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对孙传庭不喜的崇祯,第一反应居然是怀疑他诈死跑路?!】
【不仅如此,为国捐躯的孙传庭没有得到一个谥号,家里也没有收到任何的抚恤。】
【《明史》的记载中也不由哀叹:“传庭死而明亡矣”。】
如今的孙传庭已经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战场,听到这话也是一愣。
身后的侍从无一不是目露怨怼之色,孙传庭只是沉默着走进了营帐。
他非圣人,怎么可能心中全然不怨恨呢?
可陛下是他的君主,大明是他的国家,无论如何,总是要守的。
他遗憾的是,自己最终还是没能打败李自成。
天启年间,即使是好脾气的朱由校也被气昏了头,怒斥着下边跪着的蠢弟弟。
“你是猪脑子吗?!”
“质疑人诈死,连谥号和抚恤都吝啬施舍?!”
“他孙传庭是为了大明,为了你,战死沙场!”
“桩桩件件,你简直是一错到底啊!”
下头的朱由检红了眼眶,几次张口却说不出话。
魏忠贤在天启帝身后冷眼瞧着,这众人交口称赞的信王也不过是个刻薄寡恩之人罢了。
能力看不出有多少,这帝王冷血之心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怪不得大明倾覆之日,是个墙倒众人推的下场。
得主如此,怎么叫人不心寒呢?
反观当今陛下虽然没有天纵之资,有万般的不是,却仍有一个心软的好处。
对于他们这些个卖命的人来说,这就是最大的优点。
【孙传庭的死,意味着大明失去了一个忠君爱国的大将,北方局势再度陷入危机。】
【李自成带着起义军进入关中,直取长安,一路连破重镇,北方大片地区落入李自成手中。】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挥师东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京。】
【这个时候,朱由检也坐不住了,于是想要筹集军饷以此来建设城防,好抵御起义军。】
汉朝,刘彻眉头一挑,筹集?
募捐呗!
他嗤笑一声,不是他说,按大明这些官员的尿性,能自掏腰包就怪了!
随便丢两个子,打发一下来要饭的崇祯就是极限了。
【崇祯的兜比他的脸还干净,国库也是没钱的,只能向官员们筹款。】
【他希望官员们能够为国家的危难贡献自己的力量,拿出钱财来帮助朝廷度过难关。】
【结果内阁首辅魏藻德带头哭穷,崇祯帝让他捐钱时,他只拿出了 500 两银子。】
【并且还四处宣称自己家里贫困,自己那是两袖清风的好官一枚,没有更多的钱可捐啊!】
【下面的官员也几乎是有样学样,相互推诿敷衍,能少捐就少捐,能不捐就不捐。】
【据记载来看,崇祯放下面子去乞讨,最终只筹集了20万两左右。】
【这笔银子,对于打仗来说,那就是杯水车薪。】
崇祯:朕放下面子乞讨,你们就是这么对我的?!
洪武年间,朱元璋眉毛高高竖起,像是两把倒竖的刷子,脸上的皱纹因为愤怒而更加明显。
眼睛里面闪烁着冰冷的光芒,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简直太不像话了!”
京城之中,那几乎是大明朝所有位高权重的官员聚集地!
只拿得出来区区20万两??
【也有少部分确实捐出了一定数量的钱财,比如太监王之心就捐出了一万两银子。】
【也不知道这些文臣一天到晚阉人阉人的骂别人,这会儿子会不会感到羞愧呢?】
【毕竟人家李自成进京后,通过严刑拷打,足足从内阁首辅魏藻德的手中扣出了数万两白银。】
崇祯:???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愤怒地拍在桌子上,眼眶气得通红。
“好个魏藻德!就是如此忠心报国的!”
朕每天在皇宫里勤俭节约的生活,龙袍都要打着补丁来穿。
下面这些正直的清官忠臣,个个廉洁,个个哭穷,结果呢?!
他是真的后悔啊,自登基起一步错步步错,才走到了如今这个局面。
【京城唧唧歪歪的,李自成可不等人,一路长驱直下。】
【他最终带领着大军,围困住了京师。】
【出人意料的是,李自成提出了和谈的要求,只要朝廷愿意给钱,给他封个西北王就行。】
【不仅如此,他还可以帮崇祯一起剿灭满清。】
宋朝,赵匡胤慨叹一声,这真是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可要他来说,与李自成联盟共同抗击外敌,也未尝不可。
外族始终是外族,自家人窝里斗可以,却不能让人乘虚而入。
毕竟眼下的大明,已经是四面楚歌。
若是惹恼了李自成,说不定不用那大金,就得先灭亡在自家人手里!
洪武年间,朱元璋也是这么考虑的。
如果拒绝和谈,大明真的就是顷刻之间,四面皆敌了!
他也是无奈,主要人家已经兵临城下了,愿意跟你和谈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再过分的条件,只要能够解决眼前的危机,还不都得乖乖捏着鼻子认了!
【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
【人家李自成已经兵临城下了,关外的满清也虎视眈眈。】
【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也不得不考虑满清的威胁,更何况距离遥远,关宁铁骑也不是这么快就可以到达京师的。】
【西南的军力也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牵制着,也就是说京城此时根本就是孤立无援!】
秦朝,嬴政:?
那还犹豫个毛线,又不是要让你禅位,当然是直接同意和谈啊!
拒绝的话,李自成不得立马打进京城?
管他哪里的勤王之师,也没人直接围在你家门口的敌军来得快啊!
等援军赶到,恐怕已经可以给你收尸了。
【收到李自成愿意和谈的消息后,崇祯和朝臣们商议来商议去,拿不定主意。】
【李自成提的条件呢,确实比较过分。】
【放在和平时期,属于是天方夜谭,大逆不道的条件。】
【但是人家已经兵临城下了啊!】
永乐年间,朱棣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迟疑着问:“这小兔崽子不会拒绝和谈了吧?”
他应该还没有这么......蠢吧?
【在这种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崇祯发挥了他惊人的智慧,做出了决定。】
【一个令人匪夷所思,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