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南台,魏忠贤对曹化淳拱手道:“曹公公,刚才你没有在皇爷面前揭发杂家,杂家感激不尽!”
曹化淳突然被魏忠贤的这一举动给弄得摸不着头脑,自己取代涂文辅,而且王之心刚被皇爷严惩也与自己脱不开关系,现在却反过来感谢自己,这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魏公公不记恨杂家,杂家就感激不尽了!”
历史上的崇祯在登基之后不久,便将清算阉党的大任交给了两人,一人是被起复为内阁首辅的山西籍东林党魁韩爌,另一人便是眼前的曹化淳。
而魏忠贤之所以感谢曹化淳,除了感谢曹化淳刚才没有告发他,还有就是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
虽然皇爷一如既往地重用他,但对他的信任却在慢慢减少,这才是令他最担忧害怕的事情。
“杂家怎么可能记恨曹公公呢,东厂清查王之心家财的事情,杂家会让那群猴崽子们好好配合曹公公!”
也不知道这魏忠贤到底吃了什么药,只希望他真能做到说话算话,“好,那就谢魏公公了,杂家要赶着回御马监,就先告辞了!”
魏忠贤拱手回道,“曹公公请便!”
曹化淳在纳闷中带着戚元辅两兄弟来到御马监后,这才对两人说道:“等会儿你们再随杂家一同去趟兵丈局外厂!”
戚元辅两兄弟赶忙躬身回道:“是,公公,今天要不是公公为我们兄弟俩撑腰,可能就要折在王之心和东厂之手了!”
“既然皇爷将你们划入到了御马监,杂家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不过你们要是想感谢,也应该感谢皇爷!”
“陛下自然是要感谢的,但也需要感谢公公!”
“既然你们要想感谢,那就替皇爷好好训练好虎贲营,未来能为皇爷多解决一点边患问题!”
“公公放心,我们兄弟定然要为陛下赴汤蹈火,剿灭鞑虏!”
看着两人脸上一副神情坚毅的样子,曹化淳笑着说道:“好,好,你们稍等片刻,杂家去去就来!”
看着满满当当正不断从兵丈局外厂府库往外搬的铠甲武器,戚元弼脸上的笑容从来就没有停过。
过了好一会儿后,他凑到戚元辅耳边小声说道:“二哥,看来我们这次大闹兵丈局外厂是闹对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听戚元弼这么一说,戚元辅觉得哪里怪怪的,虽然他也认同三弟的话,但总感觉不对。
很快,他就明白了过来,“这次是我们运气好,碰到了与魏公公不是一路的曹公公,而且陛下也是英明之主,愿意为我们做主,但下次还会有这些运气吗?”
“二哥,你的胆子怎么越来越小了?”
“等你坐到我这个位置就明白了,你可别忘了石门兵变因何而起?他们三千多冤魂至今都还没有地方伸冤!”
听到石门兵变之事,戚元弼这个戚家军嫡系子弟自然不敢遗忘,他之前脸上的兴奋也马上变得严肃了起来,“二哥教训得是,现在陛下圣明无比,我们可否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告知陛下,请陛下为我们戚家军做主?”
听到自己三弟口中蹦出“戚家军”三字,吓得戚元辅赶忙向四周看了一圈,语气也变得格外的严厉,“你是想死吗?居然敢在皇城脚下提什么戚家军,咱大明从来就没有过什么戚家军,只有浙兵和大明军队!”
被自己二哥严厉呵斥,戚元弼也吓得赶忙看了下四周,之后赶忙赔罪道:“是,是,二哥,都是我口不遮拦!”
“以后切记,不可再犯!”
“是,二哥!”
正在这时,搬运铠甲武器搬累的兵丈局外厂一名小太监一边喝着水一边朝其他小太监说道:“你们听说了吗,宁远伯府刚刚又被锦衣卫抄家了!”
听到宁远伯府,不远处的戚元辅两兄弟注意力立马转移到了这些正在讨论的人群。
只听另一个小太监附和道:“我也听说了,听说又是魏公公主抓的大案,是以什么通敌卖国的罪名抄的!”
另一个小太监震惊地问道:“通敌卖国?他们到底通了什么敌,卖了什么国?”
最开始的那个小太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建奴死去的老奴据说是李成梁的私生子,李成梁悄悄把咱大明好多好东西都划拉给了老奴,这才有了建奴的快速崛起!”
谣言为何能够快速传播,关键在于这个“谣”字,现在李成梁家族倒霉,编造的故事越离谱也就越能吸引眼球。
只听另一个人又说道:“我还听说这老奴当年还睡了李成梁的一个小妾,李成梁这才赶老奴返回建州继承了祖上的建州左卫指挥使!”
最开始的那个小太监再次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当初咱大明在萨尔浒惨败,就是这李成梁的次子李如柏提前向他的兄弟老奴去通风报了信,这才让老奴打了我们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又有一人补充道:“可不止这些呢,李成梁另外两个儿子还把开原和铁岭在一丈没打的情况下就白白送给了老奴,李成梁在万历二十九年更是把宽甸六堡直接送给了老奴来屯田种粮。”
“还有更可恶的呢,这李成梁的家丁奴仆跟建奴里应外合,将沈阳、辽阳和广宁都卖给了建奴......”
听着一个个雷人的谣言,戚元弼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戚元辅道:“二哥,这李成梁家族就这么倒了?”
戚元辅十分解气地冷哼一声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群恶魔总算被清算了,石门三千多浙兵冤魂也终于可以安歇了!”
“二哥,你说他们说的会不会都是真的?”
“不管真假,建奴这群饿狼之所以能够肆虐辽东,他们李家都脱不开关系!”
戚元弼点点头道:“二哥说得也是,就是不知当年石门之变的刽子手王保什么时候也能遭到朝廷的清算!”
“等着吧,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李成梁家族被查抄的消息不仅在兵丈局外厂这个小小的一方天地得到传播,也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有叫好的也有唏嘘的,但更多的是像兵丈局外厂的这群小太监一样,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