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惬意地靠在椅背上,轻轻咬了一口绵逸递来的糕点,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糕点的味道,倒是让朕想起了早年南巡时在民间吃到的点心,虽说比不上御膳房的精细,却别有一番质朴的风味。”
小燕子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皇阿玛,您这一提,我也想起来啦!当初我们跟着您南巡,一路上可吃了不少好吃的呢!那个什么……对,叫花鸡!用泥巴裹着烤出来,打开的时候,香味扑鼻,我还是第一次吃那么香的鸡肉呢!永琪,你还记得不?”
永琪笑着点头“当然记得,当时你吃得满脸都是油,还说比宫里的御膳好吃多了,可把皇阿玛逗得不行。”
乾隆哈哈大笑起来“可不是嘛,小燕子,你那时候啊,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野丫头,在宫里待不住,一到民间就像脱缰的野马,到处乱窜。”
小燕子吐了吐舌头“皇阿玛,您可别笑话我啦。不过,民间真的很有意思,比宫里好玩多了。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卖艺的,那杂耍耍得可精彩了,我还差点忍不住上去露两手呢!”
绵逸好奇地凑过来“额娘,您还会杂耍呀?快给我讲讲,您都耍些什么?”
小燕子得意地扬起下巴“那可多了去了!我会扔石子儿,百发百中;还会翻跟头,比那些卖艺的翻得还利索呢!还有啊,我爬树的功夫也不差,小时候在大杂院,我可是爬树的高手!”
绵逸听得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羡慕“额娘,您太厉害了!等下次回民间,您一定要教我这些本事。”
永琪轻轻敲了敲绵逸的脑袋“你呀,别光想着玩,也得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
绵逸嘟着嘴“阿玛,我知道要读书,可我也想多学些好玩的本事嘛。您看,皇爷爷都退位了,我们也不用一直待在宫里,以后回民间生活,会这些本事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呢!”
乾隆笑着说“绵逸这孩子,想法倒是有趣。不过,永琪啊,孩子想学些别的本事也无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见识些东西,对他将来也有好处。”
永琪恭敬地应道“皇阿玛教训得是,是儿臣过于严苛了。”
这时,永基和念阳也从御花园回来了。永基手里拿着几枝花,兴奋地说“永琪哥哥,小燕子姐姐,你们看,这花漂亮吧?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奇特的花。”
小燕子接过花,仔细端详着“真好看!这花的颜色和形状都跟平常的花不一样,这是在御花园里新种的吗?”
永基点点头“是啊,听说是从很远的地方进贡来的,御花园的花匠们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它们养活。”
绵逸凑过去闻了闻“嗯,这花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呢,真好闻。”
大家正说着,一位老太监匆匆走了进来,向乾隆行了个大礼“皇上,哦不,太上皇,礼部尚书求见,说是关于今年祭祀大典的事宜要向您请教。”
乾隆微微皱眉“朕已经退位了,这些事让新帝决定便是。”
老太监面露难色“皇上他说,祭祀大典事关重大,想听听太上皇您的意见。”
乾隆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让他进来吧。”
礼部尚书进来后,先是向众人行了礼,然后才说道“太上皇,皇上命臣来向您请教,今年祭祀大典的仪式是否需要做出一些改动?”
乾隆沉思片刻“祭祀大典乃国之大事,历代都有固定的仪式,不可轻易更改。但新帝登基,可在一些细节上体现出新气象,具体的,你与皇上商议着办吧。”
礼部尚书恭敬地应道“是,臣明白了。”
小燕子好奇地问“祭祀大典很隆重吗?都有些什么仪式呀?”
礼部尚书耐心地解释道“祭祀大典极为隆重,主要是祭祀天地、太庙和社稷。在大典当天,皇上要率领百官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包括斋戒、上香、行礼、献祭品等等,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小燕子吐了吐舌头“听起来好复杂啊,幸好我不用参加。”
众人都被小燕子的话逗笑了。乾隆笑着说“小燕子,你呀,就是个怕麻烦的性子。不过,祭祀大典虽是皇家的仪式,但关乎国家的兴衰,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小燕子连忙点头“皇阿玛,我知道啦,我就是随便说说。我相信新帝一定会把祭祀大典办得妥妥当当的。”
礼部尚书又向乾隆请示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这才告退。乾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感慨道“新帝登基不久,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和历练,永琪,你要多帮衬着他。”
永琪郑重地说“皇阿玛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皇上,不负您的重托。”
小燕子也在一旁说道“皇阿玛,您就别操心啦,新帝很有能力的,再说还有永琪帮忙呢。您现在就好好享受退休生活,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尽管吩咐。”
乾隆笑着拍了拍小燕子的手“有你们在,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如今,朕只希望你们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
这时,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泛起一片金黄。宫女们开始点亮宫灯,整个宫殿笼罩在一片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中。
永琪站起身来:“皇阿玛,天色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您早些休息,我们过几日再来看您。”
乾隆点点头:“好,你们路上小心。绵逸,有空就多来陪陪皇爷爷。”
绵逸乖巧地说:“皇爷爷,我一定会常来看您的。”
众人告别了乾隆,走出宫殿。绵逸拉着永基的手:“舅舅,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御花园玩,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玩的东西呢!”
永基笑着答应:“好啊,下次我们再去探险。”
小燕子看着孩子们的背影,感慨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绵逸都长这么大了。”
永琪揽着小燕子的肩:“是啊,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我们也该好好享受生活了。”
一行人在宫灯的映照下,渐渐远去。而宫殿里,乾隆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夜色,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无论未来如何,他的子孙们都会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而这,便是他最期望看到的结局。
回到住处后,小燕子伸了个懒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哎呀,今天可真开心,好久都没和皇阿玛聊得这么畅快了。”
永琪笑着给她倒了杯茶:“是啊,皇阿玛看起来心情也很好。退位之后,他也能好好放松一下了。”
绵逸从房间里跑出来:“阿玛,额娘,我今天玩得太开心了!我还学会了好多新东西呢!”
小燕子好奇地问:“哦?你都学会什么了?快给额娘讲讲。”
绵逸兴奋地说:“我学会了辨认那些奇花异草,永基舅舅还教我怎么观察它们的生长习性。还有啊,我还知道了祭祀大典的好多知识呢!”
永琪摸了摸绵逸的头:“不错,看来今天你收获不小。以后啊,要多向永基舅舅学习。”
绵逸用力地点点头:“嗯,我知道啦!阿玛,额娘,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到处去游历,见识更多的东西。”
小燕子笑着说:“好啊,等你再长大一些,阿玛和额娘就带你出去游历。不过,你可得先把功课学好哦!”
绵逸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额娘!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小燕子站起身来,走到窗边:“这笛声真好听,不知道是谁在吹奏呢?”
永琪也走到窗边:“这笛声倒是让我想起了我们在大理的日子,那时候,我们每天都过得自由自在,没有宫廷的束缚,也没有那么多烦恼。”
小燕子靠在永琪的肩上:“是啊,我也很怀念那段时光。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
绵逸也凑过来:“阿玛,额娘,你们给我讲讲在大理的故事吧,我还没听过呢!”
永琪和小燕子相视一笑,然后开始给绵逸讲述他们在大理的点点滴滴。绵逸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地方。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而那悠扬的笛声,也仿佛在诉说着他们幸福的故事,一直飘荡在夜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