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将冯胜的影子拉得老长,在青石板路上蛇行般扭曲。他勒住缰绳,铁甲下的肌肉微微发紧。这村子太静了,静得能听见三百步外枯叶在风里打转的响动。身后二十轻骑的呼吸声此起彼伏,像被惊扰的蜂群。
\"将军,前头就是青石渡。\"斥候王七的声音有些发颤,\"半个月前闹过瘟,三百户人死绝了。\"
冯胜眯起眼。暮色里的村舍轮廓模糊,像被雨水泡烂的纸灯笼。檐角垂着褪色的招魂幡,被秋风撕成缕缕布条。他注意到村口石磨旁蜷着具尸体,蛆虫在空洞的眼窝里蠕动,却不见半只食腐的乌鸦。
\"驻马。\"他翻身落地,铁靴踏碎一只干瘪的蟾蜍。龟裂的背甲里渗出黑水,在石板上蜿蜒出古怪纹路。亲兵们互相推搡着解下辎重,兵器碰撞声惊飞檐下一串铜铃,叮叮当当滚进渐浓的夜色。
子时三刻,冯胜在宗祠前停住脚步。火把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照壁上,忽长忽短地跳跃。供桌倾颓,香炉里积着厚厚的灰,却诡异地聚成三股尖锥。他伸手抹过神主牌,指尖沾的不是尘埃,而是某种细腻的骨粉。
\"将军!\"身后传来年轻士卒的惊叫。冯胜按剑转身,见张小乙瘫坐在井台旁,裤裆湿了一片。井绳不知被谁绞紧了,轱辘吱呀转动,吊上来个裹满水藻的陶瓮。瓮口封着朱砂符纸,浸水百年竟未褪色。
冯胜用剑尖挑破符纸。瓮里蜷着具婴尸,皮肉完好如生,脐带缠在脖颈打了个死结。最骇人的是那双眼——两汪幽绿的磷火在空洞的眼眶里燃烧,映得众人面如青鬼。
\"埋回去。\"冯胜声音发涩。他忽然听见井底传来叹息,像是百十人同时抽气。火把倏地熄灭,黑暗中响起甲叶碰撞声。等亲兵重新点燃火折,井台边多了串湿漉漉的小脚印,朝着宗祠延伸。
二更天,冯胜被马蹄声惊醒。值夜的赵四不见了,营火旁留着半碗冷粥,木勺直直插在粥里。他顺着拖拽痕迹来到村西老柳树下,见赵四跪在树洞前,额头紧贴洞沿。冯胜扳过尸体时,腐臭的柳絮从赵四大张的嘴里涌出,树洞深处传来孩童的笑声。
\"将军您看!\"王七突然指向宗祠方向。月光下,那尊元代石人像不知何时转了个方向。石刻的蒙古弯刀正对着军营,刀尖滴落暗红液体,在青砖上洇出蛇形痕迹。冯胜伸手去摸,液体竟穿透铁甲手套,在掌心凝成\"亥时\"二字。
三日后,失踪人数增至九人。每个黎明都能在宗祠找到新尸——面朝石像五体投地,后颈皮肉翻开,露出白森森的椎骨。冯胜发现死者耳道里塞满黑泥,凑近细闻竟是焚烧纸钱的味道。
这夜轮到王七守粮草。冯胜隐在暗处,见王七突然僵直如木偶,手中火把啪地炸开火星。阴风卷着枯叶盘旋而起,在王七耳边聚成模糊人形。冯胜听见风里有人唤他表字\"国胜\",声调与三年前战死的胞弟一般无二。
\"莫回头!\"冯胜暴喝已迟。王七脖颈发出脆响,头颅生生扭到背后,瞳孔里映出个戴毡帽的蒙古兵虚影。尸体倒下时,怀里的护身符散开,黄纸上画着女子小像——正是王七未过门的妻子,而今成了望门寡。
五更鼓响,冯胜独坐军帐。案头《武经总要》摊在\"驱傩篇\",朱笔圈出的\"雄鸡血\"三字被重重划去——今晨试过,那石像饮了鸡血反而双目赤红。他突然瞥见铜镜映出帐外白影,转头却见亲兵张小乙捧着热汤进来。
\"将军,喝碗...\"少年话音戛然而止。汤碗落地粉碎,冯胜眼睁睁看着张小乙的脖子开始旋转,皮肤下凸起指节形状的鼓包。咔哒声连响十二下,头颅转足一圈的少年竟露出蒙古人相貌,用生硬的汉话笑道:\"亥时要到了。\"
帐外忽然传来马嘶。冯胜冲出去时,但见栓马桩上绑着九具无头尸,穿的都是明军号衣。桩顶蹲着只独眼乌鸦,喙里叼着半截耳环——正是王七准备送给未婚妻的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