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撇子是个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一看到秦淮茹的笑容,他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他慌忙让出位置,还故作大方地说:“行,行,秦妹子,你排我前面吧。”
秦淮茹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她妩媚地看了郭大撇子一眼,便钻进了队伍。
这下,可惹恼了排在后面的工人们,纷纷指责她插队。
秦淮茹却毫不在意,她笑着对众人说:“大家别误会,是郭大哥提前给我占的位置。”
郭大撇子一听,也赶紧附和道:“对对对,是我给我们家秦妹子占的位置,我愿意!”
说着,他还搭上了秦淮茹的肩膀,嘴巴凑到她耳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悄悄话。
这一幕,让周围的工人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议论起来。
“这女的谁?怎么这么不要脸?”
“好像是贾东旭的老婆吧,这才死了多久就开始不安分了。”
“啧啧,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秦淮茹却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和郭大撇子有说有笑。
张速站在轧钢厂的大门口,
秦淮茹的举动,在张速看来,着实有些轻浮。
她为了能在领工资的队伍中少等一会,竟不惜卖弄风情,与旁人调笑。
有些人试图为她辩护,说她在原剧里的种种行为,比如看似自私自利,实则是为了养活家中的三个孩子和年迈的婆婆,本性并不恶劣。
他们甚至以秦淮茹独自一人支撑起整个家庭为例,来证明她的不易与伟大。
但在张速心里,这些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毕竟在这个年代,女性的贞洁与德行被看得极重。
男人去世后,留下孤儿寡母,依然能够坚强地撑起一片天的例子比比皆是。
秦淮茹所做的,不过是在那个大环境下,许多女性都在默默承受的日常罢了。
而且通过观察,张速越发觉得,秦淮茹愿意留在贾家,忍受着种种不易,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城市户口和轧钢厂工作的依赖。
一旦失去了这些,她很可能会选择改嫁,逃离那个束缚她的环境。
毕竟乡下,生活之艰难,远非城里可比,甚至有些地方的治安状况,也让人堪忧。
秦淮茹是个聪明人,这一点张速从不否认。
她选择留在贾家,面对婆婆的刁难与生活的艰辛,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毕竟,相较于乡下的不确定与危险,轧钢厂的工作和城市户口,无疑为她提供了一份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
随着队伍的缓缓前行,秦淮茹终于领到了贾东旭半个月的工资。
她小心翼翼地数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后,才心满意足地将钱揣进兜里。
然而,让张速感到惊讶的是,秦淮茹并没有直接走出轧钢厂的大门,而是转身朝向了旁边的一个小仓库。
看来,秦淮茹在这个小仓库里“工作”的时间,比他预想中还要早一些。
领完工资后,张速正准备离开,却意外地看到了易中海的到来。
四合院里在轧钢厂上班的人不少,聋老太怀孕的事情,早已在厂里传得沸沸扬扬。
易中海的出现,无疑给这个话题又添了一把火。
“你们听说了吗?那个聋老太的孩子据说是易中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