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人不由得松了口气,还是和珅大人有本事,把陛下说开心了。
此时天幕闪过下一个标题——【伪满洲国】
【还是接的上一次的说】
【当时的东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热衷于赌博的国家】
【他们先是在甲午战争中赌赢了,接着又在日俄战争中获胜】
【这种连续的胜利让整个东洋从上到下都坚信是上天保佑着他们。然而,他们却自称为“天蝗”】
【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田中奏折”】
【东洋下定决心要彻底摆脱其小国的命运,准备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冒险】
三国
曹操一脸阴沉地坐在营帐内,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一般沉重。
可恶的东洋人!他心中暗骂道。
就在这时,荀攸匆匆走进营帐。
“拜见丞相。”荀攸行礼道。
曹操点了点头:“公达,有何事?”
荀攸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地说道:“丞相,我们的运粮队最近频繁遭到敌军的伏击,损失惨重。”
曹操眉头紧皱说:“增加护送队伍的人数,并将粮草分散运送。”
荀攸无奈地叹了口气:“目前看来,这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
曹操长叹一声,感慨道:“巴蜀之地,真是一块鸡肋啊!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底下的将领们纷纷沉默不语,气氛异常压抑。
【实际上,据一些消息透露,东洋发动的这些事变并非由高层直接策划和指挥,而是由底下的中下级军官自行发起的】
【然而,当事情发生后,东洋的上层却选择顺势承认并支持这些行动,使得局势愈发失控,规模越来越大】
秦朝
“区区中下级军官就敢这样,看来真是东洋传统啊!”
扶苏一脸冷笑地说道。他心中对于这些东洋军的行为感到无比愤怒和不屑。
秦始皇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儿子的看法。
他目光深沉地看着远方,缓缓说道:“上天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看看吧,这些赌徒,总有输的时候。”
“是,父皇。”扶苏恭敬地回应道。
【仅仅占领东北还不能满足东洋的野心,他们开始在新的边境地区制造更多的摩擦事件】
【而国民政府则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塘沽停战协定更是将这种妥协推至极致】
【1932年,东洋为了加强对东三省的控制,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
【但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这个政权,将其称为“伪满”】
【溥仪虽然名为皇帝,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傀儡,没有任何实权】
【而满洲国的“皇位”继承人也并非由溥仪指定,而是由东洋天蝗亲自选定】
【这一事实表明,东洋对满洲国的控制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他们不仅控制着政治权力,还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整个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此外,东洋人还有更为阴险的计划:在未来的20年里,他们打算从东洋向东北地区移民100万户、500万人】
清朝
乾隆皇帝脸色阴沉,拳头紧握:“朕的祖地啊,该死的东洋人,不行,朕忍不了了。”
一旁的和珅沉默不语,天幕这样拆台,他一时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缓和气氛了。
【同时,伪满洲国每年还要向东洋提供超过100万吨的粮食】
【这样一来,东洋就可以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来以战养战】
【其实,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奴化教育,让你忘记了你祖宗是谁】
【东洋人篡改史书,宣称“满洲”是同东洋关系密切的独立国家】
清朝
四阿哥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惊叹道:“好办法啊,天幕果然厉害,这方法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一边说着,他一边小跑着进宫,结果就在宫内见到了所有阿哥。
此时,康熙正站在众人面前,开口说道:“大家都这么说,也无法分出高下,那就暂时搁置吧。”
听到这话,底下的阿哥们一脸黑线,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最快,但没想到最后还是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不对,老四还有优势。
众阿哥齐刷刷看着老四,看得四阿哥一阵无语。
【对外,东洋人大力宣传伪满洲国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一般】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前往这片土地,但实际上,谁去谁知道】
【时间来到了1945年,苏联红军突然袭击了东北三省,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东洋人和伪满洲国措手不及】
【伪满洲国也因此结束了它那并不光彩的一生】
唐朝
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可怕啊!可怕!这东洋人真是其心可诛啊!”
他的脸上露出了愤怒和震惊的表情。
房玄龄附和道:“是啊,陛下。”
他的语气充满了忧虑。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然后毅然决然地说:“把那些东洋留学生都赶回去吧!不能再让他们留在我国境内。”
他的眼神坚定而果断。
房玄龄回答道:“陛下,此事已经在办了。”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表示认可房玄龄的办事效率。
随后,他疑惑地问:“嗯?不错。不过朕不明白,这苏联红军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为何不是那个国民党出兵?”
底下的人一阵沉默。
这时候杜如晦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臣斗胆有一言。”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杜如晦大胆地说:“臣认为能不能转换一下思路。能否用这种方法去对付突厥人?”
房玄龄立刻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啊!”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李世民沉思片刻后,说:“嗯……这个提议值得考虑。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进一步评估风险与可行性。”
最后,李世民吩咐道:“你们两个去评估一下。”
房玄龄和杜如晦齐声应道:“是,陛下。”
【好了,我是......】
【天幕暗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