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系法既不同于传统的单层系法,也不同于视频中的披肩式系法,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创新方式。
“原来还有这样的方法!”孟棠忍不住感叹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雅乐看到孟棠眼中对自己所说的话透露出的意外,忍俊不禁,继续说道:“我们学校的老师说过,这样系法既方便又美观,还能保持红领巾的庄重感。
而且,系成领带的样子,看起来更加整齐利落。”
孟棠点了点头,心中不禁对此感慨万千。
她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红领巾的系法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而有所变化,但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始终不变。
无论是哪种系法,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对红领巾的尊重和敬意。
虽然,自己对于这两款新式的系红领巾的方式,尤其是视频中的这种,还是难以接受,但是也表示理解了。
孟棠又想起视频中的画面,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苦涩的笑意。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有一天会成为那个对新事物感到奇怪,甚至有些抵触的人。
曾经,她是多么向往未来的进步与变化,如今却发现自己站在了守旧的一方,面对这些新的现象,心中涌起的竟然是“成何体统”这样的古老词语。
“成何体统!”这四个字在她的脑海中回荡,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感。
她记得,小时候听长辈们说起这个词时,总是带着一种严厉和不容置疑的语气。
年幼的自己只觉得长辈们的刻板,但此时的孟棠只想说,这刻板?一点也不!
空调带来的凉爽空气依旧弥漫着整个房间。
而雅乐在聊完天以后从冰箱中拿出雪糕,和孟棠一个一个吃了起来。
两人的气氛更加融洽了。
*
唐朝。
一岁半的小皇子李泰正蹒跚学步,在宫女们的陪伴下在庭院中玩耍。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好奇。
突然,天幕上出现的孟棠和雅乐两人正在享受着美味冰糕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小李泰。
因为那冰糕看起来晶莹剔透,甜美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
小李泰的眼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停下脚步,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天幕上的冰糕。
他的小手不停地指着屏幕,嘴里不停地喊着:“这是冰糕?看起来好好吃啊!我要吃,我要吃!”声音稚嫩而急切,充满了渴望。
旁边的宫女们见状,纷纷笑了起来。其中一位宫女温柔地蹲下身子,轻声哄道:“小殿下,那是天幕上的画面,不是真的冰糕哦。
不过,我们这里也有好吃的东西,要不要尝尝?”
李泰却不依不饶,小脸蛋涨得通红,继续坚持道:“我要吃冰糕,我要吃冰糕!”他甚至开始在地上打滚,胡搅蛮缠起来,显然是被那诱人的冰糕彻底迷住了。
宫女们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知道这位小皇子一旦认定了什么,是很难轻易改变主意的。
她们只好一边安抚着他,一边派人去厨房看看是否能为他准备一份类似的甜点。
李世民在孟棠科普恶露知识以后就对长孙皇后的病症心生更多忧虑。
原来皇后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很可能是接连几次生育,让她承受了太多的辛苦。
所以,在这当天,李世民立即派人请来了太医。
太医匆匆赶到,仔细检查了皇后的身体状况,并详细询问了她的症状。
经过一番诊断后,太医恭敬地说道:“启禀陛下,皇后的身体虽然有所恢复,但仍然需要更多的调养。
臣建议,除了按时服药外,皇后还需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尤其皇子年幼,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为了皇后娘娘的病情,陛下……”
李世民认真听着太医的建议,频频点头:“朕明白了,太医辛苦了。你先开些调理的方子,朕会亲自监督皇后按时服用。
至于青雀,着人和皇后分开,切莫耽误皇后的治疗!”
因此,李泰在一岁的时候就和长孙皇后分开了,而在宫人的照看之下,现在的李泰,不过一岁半,也很骄纵,甚至有些刁蛮!
*
而在一两分钟以后,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也到了尾声。
孟棠和雅乐准备好开始了今天的第二课时。
“好!我们接着来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孟棠轻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期待,
“这其实还是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只是现在多了一个未知数。我们直接用书上这一页的例题来做解释。”
雅乐坐在课桌前,眼睛紧紧盯着课本,心中充满了好奇。
她知道,三元一次方程组虽然比二元一次方程组复杂一些,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应该也不难解决。
孟棠熟练地在草稿纸上写下题目,雅乐则在一旁仔细地看着,确保自己理解每一个步骤。
“好!雅乐,你看在这里,这三个方程中有三个未知数,所以我们先要减少未知数的数量。”孟棠指着草稿纸上的方程,耐心地解释道,
“那你觉得用代入消元法好,还是用加减消元法更方便一些?”
雅乐稍微想了想,脑海中浮现出之前学习的两种解法。
代入消元法是通过将一个未知数用其他未知数表示出来,逐步减少未知数的数量;而加减消元法则是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
她觉得,代入消元法在这道题中可能会更直观一些。
“代入吧!”雅乐自信地回答道。
孟棠对她的回答很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很好!那你有没有注意到,
这第一个方程和第三个方程都涉及了关于x、y、z这三个未知数,而第二个方程只涉及了x和y的两个未知数。那我们现在根据第二个方程:x - y = 1,能不能把y用x表示出来?”
雅乐挠了挠头,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很肯定的说:“这当然可以,y=x-1.”
孟棠赞许地点了点头:“好!很棒!那现在y可以用关于x的式子来表示,
所以第一个方程:x + y + z = 23,和第三个方程:2x + y - z = 20,把其中的y都用(x - 1)来替换。
那此时的第一个方程和第三个方程都变成了什么?”
雅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惊喜地说道:“哦!我明白了!那这两个方程经过这样一替换,直接变成一个关于x和z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了耶!”
孟棠满意地笑了笑:“没错!就是这样!所以,是不是可以把x和z分别解出来了?那你赶紧解出来吧!”
雅乐闻言,替换、再替换,之后继续加减消元,代入、再代入……
不一会,她就熟练的解出来了,并将x表示的解代入第二个方程,这样,三个未知数都变成已知了!
雅乐解出来的那一刻,兴奋地抬起头,看着孟棠:“老师,我解出来了!x = 9,y = 8,z = 6!”
孟棠仔细检查了一下雅乐的解题过程,发现没有问题。她欣慰地笑了:“非常好!你做得非常棒!
三元一次方程组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方法,逐步减少未知数的数量。”
孟棠指向书本的课后习题,接着温柔地说道:“既然你已经掌握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那我们趁热打铁,做几道练习题吧!
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你的理解。”
雅乐点了点头,翻开课本,认真地开始做题。
她发现自己在解题过程中越来越熟练,思路也更加清晰。
孟棠在一旁耐心地指导着雅乐,时不时给予鼓励和建议。
她发现,雅乐不仅学会了如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更重要的是,她在解题过程中逐渐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孟棠欣慰的看着雅乐,笑着说道:“好!那三元一次方程组你就会解了,其实四元一次,五元一次……都是这样,
先通过代入的方式来在给的几个方程式之中减元,多元逐步通过代入的方法来减元,再到三元,接着就是这一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最后就是一元一次方程了!
尽量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能简便一些啊!”
*
宋朝。
秦九韶看着天幕现在定格的画面,孟棠继续所讲的内容,又让秦九韶感到眼前一亮,尤其是“减元”的思想,深深触动了他!
秦九韶在脑海中迅速梳理自己的所想。
他想到,如果能够将“减元”思想系统化,形成一套完整的解题方法,那么或许可以在计算的时候取得更大的突破!
秦九韶自言自语道:“减元的思想,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途径,将多个未知数逐步简化为少数几个,甚至是一个未知数。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他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这一思想应用到他自己研究的领域中。
忽然,他想到了《数书九章》中的“大衍求一术”,这是他用来解决同余式组的一种计算方法。
此时秦九韶忽然想到,结合“减元”的思想,或许对此可以进一步优化……
*
雅乐点了点头,对孟棠说的这些内容表示听明白、理解了。
同时,也为在自己的表现而感到开心,心中又一次觉得,和孟棠老师在一起学习,真的好轻松啊!
孟棠看到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已经全部讲完了,决定通过一道经典的应用题来帮助雅乐巩固所学的知识。她从章节复习题中挑选了一道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经典题目——
“A,b两地相距80km.一艘船从A出发,顺水航行4h到b,而从b出发逆水航行5h到A。
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引用1)”
孟棠让雅乐先读了一遍题目的意思,接着给她科普道:“
接着开始向雅乐科普题目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雅乐,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你理解清楚。
首先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简称‘静水速度’,它是指船在没有水流影响的情况下行驶的速度。
换句话说,如果水是静止的,船按照自己的动力行驶的速度就是静水速度。”
雅乐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另一个概念是‘水流速度’,就是水流本身的流速。
当船顺水航行时,水流会对船产生推力,帮助船前进;而当船逆水航行时,水流会对船产生阻力,阻碍船前进。”
孟棠停顿了一下,继续问道:“那么,顺水航行的时候,船的行驶速度和静水速度有什么不一样呢?”
雅乐沉思了一会儿,突然有了灵感,试探性地说:“是……是静水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吗?”
孟棠赞许地看着她:“对!非常好!你理解得很到位。
在船只顺水航行的时候,船的实际行驶速度等于静水速度加上水流速度。也就是说,水流的推力使得船的速度更快了。”
*
天幕之下的诸朝观众看到这里,原来自己在生活中还有这些讲究,这未来的读书人的书上,原来是这样的,而非那些酸儒整天的“之乎者也”啊!
在打破一些人的刻板印象以后,由此,又产生了很多议论!
“‘静水速度’?这个形容妙啊!”
“对哦!船顺着水流和逆着水流,就这样被区分了?”
很多人继续思考着:“可这如何保证水的流速是不变的呢?”
有人陷入深思,皱着眉头,显然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是啊!毕竟,河流的流速不可能始终保持恒定,尤其是在不同的河段或不同的季节,水流的速度肯定会有变化。”
旁边的一位老船夫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
我常年在江上行船,深知水流的速度会因天气、季节、河道宽窄等因素而变化。
有时候,上游下大雨,水流就会变得湍急;而到了枯水期,水流又会变得缓慢。所以,这个‘水流速度’真的能保持不变吗?”
有人忽然想到:“或许,这是不同游段的平均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测量该河段的平均流速来估算整个航程的时间。”
他继续说道:“这种估算方法虽然不是绝对精确,但对于日常航行来说已经足够了。
船夫们凭借多年的经验,早已掌握了各个河段的水流特点,因此他们能够根据这些经验做出合理的判断。
比如说,如果知道某个河段的水流速度较快,船夫就会提前调整航速,确保安全到达目的地。”
“这倒也是!不过,嗨,管他的呢!无论如何,这番讲解,让我这个大老粗明白了船夫为何说去和回来不一样了啊!”
“是啊!原来这就是为什么船夫常说去的时候快,回来的时候慢的原因!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因为风向不同,没想到还有水流的影响。”
*
孟棠接着问道:“那逆水航行的时候,水流对比顺水的时候,从本来的推力就变成了……?”
还没等孟棠说完,雅乐已经抢答道:“老师,是阻力!所以此时的船行驶的速度就变成了静水速度再减去水流的速度!”
孟棠的心中涌起满满的成就感,“很好,那我们把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分别设成xkm\/h和ykm\/h,那关于‘顺水航行4h到b’可以列出……?”
雅乐笃定地说:“根据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距离,顺水航行时,船的速度是(x+y)km\/h,所以,第一个方程就是(x+y)x4=80!”
孟棠点了点头,表示肯定:“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看逆水航行的情况。那第二个方程是……?”
雅乐迅速回答:“逆水航行时,船的速度是(x-y)km\/h,所以是(x?y)x5=80!”
孟棠看了眼时间,发现时间就剩一分钟了,于是给雅乐开始布置作业,是其他类型的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目练习。
“好!那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刚刚好!”孟棠边说,边整理东西。
和雅乐告别之后,孟棠就扫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