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进去后,立刻吩咐人设宴。
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营帐内,众人皆沉浸在喜悦之中。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喧嚣声突然响起。
曹操皱起了眉头。
一旁的许褚见此情景,急忙禀报:“丞相,几乎每天江东都会前来挑衅。”
他抱拳请求道:“末将愿领军出战!”
曹操一愣,心想:“这水战和你个天天在陆地上打仗的有什么关系?”
但当他看到其他将领们跃跃欲试的表情时,似乎明白了什么。
于是他大手一挥,说:“去吧,都去吧。”
武将们齐声回应:“遵命!丞相!”
随后,他们纷纷行礼告退。
曹操站起身来,笑道:“走吧,咱们都去,看看那周瑜小儿究竟想干什么。”
程昱连忙回答:“敢不从命!”
其他一众文臣也紧跟着往外走去。
【这些东西平常看起来似乎问题不大,但一旦面临大敌、开展大规模战争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会暴露无遗】
【说到中原地区所面临的大敌,草原民族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匈奴开始,一直到后来的女真族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此时,瓦剌正在逐渐崛起,不仅如此,他们还成功地掌控了北元的势力范围】
【一开始,瓦剌派遣使者前往京城,以“朝贡”为名,实则试探明朝的态度和反应】
【然而,当他们发现明朝政府对其行为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时,便开始逐渐突破底线】
【首先,他们在边境地区发动小规模战斗,试探明朝的军事实力】
【结果,他们取得了胜利,这让他们信心大增,并决定要搞一票大的】
三国
曹操走着走着慢慢走到了最后,偷偷拉住了程昱,指着庞统的背影小声说:“可信否?”
程昱心里一咯噔,知道这位的疑心病又犯了。
连忙解释道:“丞相,据说士元的妻子被周瑜杀了,所以他才特意前来投奔,找周瑜报仇。”
“哦?”曹操眉头微皱,“能确定吗?”
“能!”程昱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曹操露出一个思考的表情,挥手示意加快脚步。
这时,前方传来一阵欢呼声。
“发生何事了?”曹操由于还未到达战场,急忙询问。
“好消息,丞相!许褚等将军斩杀敌军五千余人!”程昱兴奋地说道。
“什么?”曹操脸上露出惊奇之色。
“是士元先生的计策,铁索连环,让我军得以大胜!”程昱补充道。
就在曹操惊奇之时,许褚如疾风般跑来,手中提着一颗首级,滚落在地。
“丞相!”许褚大喊一声。
程昱脸色不变,定睛一看,原来是徐盛的首级。
“好!”曹操大喜过望,开怀大笑地走了回去。
许褚一脸茫然,心中暗想:之前大破刘备也没见丞相如此高兴,不过是小小的胜利,为何这般激动?
【1449年,瓦剌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明朝领土】
【朱祁镇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朕表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想当年,成祖朱棣能够封狼居胥,十分羡慕啊】
【现在轮到朕了,朕肯定不会比他差”】
【而王振也在一旁表示支持】
【朱祁镇感到非常高兴,心想:“哈哈,连朕的老师都支持朕,看来朕这次出征必定马到成功”】
明朝,
朱元璋好奇地看着朱棣:“老四,朕还真没看出来,原来你小子还有这等本事啊!”
朱棣闻言,亦是满脸惊奇,内心暗自感叹自己的未来竟然如此厉害。
他不禁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朱棣沉浸于自得之时,朱元璋突然抬起脚,狠狠地踹在了他的屁股上。
朱棣的笑容瞬间僵硬在脸上,心中充满了不解与委屈。
朱元璋见状,冷笑着补充道:“哼,可惜啊,后代不争气。”
朱棣瞪大了眼睛,心中暗想:“这……这难道也是孤的错吗?”
这时,朱元璋再次抬脚,又是狠狠的一脚踹了过来。
朱棣无奈地趴在地上,心中暗暗叫苦。
好在周围只有他们三人,若是有其他人在场,那可真是有损形象啊。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都城迁了?”
一旁的朱标听后,满脸惊愕,似乎直到此刻才注意到这个事实。
朱元璋站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天幕,长叹一声:“唉,只希望这一次不要输太多吧。”
【于是,7月15日,朱祁镇亲自率领大军出征】
【在行军途中,朱祁镇不断收到战败的消息】
【但他却并不慌张,自信满满地说:“不慌,朕还没到呢!等朕到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路之上,风雨交加,但朱祁镇却表现得十分镇定,表示这一切都是正常现象】
【他认为,这点恶劣的天气怎么可能将自己压垮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对劲】
唐朝
李世民用手捂住了眼睛,完了,这货恐怕是被俘虏了,不用再看下去了。
唉!都是一些眼高手低的主啊!
突然,他想起了李隆基,那家伙的后期不也是这样吗?
只可惜现在揍不到他啊!
李世民无奈地转头看向李治,晃了晃身上的玉带。
李治一脸惊恐。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陛下……”
他定睛一看,原来是魏征。
这家伙不知何时已经出列。
李世民心中暗自嘀咕,这家伙已经很久没说话了,还真有些不太习惯呢!
他嘴上说道:“魏卿请讲。”
魏征说道:“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形象……”
李世民听着,无聊地轻轻拍打着龙椅,终于,魏征说完了。
李世民敷衍道:“朕知道了。”
魏征向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退回到队列之中。
李世民一脸无语,朕刚刚想干嘛来着?忘记了!
【八月,朱祁镇终于抵达了大同】
【此时,有人向他报告说,如果继续前进,将会正中敌人的计策】
【这时,朱祁镇才发现有些不对】
【似乎这次的行动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和危险,再加上自出居庸关后一路上非风即雨,让他感到不安】
【当他们到达大同的时候,突然降下了暴雨,所有人都惊恐不已,于是朱祁镇最终决定撤军】
【朱祁镇一撤退,瓦剌就在后面紧追不舍,多次击败了明朝拦截的军队】
【九月十四日,朱祁镇抵达了土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