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整理好买的东西就去苏小翠家把裴昭兄妹俩接回家。
苏小翠并不知道冀亭佑的事,只以为她是去镇上卖绣品,还诧异她那么早回。
苏漓也没多解释,她当然不会说娘家弟弟来了,苏小翠可认识她娘家所有家人。
“娘!你给我们买糖葫芦啦?”
兄妹俩看到糖葫芦别提多高兴了,一人一串糖葫芦,津津有味吃了起来。
“把这串拿去给小虎子……”小虎子虽然只比裴昭兄妹俩大一岁,却十分懂事,经常帮着照看两人。
“娘,那我们去找小虎子了!”兄妹俩说着拿了糖葫芦蹦蹦跳跳出门,连午觉也不睡了。
“慢点,别摔了。”
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两个孩子早在苏小翠家吃过饭了,苏漓一个人也懒得做饭了,镇上买的包子还热乎,肉包子皮薄馅多,肉汁鲜美,她一下吃了三个还意犹未尽。
填饱肚子,她又来到书房,拿出画作参赛表。
她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
这是由京城浩瀚书院举办的画作比赛,参赛说明表在每个省城首府都有发布。
整个大晋国,只要是会绘画之人皆可参与比赛。
比赛主题是“神女飞升图”。
要求画中神女数量在两到八位之间,神女相貌必须是绝世容颜等等。
比赛最终选出三幅图,第一名奖金三千两白银,第二名一千两白银,第三名五百两白银。
她承认,她被那巨额奖金深深吸引了。
三千两啊,要是她拿了第一名,就能有三千两白银,到时候,她就能住大房子了!
别说三千,就是能拿个第三名,有个五百两她也满足啊,想想就激动。
咳咳!
打住!
冷静!
大晋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她可不一定能拿到名次,别太高兴过头了。
先想想怎么把图画好再说吧……
说明表还要求了神女图图纸大小,她换算了下,在现代中,也就是要用长度一米五,宽度一米的画纸来作画。
画纸颜料镇上都能买到,但是要质量极好的肯定没有,好的画纸颜料能提升画作精美度,既然要参赛,就要用好点的,要是输在材料上,可就太冤了……
她想了想,决定过了中秋节去一趟县城看看。
“秀才娘子!你在家吗?”
刚出了书房,院外就响起一个妇人的声音。
原来是林大夫妻拉着一大板车柴来了。
苏漓没想到他们效率这么高,昨天下午刚拖的苏小翠,今天这才到半下午的时间,就拉来这么多的柴。
“行,林大哥林嫂子,麻烦帮我把柴拉到后院去吧。”
家里没有柴房,厨房又不宽敞,原主砍的柴一直是堆放在后院的。
打开大门,让林大的板车直接进来。
“秀才娘子,这些柴够不够?”
“不够,”家里原本的柴几乎没了,她估算了下能堆放的位置,“再来五车,我估计着就差不多了……”
“那行!那我们明日再给你送来!”
一样的价格,还不用大老远拉到镇子上卖,林娘子十分高兴。
卸了柴,林大夫妻就离开了,苏漓要结钱他们都不要,只说等砍够数了再一起拿,她也就由着他们了。
林大夫妻刚走,裴木匠夫妻也来了,是她前几天定做的桌子好了。
同样是一辆大板车,拉着两张桌案和两把椅子。
在隔壁玩耍的裴昭兄妹俩回来时看到,好奇问道:“娘,这桌子用来干什么呀?”
裴昭看着这桌子倒是和书房里的书案一样:“是给爹读书用的吗?”
“是给你们俩读书用的。”
两个孩子已经五岁,按照城里,这年纪也差不多该启蒙了。
裴冀忙于学业,一个月才回来一两天,倒是会给兄妹俩说一说书里的一些故事道理,却还没开始正式教他们读书写字。
以后他们要到城里生活,孩子的教育可不能落于人后。
“真的吗?娘,我以后也可以像爹一样去县里读书吗?”裴昭两眼晶亮。
“想像你爹一样到县里读书,那你得好好学才可以。”
裴昭信誓旦旦:“娘,我一定好好学!”
“那好,娘相信你!”
苏漓倒不是指望他们书要读得多好,只要不当个文盲就行。
不过如果孩子有心读书,她还是高兴的,毕竟在这个时代,都是奉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
把两张桌子搬到书房,苏漓拿出纸笔墨,先教他们如何正确握毛笔。
两个孩子悟性不错,很快上手。
她又依次把兄妹俩的名字写出来。
裴楚儿指着自己名字,肯定道:“娘,这是我的名字,这是哥哥的名字!”
她不识字,但娘刚刚说了这是她和哥哥的名字,哥哥的名字两个字,她的名字是三个字的。
“呀!我们家楚儿可真聪明,以后肯定是个小才女!”
“嘿嘿!”被娘夸赞,裴楚儿十分高兴,心中暗想,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当上小才女。
于是下午,兄妹俩认真学习写自己的名字,苏漓一边指导他们,闲时也构思下“神女飞升图”。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她又开始了作画工作。
今天来画像大人倒是比前几天的杂多样,个人像,成亲像,全家福,满月像都有。
到了中午,趁着中午午饭后的时间,她又教了兄妹俩好些字。
接下来的整整五天,孩子们在书房练字,苏漓在替村里人画像。
在现代,苏漓毕业后就当了小包租婆,从来没有过过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专业的画画也是当做兴趣爱好。
现在也终于体会到当兴趣爱好变成工作时的滋味。
“娘,我给你揉揉……”裴昭贴心帮她揉手腕。
“娘,喝水。”裴楚儿也端了杯水过来。
“好孩子!”苏漓接过杯子喝了口水,“今晚早点睡,明天咱们回外祖家。”
明后两天都没有接受作画预定,后天就是中秋节了,她打算带着两个孩子回一趟原主娘家。
“真的吗?”裴楚儿眼睛亮晶晶的,“我还从来没有去过外祖母家呢。”
外祖母最疼她和哥哥了,常常来看他们,还会给他们带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