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见到储殷,大霞子低着头,满脸通红。
储殷就当没看见,和左言文说着话。
储殷说:“你们先四处逛逛,我厂里还有点事需要处理一下。大约两个小时后,我来接你们。”
储殷昨天来就是为了说这个事。
储殷走后,大霞子说:“他知道不知道我们俩的关系?”
左言文说:“搞不清楚。估计他以为我们俩是夫妻。没事!就是知道了也没关系。我们俩以后总归是夫妻。”
大霞子说:“对呀!那我们俩接下来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你是说怎么和储殷相处?这有什么考虑的?”
“不是!我是说回家以后。”
左言文一下子被问住了。他这一两天正在为这事发愁。他和大霞子的事要不要公开?公开了会怎样?村里人嚼舌头是肯定的。这就不去管它了。主要是大霞子的父母是个什么态度?不用想,肯定反对。肯定要闹得天翻地覆,他这个村主任能不能保住都难说。最关键的还是大霞子的态度。只要她一门心思地跟着自己,他就不管不顾了。什么名声,什么村主任,都去他妈的蛋!再不好的结果都比打光棍强。
左言文说:“那你怎么考虑的?回去后,你还愿意跟我这样?”
大霞子大概没明白左言文的真正的意思。她说:
“真不要脸!问这个话?做都做过了,你要想总归随你呀。”
左言文说:“不是,我是问我们俩的关系要不要公开?”
左言文这么一问,大霞子还真为难了。她也觉得这事跟父母跟村里人都说不出口。这事太丑了!“丑”在她们那里就是丢人的意思。这就是人家说的乱伦,跟兄妹父女做那种事也差不了多少!比公公和儿媳妇扒灰还难听。村里人要是知道了,自己就是不上吊,也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父母在村里也不能做人了。她爸爸估计都要打死她。这样一想。大霞子就说:
“不行不行!丑死了!”
左言文问:“那我们怎么办?”
大霞子说:“我也不晓得。要么就不让人晓得呗。”
她说的是偷欢的事。
左言文也觉得只有这么办。他当即就想好了。平时就在村委会,大门一关,谁都不知道。
储殷过来已经是大半个上午了。
他说:“我们先去那几个和我们公司合作的几家中介。”
中介是在一个闹市区。一条街上有很多家。
储殷领着他们去了中间的一家。说是公司,也就两个门脸。
公司里有几个人,大多是穿西装的工作人员。一个经理模样的人见了他们就打招呼。说:“来了?”
估计储殷之前已经和他通过气。
经理姓李。他把他们领到后面的办公室里。
倒茶、寒暄过后,储殷说:“这就是我说的我的战友左言文村长。安徽的。主要是想咨询一下劳务中介的业务情况。你放心!不是来和你抢生意的。他们是想在安徽办个中介公司。”
李经理说:“没事。有生意大家做。”
左言文马上起身发香烟。
李经理摆摆手,说:“我不吸烟的。你们吸好了。”
储殷也说不吸。
左言文就把香烟放回到烟盒里。他也不吸了。
李经理说:“这也没什么好咨询的。很简单的。买过房子吧?房地产中介熟悉吧?和那一样。是吧?”
左言文还真没有买过房,他说:“知道一些。不过还是麻烦李经理详细地说说呗。”
李经理说:“买房卖房都要通过中介,是吧?中介就是收中介费。是吧?你把房子卖了,买家给你一笔,卖家再给你一笔。是吧?这生意不就做成了?是吧?”
他不是还好,他一说,左言文倒有些云山雾罩了。尤其受不了他的“是吧”。
李经理继续说:“劳务中介一样的道理。工厂,也就是招工的单位是买方,找工作的人是卖方。是吧?中介公司干的事就是把工人介绍到用人单位。是吧?介绍费谁出?双方都出,主要是用人单位出。是吧?”
他一句一句的“是吧”把左言文说得都要崩溃了。储殷也在那里笑。
储殷干脆越俎代庖。他接过李经理的话说:“李经理就是说,中介费用人单位出大头,工人出小头。”
李经理说:“也不完全是。这要看情况,是吧?要分旺季和淡季,是吧?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时候,中介费全部是用人单位出。不怎么需要人的时候,找工作的人也要出一点。是吧?”
储殷站了起来。说:“了解了,了解了!李经理,谢谢你了!下次再请教。”
说着就招呼左言文,说:“我们走吧!”
左言文和大霞子一脸懵圈地跟在后面。
一出门,储殷笑着说:“受不了!受不了!人家生意人说话是要钱,他是要命!去另外几家。”
一上午,跑了三四家。说的都差不多。大致的情况都了解了。左言文还做了笔记。
一、劳务中介生意的好坏取决于用人单位。合作方多,招的人多,招工信息多,中介公司赚的钱就多。开劳务中介公司的关键就是能找到信息源。信息源是劳务中介的命脉。
二、要搞劳务派遣。单纯的介绍工作,是一锤子买卖,中介费是有限的。只有联手用人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形式,才能赚长久的钱,才能赚大钱。招聘的员工是属于劳务派遣公司的,员工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用人单位只负责用人,工资和劳务派遣公司结算。员工的工资自然也就是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发多少是劳务派遣公司说了算。但绝对不会是用人单位给多少就发多少,肯定要提成的。这就是所谓的赚长久的钱。月月有,年年有。
三、充足的应聘人员。这不是主要的。一般的情况下,是不缺应聘的人。只有招聘旺季,招不到人的时候才起作用。
具体到左言文的情况,他们有几个建议。
一、在当地办一个中介公司。负责劳务输出。
二、与发达地区的中介公司合作。他们提供岗位,左言文这方人员输送。中介费按比例分成。
三、也可以在就业地开展劳务中介业务。直接与用人单位接洽。这需要广泛的人脉。
回去的路上,左言文说:“我开始把这事想得很简单。现在看来不容易。这要在安徽浙江办两个公司。安徽那边没问题,关键浙江怎么弄啊?谁有这个能力?”
储殷说:“这确实是个问题。这个人选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要有与人沟通打交道的能力。估计你们村里很难找。”
过了一会,他又说:“前期我倒能帮帮忙。找一些信息源没问题。只要这个人能力说得过去就行。”
大霞子马上说:“储老板,你看我怎么样?要么我来这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