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文化节总结会后的几天里,大院里到处都在讨论着如何进一步完善下一次文化节。
张大妈拉着李大妈的手,一边走一边说:“你说啊,李大妈,这次文化节虽然热闹,可我瞅着那指示标识确实不咋清楚,我带几个亲戚去参加活动,找地儿都费老劲了。”
李大妈点头如捣蒜:“就是说呀,张大妈。还有那活动流程,要是提前知道,咱也能给亲戚朋友好好安排安排,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两人正说着,迎面碰上了王大爷。王大爷乐呵呵地说:“哟,你俩在这儿聊啥呢?是不是也在说文化节的事儿?我跟你们说,我觉得那传统技艺传承课程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始。我家那小孙子,就喜欢这些手工玩意儿。”
张大妈笑着说:“王大爷,听易鑫和谭侨说,正在琢磨着呢。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有个准信儿。”
这边正说着,易鑫和谭侨走进了大院。张大妈赶紧招呼他们:“易鑫、谭侨,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说呢,这文化节指示标识得弄得清楚些,不然大家找地方可费劲了。”
易鑫笑着说:“张大妈,您说得太对了。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了,下次文化节,保证让大家一目了然。”
谭侨也补充道:“对,我们打算制作详细的活动手册,不仅有流程和场地布局,还会介绍每个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到时候发给每一位游客和学生。”
李大妈听了,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还有啊,这文化节人越来越多,咱大院里停车都成问题了。”
易鑫皱了皱眉,思索片刻说:“李大妈,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可以联系一下周边的停车场,看看能不能协调一些优惠车位,引导大家把车停过去。”
王大爷又说:“易鑫啊,我还听说隔壁大院也想跟着咱们一起搞文化节呢,你知道这事儿不?”
易鑫点点头:“王大爷,我知道。隔壁大院看咱们文化节办得热闹,也想参与进来。这是好事儿,咱们可以一起商量商量,说不定能把规模办得更大,影响力也能更强。”
这时,负责文创产品设计的大妈也凑了过来:“易鑫、谭侨,上次那传统习俗主题拼图和手机壳反响还不错,我又琢磨出几个新点子。我想着做一些传统习俗主题的冰箱贴,上面印着四合院过节的场景,还能当装饰品。再就是设计几款可以折叠的纸灯笼,印上和传统习俗相关的图案,游客买回去既能用又能留个纪念。”
谭侨眼睛一亮:“大妈,您这想法太棒了!这冰箱贴和纸灯笼肯定能受到欢迎。不过制作的时候,可得注意质量,不能马虎。”
易鑫也笑着说:“没错,大妈。您赶紧把设计图完善完善,我们安排生产。对了,制作成本方面也得把控好,这样才能保证利润。”
大妈笑着应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就是想着多设计点有意思的东西,让咱四合院文化能被更多人知道。”
过了几天,易鑫和谭侨去隔壁大院商讨合作事宜。
隔壁大院的负责人刘大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易鑫、谭侨啊,你们大院的文化节办得那叫一个热闹,我们都眼馋了。我们也想跟着一起搞,大家一起把四合院文化推广出去。”
易鑫笑着说:“刘大爷,我们也觉得这是好事。咱们两个大院合作,资源整合,肯定能把文化节办得更精彩。您这边有什么想法,咱们可以好好聊聊。”
刘大爷想了想说:“我觉得咱们可以分工合作,你们大院不是有很多文化展示和体验区嘛,我们大院可以侧重表演这一块。我们大院里也有不少会传统技艺的老人,到时候可以组织一些戏曲表演、杂耍啥的,给文化节增添些不一样的色彩。”
谭侨点头赞同:“刘大爷,您这个提议太好了!这样能丰富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多游客。而且两个大院之间可以设置一些通道,方便游客往来,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四合院文化展示区域。”
易鑫接着说:“没错,不过合作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得提前商量好。比如活动经费怎么分摊,人员安排怎么协调,还有收益分配这些,都得有个明确的方案。”
刘大爷爽朗地笑了:“易鑫,你考虑得周到。咱们找个时间,把两边的居民代表都叫上,一起开个会,把这些事儿都商量妥当。”
易鑫和谭侨回到自己大院后,把和隔壁大院合作的事儿跟居民们一说,大家都兴奋不已。
张大妈高兴地说:“这下好了,两个大院一起搞文化节,那场面肯定更热闹。说不定到时候能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来呢!”
李大爷也笑着说:“是啊,这文化传承的事儿,就得大家一起努力。咱们可得好好准备准备,不能输给隔壁大院。”
然而,合作的事儿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居民担心合作后,自己大院的利益会受损,还有些担心两个大院的管理和协调会出现问题。
赵奶奶就有些担忧地对易鑫说:“易鑫啊,这合作是好事,可我就怕到时候分不清你我,咱大院忙前忙后,最后好处都被别人占了。”
易鑫耐心地解释道:“赵奶奶,您放心。我们会和隔壁大院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明确规定好。而且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把四合院文化传承下去,让大家都受益,不会出现您担心的情况。”
谭侨也在一旁说道:“赵奶奶,两个大院合作后,资源更多了,来的游客也会更多,咱们的文创产品销量说不定能翻倍呢。而且文化节办得更精彩,对咱们每个居民来说,脸上都有光呀。”
经过易鑫和谭侨的一番解释,居民们的担忧逐渐消除。
在准备与隔壁大院合作文化节的过程中,大院里又发生了一件事儿。李大妈家的孙子在学校参加了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主题就是四合院文化。
李大妈逢人就说:“我家孙子可争气了,在学校演讲四合院文化,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讲得好。还说多亏了咱大院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张大妈羡慕地说:“哟,那可得好好表扬表扬你家孙子。这四合院文化能在孩子们心里扎根,以后肯定能发扬光大。”
易鑫和谭侨听到这事儿后,也很欣慰。易鑫说:“这说明咱们和学校合作的课程有效果啊,孩子们真正把四合院文化学到心里去了。”
谭侨笑着说:“是啊,咱们得继续加强和学校的合作,让更多孩子了解和喜爱四合院文化。”
与此同时,负责文创产品的小李找到易鑫和谭侨,有些苦恼地说:“易先生、谭女士,最近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咱们文创产品的成本增加了不少。要是不调整价格,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易鑫皱了皱眉,思考片刻说:“小李,先别急。咱们看看能不能和供应商再谈谈,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些优惠。另外,在生产环节上,优化一下流程,看看能不能降低一些成本。价格方面,尽量先不要调整,不然可能会影响销量。”
谭侨也说:“对,咱们可以推出一些组合套餐,或者搞一些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样既能保证销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
小李听了,点了点头:“好的,易先生、谭女士。我这就去和供应商沟通,再研究研究优化生产流程。”
在大家齐心协力应对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与隔壁大院合作文化节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个大院的居民们都充满了期待,盼望着下一次文化节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让四合院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随着合作文化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两个大院的居民们都忙碌起来。这边大院的居民们忙着布置场地,把展示区、体验区重新规划和装饰,力求展现出四合院文化的独特魅力。
张大妈指挥着几个年轻人摆放展板:“小伙子们,这块展板往左边挪一点,对,就这样。这上面的四合院传统习俗介绍,可得让游客们一眼就看清楚。”
那边大院的居民们则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表演节目。刘大爷看着一群正在练习戏曲的老人们,喊道:“大家精神点,动作要到位。咱这可是代表大院在表演,不能掉链子。”
易鑫和谭侨两边跑,协调着各项工作。易鑫对负责音响设备的工作人员说:“设备一定要提前调试好,不能在表演的时候出岔子。”
谭侨则在和负责文创产品售卖的人员沟通:“这次文化节,文创产品种类多,摆放要整齐有序,方便游客挑选。还有,价格标签一定要醒目。”
就在大家都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文化节时,天公不作美,天气预报说文化节当天可能会有大雨。
易鑫和谭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易鑫皱着眉头说:“谭侨,这可怎么办?要是下雨,很多活动都没办法正常进行了。”
谭侨也一脸忧虑:“是啊,咱们得赶紧想办法。要不准备一些雨棚,把重要的活动区域和展示区都遮起来?”
易鑫点头:“这是个办法,我马上联系雨棚租赁公司。另外,咱们还得准备一些备用方案,比如把一些室外的表演活动转移到室内。”
谭侨立刻说:“好,我这就去和两边大院的负责人商量,看看哪些室内场地可以利用。还有,要及时通知游客和学校,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两个大院的居民们得知可能下雨的消息后,也纷纷出谋划策。
王大爷说:“要不咱们准备一些雨伞,租给游客?这样也能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李大妈也说:“对呀,还可以准备一些姜汤,要是有游客被雨淋湿了,喝口姜汤暖暖身子,也能体现咱们的贴心。”
易鑫和谭侨听了,十分感动。易鑫说:“谢谢大家,有你们的支持,我相信就算下雨,咱们的文化节也能顺利举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雨棚很快租来了,室内场地也安排妥当,雨伞和姜汤等物资也准备齐全。
文化节当天,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并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雨棚下,写春联、包粽子等体验活动依旧热闹非凡。
一位游客笑着说:“本来还担心下雨玩不好,没想到你们准备得这么周到,在雨棚下参加活动,别有一番滋味呢。”
室内的表演场地里,戏曲、杂耍等节目精彩纷呈。孩子们的朗诵和小品表演也赢得了阵阵掌声。
易鑫和谭侨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易鑫对谭侨说:“这次文化节,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还是成功举办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谭侨点头道:“是啊,四合院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文化节结束后,两个大院的居民们聚在一起总结经验。
刘大爷笑着说:“这次合作文化节,虽然过程有点波折,但总体来说非常成功。咱们两个大院的合作也很默契,以后得多搞这样的活动。”
易鑫也笑着说:“刘大爷说得对。通过这次活动,咱们两个大院的关系更紧密了,四合院文化的影响力也更大了。不过,咱们还是要总结经验教训,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一位居民说:“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宣传还可以再加强一些,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文化节。”
另一位居民也建议:“对,还有活动内容方面,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游客参与度更高。”
谭侨认真记录着大家的建议,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会根据这些建议,好好规划下一次文化节,争取办得更精彩。”
文化节过后,大院里的生活依旧围绕着四合院文化传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易鑫和谭侨根据大家总结的经验,开始着手规划下一次文化节的改进方案。
易鑫召集了两个大院的居民代表和学校老师,再次围坐在一起商讨。
易鑫说道:“各位,上次文化节大家都辛苦了。咱们这次好好讨论讨论,怎么把下一次文化节办得更出色。上次提到宣传要加强,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点子?”
一位年轻的居民小周率先发言:“我觉得咱们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来宣传。现在短视频很火,咱们可以拍一些四合院文化相关的有趣视频,像传统习俗的展示、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吸引更多人关注。”
学校的林老师也点头赞同:“这个主意不错。我们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拍摄,让他们用年轻人的视角来展现四合院文化,这样可能更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
谭侨笑着说:“这想法挺好。那咱们可以成立一个宣传小组,负责策划和制作短视频。而且可以和一些网红合作,邀请他们来参加文化节,帮忙宣传推广。”
大家纷纷表示认同,接着又讨论起活动内容的互动环节。
张大妈说:“我觉得可以搞个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获胜者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品,这样能激发大家学习四合院文化的积极性。”
李大爷也补充道:“还能举办亲子合作的传统技艺比赛,比如亲子一起包粽子、做灯笼,既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大家更好地体验传统技艺。”
易鑫一边记录一边说:“这些想法都很棒。咱们把这些活动详细规划一下,确保活动过程有趣又有序。对了,文创产品方面,大家也可以提提建议。”
负责文创产品设计的大妈又有了新想法:“我想着可以做一些定制化的文创产品。游客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四合院元素,我们帮他们印在手机壳、杯子或者 t 恤上,这样更有纪念意义。”
谭侨眼睛一亮:“这个好,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过在制作时间和成本上,咱们得把控好。”
易鑫点头道:“没错,大妈您先做个详细的方案,包括成本预算和制作流程,咱们再仔细研究。”
在讨论过程中,也有居民提出了一些担忧。
赵奶奶有些担心地说:“搞这么多活动,到时候人肯定更多,安全问题可得重视啊。”
易鑫连忙说道:“赵奶奶,您说得太对了。我们会加强安保措施,增加安保人员,在活动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确保大家的安全。”
谭侨也补充道:“对,还要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初步确定了下一次文化节的改进方向和大致活动内容。
会后,易鑫和谭侨立刻开始分工落实各项任务。易鑫负责联系网红和协调宣传小组的工作,谭侨则专注于活动内容的细化和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
宣传小组很快成立,小周担任组长。小周召集了一群热爱短视频制作的居民和学生,开始策划拍摄内容。
小周在小组会议上说:“咱们先列个拍摄计划,比如先拍一些四合院传统习俗的科普视频,像春节的拜年礼仪、清明节的祭扫习俗,让大家了解四合院文化背后的深厚底蕴。”
一位学生兴奋地说:“周哥,我觉得还可以拍一些居民们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日常,展现大家对四合院文化的热爱,这样会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小周点头道:“这个想法好。那咱们分组行动,一组负责拍摄传统习俗,一组拍摄居民日常,拍摄过程中要注意捕捉精彩瞬间,突出四合院文化的魅力。”
与此同时,谭侨和安保团队商讨安全保障方案。
谭侨对安保团队负责人说:“活动现场要划分不同的安全区域,每个区域安排专人负责。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活动区域,要设置隔离带,防止出现拥挤踩踏事故。”
安保团队负责人认真记录着:“谭女士,您放心。我们会提前对安保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活动流程和场地布局,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过程中,负责文创产品设计的大妈也完成了定制化文创产品的方案。
大妈拿着方案找到易鑫和谭侨,兴奋地说:“你们看看,我这个方案详细列了各种定制化产品的材料、成本,还有制作流程。我觉得像 t 恤、杯子这些,印上四合院元素肯定好看。”
易鑫和谭侨仔细看着方案,谭侨说道:“大妈,您考虑得很周全。不过在材料选择上,要注重质量,不能因为追求成本低就降低品质。”
易鑫也说:“对,制作流程要尽量简化,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咱们可以先小规模生产一些样品,看看市场反应。”
大妈笑着说:“好嘞,我这就去准备样品。”
随着各项筹备工作的推进,短视频宣传也初见成效。宣传小组拍摄的四合院文化视频在网络上逐渐传播开来,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一位网友在视频下方评论道:“原来四合院文化这么有趣,以前都不太了解。看了这些视频,真想去参加他们的文化节,亲身感受一下。”
小周把网友的评论拿给易鑫和谭侨看,兴奋地说:“易先生、谭女士,咱们的宣传有效果了,好多人都对文化节感兴趣呢。”
易鑫高兴地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继续保持,多和网友互动,解答他们的疑问,吸引更多人来参加文化节。”
然而,就在大家满怀信心地筹备下一次文化节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隔壁大院有一位居民对合作文化节的收益分配提出了异议。
这位居民找到刘大爷,抱怨道:“刘大爷,我觉得咱们大院在文化节里出的力不少,可收益分配却和他们大院一样,这不太公平吧。”
刘大爷耐心地解释道:“咱们当初合作的时候,是按照双方投入的资源和人力来协商分配的,大家都同意了呀。”
但这位居民依旧不依不饶:“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咱们大院为了表演节目,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排练,应该多拿点收益。”
刘大爷觉得有些为难,便把这事儿告诉了易鑫和谭侨。
易鑫皱着眉头说:“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不能让合作因为这点事儿产生裂痕。谭侨,你怎么看?”
谭侨思考片刻后说:“要不咱们重新核算一下双方在文化节中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场地使用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收益分配方案。既要保证公平合理,又要维护好两个大院的合作关系。”
易鑫点头道:“行,咱们召集两边大院的居民代表,一起重新商讨收益分配问题。一定要让大家都觉得公平满意。”
于是,易鑫和谭侨组织了一次居民代表会议,专门讨论收益分配事宜。
在会议上,易鑫说道:“各位代表,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想重新商讨一下文化节的收益分配问题。我们理解大家为文化节付出了很多,都希望得到合理的回报。所以咱们一起重新核算投入,制定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分配方案。”
接着,大家开始详细讨论两边大院在文化节中的各项投入。从场地布置的材料费用,到表演人员的排练时间,再到文创产品制作的成本,一项一项地梳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终于达成了新的收益分配方案。既考虑到了隔壁大院在表演方面的额外投入,也兼顾了整体合作的公平性。
这位提出异议的居民满意地说:“这样调整后,我觉得公平多了。咱们还是要好好合作,把四合院文化传承下去。”
易鑫笑着说:“对呀,咱们两个大院合作,就是为了把四合院文化推广得更好。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以后的文化节肯定会越来越成功,收益也会越来越多。”
解决了收益分配问题后,文化节的筹备工作继续顺利进行。定制化文创产品的样品也制作完成,精美的设计和高品质的材料让人眼前一亮。
易鑫拿着一个印有四合院图案的定制 t 恤,对谭侨说:“谭侨,这样品看起来很不错。先在文化节的预热活动中展示一下,看看游客们的反应。”
谭侨点头道:“好,我安排人在活动现场设置一个展示区,让游客可以试穿试用,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
在文化节的预热活动中,定制化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一位游客试穿着 t 恤,笑着说:“这个 t 恤太有特色了,我要定制一件,印上我自己喜欢的四合院角落图案,穿着它出去肯定很拉风。”
负责收集反馈的工作人员把游客的意见整理后交给易鑫和谭侨。
易鑫看着反馈报告,高兴地说:“看来定制化文创产品很受欢迎,咱们可以加大生产力度,满足市场需求。”
谭侨也笑着说:“对,同时要根据游客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制作流程。”
随着文化节的临近,宣传热度持续升温。网红们也纷纷响应,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宣传四合院文化节,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
一位知名网红在直播中说道:“家人们,我给你们发现了一个超有趣的地方,就是这个四合院文化节。这里有丰富的传统习俗体验,精美的文创产品,还有热情的居民。到时候我会去现场直播,带大家一起感受四合院文化的魅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四合院文化节再次来临。这次文化节,因为前期充分的准备和广泛的宣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一些外国友人的参与。
文化节当天,大院里热闹非凡。四合院文化知识竞赛现场,参赛者们激烈角逐,对四合院文化的了解程度让人惊叹。
主持人笑着说:“没想到大家对四合院文化了解得这么透彻,看来咱们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做得很到位啊。”
亲子合作的传统技艺比赛区域,家长和孩子们齐心协力,包粽子、做灯笼,欢声笑语不断。
一位小朋友举着自己和爸爸一起做的灯笼,开心地说:“爸爸,这个灯笼好漂亮,我要挂在我的房间里。”
定制化文创产品售卖区更是火爆,游客们排着队挑选自己喜欢的元素,定制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易鑫和谭侨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易鑫感慨地说:“谭侨,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四合院文化,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谭侨点头道:“是啊,这是大家共同的成果。咱们要继续努力,让四合院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化节期间,外国友人的参与也为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他们对四合院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真学习传统习俗,参与各项活动。
一位来自美国的友人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四合院文化太神奇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趣的传统文化。我要把这里的一切都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文化节结束后,易鑫和谭侨再次组织大家总结经验。
刘大爷笑着说:“这次文化节比上次更成功,吸引了这么多外地人和外国友人,四合院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易鑫说道:“这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不过咱们不能骄傲,还是要继续改进。比如这次活动中,发现有些互动环节的时间把控得不太好,导致后面的活动有些仓促。”
谭侨也说:“对,还有宣传方面,虽然吸引了很多关注,但可以进一步拓展海外宣传渠道,让四合院文化走向世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易鑫和谭侨认真记录着,心中已经开始谋划下一次文化节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