白眼道。
世人皆以为“生死簿”是十殿阎罗之物,实际上啊……乃是由天上的司命星君保管;
而这个司命星君呢,是“南斗六星”之一,更是“第一天府官”。
南斗主生、北斗主死,司命星君所在的“南斗”便属南极长生大帝管辖。
而南极长生大帝昏睡在高上神宵玉清府,已有近万年了……
宝蕴看着白纸黑字的“宸”字。无论天上地下,“宸”字代表帝王,总是一致的。
那位昏睡不醒的南极长生大帝,便被称为“九宸上帝”;听说哪怕只是被他摸摸脑袋,都成飞升成仙呢!
元蘅给她的皇长子起名为“宸”,寓意再明显不过,也难怪他要把这名字藏起来不让她知道了——他何尝不担心孩子压不住这个字呢?
“喜欢吗?你是孩子的母后,若你不喜欢,朕可以……再改。”元蘅见宝蕴咳嗽了几声,终究把自己的披风披在了她的身上;
而这次,她没有推开他……
“喜欢……”宝蕴低低地说道,“可皇上到底也该告诉臣妾一声,也不至于……看来皇上还是把臣妾当外人呢!”
“怎么会?朕从出生到现在,可是只和你一人在外面小住过,这可是连宝月皇后都渴求不来的事!”元蘅叹道。
“宝月皇后怎么会渴求这种事,她一定……”话说一半,宝蕴便止住了。
宝月皇后、宝月皇后、宝月皇后!
元蘅每每说到对她的恩赐与荣宠,必定要说“这是宝月皇后都没有过的”;
可是难道宝月皇后没有的、她萧宝蕴就不能有么?
宝蕴原本越想越气,可话到嘴边又想起,这个“宝月皇后”,是从哪儿来的呢?
她笃定宝月皇后不会渴求与元蘅同住,是基于“宝月皇后一定是大家闺秀、世家女子”;
可她仔细回忆了一番,似乎原书中确实没提到过宝月皇后的家世!
宝月皇后仿佛凭空一般,没人知道她的来历和过去;这么个人,竟然当上了大魏皇后!
“还在生气吗?要防止‘以名压命’之术,最要紧的便是‘嘴严’、不能传给任何人知道。
“朕想着,你一定会理解朕的苦心,才没有告诉你……”元蘅再度叹道。
宫中的巫蛊之术多年未能根绝,只要知道对方的名字、生辰八字,再加上身体的一部分或者常用的东西,就能施加诅咒。
大人可能能够扛住,可孩子恐怕……元蘅没有将他的想法说出来,担心吓到宝蕴。
“那皇上如今把宸儿的名字告诉臣妾,就不担心有心人用他的名字进行‘以名压命’么?”宝蕴低低问道。
“可若今天再不告诉你,朕担心下一个‘独守空房’的就会是朕了!孩子重要,你更重要……”元蘅在她的额上留下浅浅一吻,“女医之事,你想怎么办就放手去办吧!”
“真的吗?”宝蕴闻言,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圈住他的腰,脑袋在他的胸前蹭了又蹭。
元蘅只觉得,他的那个小姑娘又回来了……
从这一天起,宝蕴就为重振女医之事忙碌着。
她打算要么不做、既然做了就要最好!
直接挪用从前现成的规矩是不行的。她翻阅了大魏开国以来的女医记档,又结合自己从小做公主的见闻,将“女医局”的方方面面都安排妥当。
治所在哪里、安排在哪个机构、是否还属于“六尚二十四司”管辖、人手的调配、职责所在、品阶几何、月俸多少等等,她都要亲手把关;
不懂的地方则问谢良贵妃,毕竟后宫中做过女医的唯有谢惊蛰一人!
“这半个多月以来可把皇后娘娘忙坏了!”
“我还以为皇后娘娘只会以色事人,没想到办起正事儿来还挺有模有样的。”
“是啊!差不多大年纪的姑娘,可不一定有能有她利索……”
本就与宝蕴交好的妃嫔心疼她终日忙忙碌碌;原本不太看得上她的妃嫔们呢,对她总算有点改观。
只是暗地里盯着她、等着她出错的“眼睛”,也不在少数!
一个月之后,在宫中蜡梅绽放之日,女医们时隔多年后重新出现在大魏后宫。
女医的治所叫“女医局”,与宫中原有的“六尚”——尚食局、尚药局、尚功局、尚仪局、尚寝局、尚服局——并肩,不从属于任何一个机构。
新任的女医一共五五二十五人,其中为首的为“女医正”,正四品;副手为“女医副”,从四品。
其余女医视医术、经验与擅长的病症不同,品阶由正五品到正七品不等。
女医之下又有近百名学徒,均为八到十岁的小姑娘;几年后若能学成、通过考核,便留在宫中正式担任女医;
若是未能通过考核,可以选择转到宫中其他机构任职,或者出宫回家。
在“女医正”之上,又由良贵妃谢惊蛰统领整个女医局,重要事件
女医们各司其职;不仅是嫔妃,连宫女和女官们都赞不绝口,对宝蕴更是钦佩不已,可是……
“皇后娘娘,臣妾觉得谢贵妃统领女医局,实在是有违嫔妃本分!”长秋宫正殿里,冯贤妃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