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少年,往地上一坐,用两只脚开始编席子,没穿鞋子的脚上有着厚厚的老茧。但这些一点都没影响他编席子、编屋顶,不但不耽误,编出来的东西又平整又细致,一点都看不出来是用本应笨笨的脚编的。
江婉要求所有从安祈堂出去的物件,都缝上一个绣着安祈堂三个字的小布头子。当然除了长毛草做的屋顶,这玩意缝了也没人看,想看也看不到,都铺在屋顶上了呢。
这个要求一说出来,荷花第一个反对:有绣这三个字的功夫,巴掌大的小垫子都能编出一个了。何况江婉还要求用褐色的布做底子,有颜色的布都很贵的好不好!绣几个字也要找会绣花的手巧丫头,这不都是浪费吗?
但江婉坚持,谁都拗不过,只好抱怨着拨出一个会绣花的小姑娘,在一块大大的褐色布上不停地绣着‘安祈堂’三个字。之后谁的东西做出来了,就剪一块缝在做出来的物件上。这事吧,除了江婉不出意外的,所有人都好肉疼。
江婉现在是不敢再提要求了,本来江婉想在那些漂亮的毛公仔上,用褐色绸缎绣上安祈堂三个字的商标的。没错,这就是安祈堂姜城作坊的商标了。
这三个字也是皇上赐名,提的字也是皇上写的。以后从姜城出去的长毛草产品只要有这三个字,就是姜城安祈堂的出品。就算以后有人想做着生意,也抢不过姜城安祈堂。
这年头没有产权保护一说,但江婉现在给这些物件上缝了安祈堂的标识,那以后就是独一份的了。别人就算做了这些东西,也不敢用这个商标,否则就是欺君,搞不好要砍头的,因为这三个字是皇上恩赐的。
现在这些人还不能理解,但以后就会知道这个小小的布头子有多重要了。毕竟江婉是要把这个品牌打出去的,创建一个品牌是要花费很多精力和人脉的,这些也都是要成本的。
编出来的东西很快就在当地开始销售,江婉却要求做更精致的东西。毛公仔身上的彩线也换成了金丝银线,垫子上配的也是绸带丝线。做出来了还不让卖,都收着。
做好的东西不卖?还是成本最高的产品?还用褐色绸缎代替了小布头子缝在做出来的东西上?连小动物的眼睛都用了黑曜石?等衙内和荷花这些人忍无可忍快到临界点时,江婉才提出:这些东西都送到京城。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不是知府,倒是衙内,衙内立即高兴起来,表示要亲自押运,定要卖个好价钱。
江婉提出,即使是要运到京城也不着急卖,江婉让侯府侍卫跟着一起回去。先把东西送到侯府,再由侯府送的太后手上,江婉写了信给太后,让太后帮着打打广告。想来这种积德行善的事,太后她老人家是不会拒绝的。
到了京城先找铺子,等宫里有了消息,姜城送过去的物件就可以卖了。江婉能铺的路都铺了,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知府马上看到了机会:升官的机会!
但知府大人想升官吗?想想,似乎也不是很想,现在这土皇帝做的挺好的。自己不想升官,这机会可以给儿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