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通天转移禹余天到了混沌之外,他就不再关注洪荒之事,一心一意沉迷于对道的领悟之中。
经历了兄弟背叛,弟子上封神榜的通天,无疑是成熟了许多,不过成长的代价是兄弟背叛,亲情消失。
青灵子刚刚突破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却不是短时间可以再次提升的,不过他的本体对于混沌,也天然的亲切感,毕竟三十六品混沌青莲本就生于混沌之中。
混沌深处,三十六品混沌青莲悬浮虚空,道道玄奥符文在莲瓣间流转,此时他化为本体,随机漂荡在了混沌之中,吸收着混沌之气。
不过,虽然本体不入洪荒,但是他对洪荒还是有一些谋划。
他的一个分身在酆都城,为北阴酆都大帝,这虽然处于洪荒之中,却也是处于地府之中,不归鸿钧管辖,这可以做为一个后手。
不过平时不能随意动用就是了。
然而,接下来洪荒会迎来一个璀璨的时代,那是思想的碰撞,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是青灵子必须参与的,此时的人族气运,如同烈火烹油一般,来到鼎盛时期,接下来,就是争夺这些气运。
不过,这一次,纯粹比的是道,比的是思想。
混沌之中,并无时间的概念,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青灵子一颗莲子轻轻浮现在莲花中部,随即破开混沌空间,进入其中,消失不见,那破碎的空间之中,隐隐约约可见酆都城内,百鬼夜行。
酆都看着手中的青莲子,微微一笑,随即前往平心娘娘处,有些事情,也是时候开始布置了。
“你来了!”
平心娘娘的声音响起,里面有激动,有渴望,有迫切。
酆都把手中青莲子递了过去。
“人族气运,已经如日中天,娘娘的谋划,可以开始准备了,不过在这之前,希望娘娘帮我这颗莲子,轮回一番。”
“你是担心被人发现?”
平心虽然没有说那个人是谁,可两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酆都只是一笑而过,平心娘娘也不多问,她只是看向六道轮回深处,那十二滴精血,心里有些意味难明。
……
此时圣人在洪荒已经没有再出现过,即使出现的,也只是一些准圣级别的分身,比如太上老君。
不过这些分身都不参与洪荒之事,也让道祖鸿钧没有深究。
太上老君就很少离开天庭兜率宫,不过,倒是听说玄都收了一个弟子。
虽然不知道这位好运的弟子是谁,但是洪荒之中,很多人都极其羡慕,要知道,人教一直以来,一脉单传,被玄都收为弟子,这是多大的福分?
阐教经历了封神之战后,剩下的人已经极少出现在洪荒之内,多是在东昆仑闭关修炼,也有的追随元始而去。
终归是广成子继任,不是元始再做教主,总是有人不习惯的。
像南极仙翁这种,却是坚定信心,一心一意修行的,也随着元始离开了洪荒。
广成子虽然继位,但是阐教更加势微。
截教这边可就有些热闹了,多宝这边虽然继承了截教道统,然而,没有通天教主的存在,截教自然不会是铁板一块。
说到底,截教是通天的道,他的这些弟子,只是他为了践行自己的道,收下了这许多门徒。
如今多宝继位,大师姐金灵圣母还在金鳌岛金鳌岛辅佐多宝,管理截教。
一直以来,截教女仙都归她管理,多宝虽然成为教主,也没想收回这些权利,自然,金灵也就无法脱身。
一个大家长的离开,无可避免的,就是分家了,当然,修道之人,没有家可分,只是各行其道而已,不过人心涣散是必然的。
有人离开,有人加入,这对于此时庞大的截教来说,并不稀奇。
也正是截教的这种内部自我分解,让截教避开了鸿钧的关注,要不然,鸿钧也忍不了洪荒之中,出现一个巨无霸。
正是知道鸿钧的心思,青灵子与通天都没有干涉众人的选择。
如同龟灵圣母,却是化为本体,进入了禹余天中,陪伴在通天左右。
她只是想找一个睡觉的地方,对于截教事务,也不感兴趣,而且此时截教势力庞大,已经不需要她为截教付出什么,对于她来说,此时唯有大道是她的追求。
又可以睡觉,又可以感悟通天教主的圣人道意,没有哪个地方,比禹余天更适合她了。
和她一个选择的是很多,截教弟子在封神之战中死掉了很多人,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劫的残酷,很多人都来到禹余天中,闭关修行,包括随侍七仙中的六位。
至于长耳定光,已经被通天教主填入东海海眼,非无量劫,不得出。
经过了青灵子的改变,这一次的截教,至少结局好了许多,灵牙仙等人没有再沦落为坐骑,也算是改了命运。
至于赵公明等一部分人,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截教的高层。
不过,此时的截教离开容易,加入却不容易了,如今截教收徒不再随意,唯有以师傅带徒一种途径。
而无当圣母,也想走通天教主的路,通过道统,寻找突破圣人的机缘。
她化名为骊山老母,开山收徒,不过她收徒不知道比通天严格了多少,很少有人能成为她的弟子。
三霄也归于瀛洲岛,青灵子虽然离开,但是他的影响力仍然存在,截教内也有很多人团结在他周围,在他离开洪荒后,这些人自然而然的以瀛洲岛为据点,形成一个组织。
其中,三霄,罗宣,吕岳等人皆在,本应该也有孔宣,只是他现在建立了中乘佛教,忙着争夺佛教气运,与其它两个佛天天针锋相对。
可以说,孔宣和玉鼎的大、中乘佛教,既要压制西方佛教,使其不流入中士,又互相争夺气运。
愿意净修的,自然跟着三霄等人净修,不愿意净修的,则是都成为了中乘佛教的各种佛陀菩萨。
杨蛟、杨戬、六耳猕猴、无支祁、袁洪等人皆成为中乘佛教的护法,这使得原本底蕴不足的中乘佛教一下子成为三佛教中,实力比较强的存在。
最弱的无疑是大乘佛教,毕竟只有玉鼎佛祖一人支撑,可玉鼎佛祖后面可是有人、阐二教。
西方佛教则虽然高手不少,却贫瘠,没有多少弟子,影响力也只是在西方之地,这让西方教教一直在等西方大兴的机缘。
西方的大兴的机缘迟迟未到,而东方,再一次迎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