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分果果。
敲定好怎么切割少府部门后,大家又开始垂涎工部尚书职位,群臣蠢蠢欲动,似乎每个人手里都捏了一个推荐人选,焦急的想要为国举才。
可惜,皇帝直接略过了这个环节,完,皇帝有人选了。
“还有一件小事,众所周知,再过一旬左右就要改元了,奉常建议朕遵从惯例,使用二世皇帝几几年这种纪年法。”
“倒也无不可,但朕想做点不一样的,设个年号。诸位一起想想吧,例如大业,明年就是大业元年之类的。”
又是一个新奇的东西,冯去疾问道:“陛下,这个年号的用途广泛吗?”
“当然,记录时间、发布诏书、铸造货币等诸多事务都会用到,甚至包括对外交流宣称等,它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胡亥道。
“恕臣愚钝,这与之前似乎并无不同。”御史大夫冯劫疑惑的问道,他并没有感觉这个改变有什么问题,但就是本能的感觉不对。
“之前的纪年法是默认形成的,例如秦穆公三年等,而新的纪年法可以表达朕的施政方针、政治理念等,同时可以加强中央的影响力——万事皆出咸阳宫。”胡亥微笑着回道。
众人默默思索,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提升了一点皇帝的影响力而已,没有侵害大伙儿的利益。
而且,他们是京官,水涨船高之下,众人的地位也在隐性提升。
“臣明白了,是否要请奉常再核对一下古籍、前例,以求稳妥。”
太仆突然出言,看似老成谋国,寻找法统依据,实则试图拖延,多出几天让大殿内的众人想的更明白点,确定没问题再通过。
奉常抚着胡须的右手一顿,啊?我觉得没问题啊。
他正要出言讲话,却听皇帝讲道:“不是什么大事,先施行,问题如果很多,再废也不迟。”
皇帝用权威堵死了众人的话头,再废也不迟,恐怕到时候已成定制,说什么也废不掉了吧。
还好,留了个口子,真有巨大的潜在问题,大家还有攻击的点。
于是,众人应诺,开始讨论。
十数分钟过去了,依然没个结果。
果然,定下要做这件事后,大家内部的意见瞬间就不一样了。
有的说用“一统”,有的说不合适,先帝用还可以,咱们不太合适,建议用“治法”。好家伙,毫不掩饰私心与偏见,流派都要搞到年号上了。
还想保持体面的大臣立刻说不行,大家接着讨论,因为年号初创,没有前例可循,甚至有人提出了三字、四字年号,直到皇帝说“最好两个字”,才止住。
又吵吵了一刻钟后,皇帝不耐的抬手打住,“好了,今天还有很多事情,不要浪费时间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吧。奉常、宗正。”
“臣在。”两人出列。
“你们每人想三个年号出来,寓意好一些,交给朕,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国尉,各想一个,其余人就不必操这个心了。”金口玉言一出,便定下了基调。
众人无奈应诺,某些人还为自己没说出点子感到难受,憋得慌。不行,下朝了我要去找奉常,让他参考下我的点子。
已经有人认识到了,这件小事中可能蕴含着青史留名的机会。
…………
大臣们散去,朝议结束。
士子们顿感失望,说好的召见呢?
“黄季、屈於菟、赵临江、安煦、韩靖、韩自垒……你们八人留下,陛下点名召见。”一个趾高气昂的寺人来到翰林们旁边,他们正准备散去。
被点到名字的众人一惊,随后停步作揖,屈於菟更是道:“请黄门引路。”
寺人满意的点点头,转身,小步快走的带领众人离开队伍,他玄色衣服上画有复杂的纹章,彰显了这位寺人在宫城的地位。
“韩氏的四位,你们请吧。”寺人进去禀报后,又快步出来,对韩氏家族的四人如此说道。
听到寺人的话,韩靖(四十五岁)严肃的脸庞上也出现了一抹笑容,韩自垒(刚刚加冠)更是喜形于色,勉强克制着没有挑衅一旁的同行者。
(看吧,陛下还是看中我们,你们考的名次高有什么用?我们跟陛下才是一家人,我们族妹经过巫蛊之祸都没倒。)
怀着这样的想法,他们踏入了威崇殿内部,正要叩拜,却看到皇帝不在正中的皇位上,人呢?
视线跟着寺人行走的方向,他们才看到,大殿的屏风后,阴影里站着一个人。
胡亥把玩着手里的白玉,刚从架子上找到的,当年先帝很可能盘过。
“陛下,人到了。”
“嗯。”胡亥应了一声,缓缓走出,他细细的看着手中白玉,甚至举起来,放在阳光下观察。
四人看到皇帝的身影后,则立刻跪伏道:“臣韩靖(韩自垒…)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起身吧。”胡亥向高处走去,顺嘴问道:“你们觉得,玉是什么?”
这是考校吗?众人心里又揪起来。
少顷。
稳重的韩靖率先道:“玉是礼器,代表权力、身份、礼仪、阶级,是富贵有礼的象征。”
另一位中年人则道:“五霸时期有玉德学说,臣认为颇为有理,它代表了坚毅、温良、含蓄、儒雅等品性,君子应比德如玉,佩玉便是时时提醒自己。”
两个年轻人正想张口,皇帝却抢先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朕今日观玉,也有所感触,这玉十分精美,但其并非天生如此。”
胡亥没有礼仪的坐在高台石阶上,道:“朕觉得,玉不琢,不成器;唯有烈火,才可洗炼真金。这便是今日朕的一个感触。”
皇帝放下白玉,眼神冷漠,他更加赤裸的道:“素素甚得朕心,可是单靠这个,你们是得不到富贵的,自数百年前,比商鞅变法更久远的时代开始,我大秦便是唯才是举。”
众人有些慌乱,什么意思,承诺不算数了?
“因此,你们不要想着留在京城为官,去地方吧,那里天地广阔,也只有那里,才能证明你们的价值。”
“如果你们真的行,别说两个,就是你们五人全是郡守又如何,天下大小48郡,五个郡守之位还是挪得出来的。”
画饼加更改策略,也不能说更改,毕竟陛下从来没有说过落选的三人去干什么,也没说什么时候将选定的二人提拔成郡守。
这从逻辑上讲,真不能算皇帝耍赖,白身布衣骤然变为郡守,这种程度的拔苗助长多少有点耸人听闻了,是应该稳扎稳打的。
那么,皇帝现在是画饼还是真心?
真他娘鸡贼啊!
不管真假,吃了吧,反正没得选。
你不干?有得是人干!你可以滚回老家种地了。
众人陆续点头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