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万籁俱寂,大梁城中一座府邸的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照着魏无伤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他身着一袭青衣,身姿挺拔地坐在书桌前,与对面一名身材精壮、目光锐利的男子低声交谈着。
只见魏无伤轻轻地伸出手,从书桌上缓缓拿起一封用朱红色封蜡密封好的书信。他手捧着信,表情严肃而郑重地将其递到那名男子的面前,并沉声说道:
“李肃啊,此书信所写内容至关重要,关乎无数魏人生死存亡之大事,万万不可有丝毫偏差。你务必要将此书信亲手交予秦国丞相的手中,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李肃一脸肃穆地点头应诺,他双手接过信件,感受到了其中沉甸甸的分量。他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公子放心!肃此去定当万分小心谨慎,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必将此书信完好无损地亲手交予秦相手中。”
魏无伤听后,微微颔首表示满意,脸上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了一些。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李肃可以离开了。李肃再次向魏无伤拱手行礼,然后转身走出书房。
待李肃离开之后,魏无伤独自一人站起身来,缓缓走到门前。
他推开房门,迈步而出,仰头望着夜空之上高悬的一轮皎洁明月。月光如水洒落在他身上,勾勒出他孤独而凝重的身影。
此时此刻,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似是忧虑,又仿佛蕴含着某种决断。究竟他心中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想法呢?或许只有那轮明月能够知晓一二吧……
数日后,邯郸城
江川正端坐在府邸之中,与姬昊就攻打魏国一事热烈地讨论着。此时,一名侍从匆匆赶来禀报,说是门外有一魏国人求见,并声称有重要事情要向他们报告。
江川听闻此言,心头不禁微微一动,连忙吩咐道:“请他进来!”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坚毅的男子缓缓走进了庭院。此人正是李肃。
李肃见到江川之后,不敢怠慢,赶忙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江川则饶有兴致地上下打量起他来,随后率先开口问道:“请问阁下是何人?”
李肃态度谦卑地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在下李肃,乃是受我家魏无伤公子之嘱托,特意前来拜见大人您的。此次前来,还有一封书信想要呈交给大人。”
说完,他便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递到了江川面前。江川倒是没有第一时间接走书信,反而信步说道:“魏无伤?若是本相没有记错,你家公子乃是信陵君之子吧。”
李肃俯首沉声道:“大人所言无误,我家公子正是信陵君之嫡子,公子心怀黎民苍生,不忍看到魏国生灵涂炭,故遣在下携亲笔密信千里奔赴邯郸!”
“临行前,公子嘱咐在下,务必将此信交由大人手中,还请大人一览!”
江川闻言轻轻从李肃手中拿过书信,轻轻展开信纸开始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原本平静的面庞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待江川将整封书信看完之后,他沉默片刻,随即将手中的密信递给了身旁的姬昊。姬昊接过信,也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而江川这时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着李肃,缓声说道:“无伤公子在信中的意思,是希望能够尽量避免战事扩大,以保魏国百姓的安宁。但不知贵公子又凭什么觉得我们大秦会答应这样的请求呢?”
李肃深吸一口气,回道:“大人,魏国虽不敌秦国,但公子心怀魏人,愿效仿韩赵被破后秦国善待百姓之举,若秦肯应下,魏国民心皆向秦,亦是美事。”
江川沉思片刻,笑道:“无伤公子倒是有其先父之风范,可就就是不知无伤公子可有其父之能?”
“倘若是我大秦答应了无伤公子的请求,但是贵公子却无履约之能,岂不是白费功夫?”,江川说着眉眼含笑的看向李肃。
李肃抱拳,神色镇定:“大人有所不知,公子虽不及先信陵君之威名远扬,但也是深得魏人之心。如今魏国上下,不少官员和关键职位都在公子掌握之中。若与秦达成约定,公子必竭尽全力履行诺言。”
江川微微点头:“看来你很相信你们公子。不过这事事关重大,我一人无法做主。”
江川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凝视着姬昊,开口说道:“上将军!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进宫去拜见大王,您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姬昊此时手中紧握着魏无伤的那封密信,他的脸色显得异常凝重,双眼紧紧盯着一旁的李肃,缓缓说道:“我与丞相一同进宫面见大王。李肃是吧,你就暂且随我等同行,时刻准备我王的传唤。至于最终该如何决断,一切都交由我王来定夺!”
话音刚落,江川和姬昊便带领着李肃急匆匆地向王宫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