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铁骑在踏平赵国之后,士气高昂,剑指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领命率军攻打魏国,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兵临魏都大梁城下。大梁城作为魏国的都城,城高池深,人口密集,魏国在此经营多年,防御坚固。魏王闻听秦军来袭,惊恐万分,但仍强作镇定,下令全城戒备,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元前225年,秦将王贲领军攻打魏国。魏国都城大梁,城墙高耸,城防坚固,本可据城坚守。秦魏风云之大梁悲歌
秦军的营帐在大梁城外如乌云蔽日般铺展开来,黑色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似是奏响着魏国的挽歌。王贲骑在战马上,目光冷峻地审视着这座巍峨的大梁城,心中盘算着破城之策。
大梁城内,魏王假面色苍白地坐在王座之上,朝堂之下群臣争论不休。“大王,秦军来势汹汹,依臣之见,当速派使者前往他国求援,唇亡齿寒之理,诸侯必不会坐视不理。”一位老臣上前谏言,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哼,各国自顾不暇,怎会为我魏国倾力而出?如今唯有坚守,待秦军久攻不下,自会退去。”一位年轻将领高声反驳道。魏王假心烦意乱地挥了挥手,“都退下吧,各司其职,准备迎敌。”
秦军的第一波攻城开始了,云梯架上城墙,喊杀声瞬间震破天际。魏兵在城墙上拼死抵抗,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下,秦军的攻势一时间被遏制住了。王贲见状,立刻鸣金收兵。回营后,他召集众将,“硬攻伤亡太大,且大梁城坚,需另寻他法。”
大梁攻守
晨晖洒在大梁城那高耸厚实的城墙上,泛出冷峻的光,似乎在向城下的秦军示威。城外,秦军的营帐绵延数里,黑旗烈烈,甲胄森森,杀气腾腾。
随着一阵激昂短促的号角声划破长空,秦军的第一波攻城正式拉开帷幕。士兵们推着一架架云梯,喊着整齐而雄浑的号子,向着城墙快速逼近。云梯在奔跑的士兵肩头剧烈晃动,顶端的挂钩在日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嵌入大梁城的城头。
城墙上的魏兵见状,迅速弯弓搭箭,箭雨如蝗虫般朝着城下的秦军倾泻而去。秦军举起盾牌,一时间,盾牌碰撞声、箭镞入盾声和士兵的闷哼声交织在一起。但秦军并未因此退缩,前排的士兵将云梯架上城墙,身手敏捷的士兵们一手持盾,一手攀梯而上,口中喊着“秦必胜!”的口号,声浪滚滚,震破天际。
城墙上的魏兵哪肯示弱,他们冒着被秦军箭矢射中以及被登城秦军近身的危险,拼死抵抗。巨大的滚木被魏兵们合力推下城墙,一路翻滚着,所到之处,云梯被砸断,秦军士兵被砸得血肉模糊,惨嚎声不绝于耳。礌石也如雨点般纷纷落下,砸在盾牌上,砸在云梯上,有的甚至直接砸中了正在攀爬的秦军士兵,将他们的身躯瞬间砸落,重重摔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秦军的攻势在魏兵如此顽强的抵抗下,一时间被遏制住了。登城的士兵难以成功登顶,云梯被摧毁大半,后续的士兵不得不停滞不前,拥挤在城墙之下,成为城上魏兵攻击的活靶子。
王贲立马于阵前,看到这一幕,眉头紧锁。他深知如此强攻下去,秦军即便最终能够破城,也必将付出惨痛的伤亡代价。况且,大梁城防御之坚固远超想象,这般硬拼并非良策。于是,他果断举起手中的令旗,用力一挥,鸣金收兵的声音顿时响起。
秦军如潮水般有序地撤回营帐。回到主营后,王贲立刻召集众将。营帐中,气氛凝重压抑,诸将身上还带着攻城未尽的硝烟与疲惫。王贲面色冷峻,目光扫过众将,开口道:“今日一战,诸位也看到了,硬攻此城,伤亡太大。大梁城历经多年经营,城高墙厚,防御完备,城中兵力与物资储备亦不容小觑。若继续强攻,我军虽锐,但也难免陷入苦战,于我大秦一统大业不利。当下,需另寻他法破城,诸位可有良策?”众将面面相觑,一时间,营帐中陷入了沉默,唯有烛火在微风中摇曳,映照出众人沉思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