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苏长安、苏长乐、苏长喜、苏长健、王胡大妮几人再次苏醒的时候海船已经抵达了鱼阳,接下来的鱼阳到涿州城还有接近几百里的路程要走。
然而这数百里的路途对于苏家众人来说实在算不了太远,毕竟这是回家的路。
一行人待到真正返回临朔宫时,已然是正午时分。苏家众人在临朔宫稍作休整,次日便直接启程走水路返回长安城。
苏家人之所以选择要走水路,还不是因为水路会更加舒服一些。
再加上苏长安自己归心似箭,为了不惊扰更多的人他还想着要在晚间的时候让霸下驮着小船来个加速。
苏家人一路上走的那叫一个开心,可是自从一天前李世民又收到苏长安、苏长乐两兄妹的来信后李世民更是开心异常。
这接连不到数十天时间小家伙竟然连克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前朝杨广三征没有拿下的地方竟然被苏家人彻底打穿了。
自此大唐东北再无强敌,李世民得信后更是喜不自禁。
为此李世民竟于夜半时分破例召集文武百官,开起了晚朝。
晚朝上李世民直接将苏长安几次送来的书信当场让安德喜诵读了起来,当众位朝臣得知高句丽、百济、新罗接连被灭后更是呆立当场。
尤其李世民是为了让众位朝臣更加信信服,更是将苏成贵、苏成才两兄弟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书信也一并念了出来。
当众位朝臣云里雾里听明白一切后,更是一个个激动的无以复加。
以前李世民不说,可是这些心思细腻的朝臣还是能够发现苏家人的异常。
原本在众多朝臣间,一直有一个关于永宁公主是福娃娃的传言在私下流传。可是那也仅仅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言而已,但是现在高句丽、新罗、百济先后被灭国这福娃娃的传言更是彻底被坐实了。
李世民看着太极殿内依旧窃窃私语的诸多位朝臣,立刻笑吟吟地说道:“而今大唐东北方向再无强敌,你们认为这新得的国土当如何安置?”
李世民看似轻描淡写地一问,然而在太极殿上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往昔大唐无论攻占哪块土地,他们的陛下决然不会产生如此疑问。
观其状,想必在陛下心中已然有了一个缜密的规划。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三心中虽然已经知道了陛下心中的打算,可是现在陛下既然在这大殿上发出这样的疑问想必已经觉得是时候揭锅盖了。
房玄龄突然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说道:“陛下!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所在的区域远离中原腹地。”
“那里天寒地冻,如若大唐亲自管理想必也会给朝堂带来诸多不便。”
“老臣以为如此偏远之地还是应该设置都护府,辽东区域以东的那块国土应设置都护府来统领。”
“在此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老臣要为苏家人请功!还请陛下降下福泽。”
李世民看到房玄龄如此为自己打掩护,立刻笑吟吟地开口说道:“玄龄的建议朕会慎重考虑。苏家人当赏!”
“朕决定那都护府就没有必要设置了,朕欲效仿周天子将原高句丽、契丹、奚、靺鞨四部旧土连同百济、新罗旧土进行整合并赐名为渤海。”
“此处国土朕决定赐与安王作为封国,封国内一切事务由安王自行处置。”
“朕决定,渤海国允许保留常规兵力15万之数,由渤海国自行供养!”
“朕指定渤海国建都建安,派工部遣工匠300另调拨劳役人协助王城建设。”
……
李世民一口气就将之前已经商议好的事情说了出来,只是这消息一放出就将太极殿内的满朝文武震惊的不轻。
一些不明所以的朝臣在听到李世民决定后立刻就想要反驳,可是在他们即将要出声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那大喷子魏征此刻却只是面带微笑沉默不语。
只是一瞬间,这些朝臣就想明白所有的一切。
陛下此举,不过是告知他们罢了。至于陛下欲在大唐周边分封藩国之事,他们身为臣子实难替陛下做主。
李世民对今日晚朝会诸位大臣的表现甚是满意,他原以为这些朝臣定会有所异议岂料竟无一人反对。
李世民也不知道是这些臣子们改性子了,还是说这些大臣们也和自己一样根本就看不上那些土地。
或许连李世民自身都未曾意识到,大臣们之所以不敢反驳,一则是因其自身威望颇高,二则是多年前长安城北那漫天雷光所带来的威压所致。
毕竟这里面牵扯到永宁公主,他们这些大臣们不希望自己也和当初那两个大臣一样倒霉。
毕竟无论是高句丽、新罗、还是百济,皆非肥沃之地,与中原相比较那些地方实属苦寒之所。
既然陛下愿意给,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能怎么办?反正那些地方本来就不是大唐的固有领土,即便是建了藩那里依旧是大唐的土地。
那些大臣们那个不是有一个七窍玲珑心,陛下此举何尝又不是对大唐皇室传承的一种保护?
那苏长安、苏长乐两兄妹尽管被陛下和太上皇收为义子、义女,可是他们毕竟不姓李。
陛下此番趁着苏成贵、苏成才为大唐拿下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地,做个顺水人情也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于是在满朝文武的默认下,李世民的圣旨连带渤海国的印玺、金册等等在次日清晨直接送到了安王府。
当安德喜、房玄龄、杜如晦三人将代表渤海国王权的印玺、金册交到苏有才和老胡氏手中的时候老两口一下子就懵了。
这是啥情况?
这好端端地又从哪里冒出来个渤海国,苏有才一下子有些想不明白。
就当苏有才还准备继续询问的时候,房玄龄赶紧解释道:“老爷子!这是陛下给安王殿下的封国,算也是陛下对你们苏家人独此一份的殊荣。”
“想我大唐建国至今似乎还没有人获得此等殊荣,过了今日后我等可不能再称呼您为老爷子了。”
“毕竟您是渤海国君的祖父,我们按照惯例理应称呼您一声老王、称呼老夫人一声太王太后!”
“说起来老夫还是有些羡慕你们二老的,你们有个好孙女、更有一个好孙子!”
“老夫人、老爷子我等三人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刚刚我们送来的那些东西还请二老妥善保管。”
“想必两位小殿下应该已经启程准备返回长安过年了吧,等到他们回来我们再来叨扰!告辞!”
苏有才和老胡氏两人此刻哪里还有往日的淡定,他们甚至连房玄龄、杜如晦以及安德喜离开都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