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都不说话,书房内一时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许有望心中如潮水般涌起无限悲凉,他不禁自嘲,看来今天来找敦亲王不过是一场徒劳,自己也是妄想了。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看向外面。
今日的天气格外晴朗,阳光如碎金般洒落在大地上,然而,他的心却仿佛如坠入了无底的冰窖,寒冷刺骨,万念俱灰。
“王爷,还记得十一年前,我们与邻国的那场大战吗?因为粮草延误,边关死了多少将士?二十万大军啊……!到最后活着的不足五万人……。”提起往事,许有望声音有些哽咽。
“他们其中大部分人本不该死的!就是因为有些人的贪婪和欲望,导致将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打赢了那场仗!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王爷,那可都是我大渊生龙活虎的的儿郎啊……!”
“他们在边关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冒着严寒酷暑守卫边疆,可是最后得到了什么?难道王爷真的相信,那些粮食只是江南的几个官员贪的吗?就凭兵部的一个小小郎中,谁给了他天大的胆子,敢去克扣边关将士的粮饷!兵部的那些人是干什么吃的!竟然对此毫不知情!王爷!这样的结果说出去您信吗……!长此下去,我们大渊朝还有未来吗……?”
许尚书也许是觉得心中无望,也许是有感而发,竟然是不管不顾的将心中的不满一股脑儿的全部说了出来。
他眼底迸发出无尽的怒火,情绪越来越激动。
说到最后,一只手愤慨的用力捶打着茶几,茶几上的杯盏被震的哐哐响。
敦亲王敛下眼眸,心中长长叹了口气。
许尚书说的这些情况他岂能不知?可是皇上的刚愎自用,间接助长了一些人的贪心与不足。他一个闲散王爷,又能改变些什么?
可如今,许尚书的一番愤慨激昂让他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燃燃斗志。
多年的小心翼翼,多年的安逸谨慎让他习惯了逃避,习惯了遇到事情选择置身事外。
然而,他身为皇室中的一员,也曾经胸怀壮志,满腔热血,又怎会甘愿让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基业毁于一旦呢?
尤其是现如今,皇室有了继承人,于公于私,想必皇上也不愿将一个摇摇欲坠、千疮百孔的国家如此草率地交予自己的儿子。
或许,这也是一次契机,可借此机会铲除那些贪得无厌的蛀虫,还大渊朝一个朗朗乾坤。
“王爷没有上过早朝,可能不知道,”许有望唇边扯出一抹讥讽,眼神中是茫然和绝望。
“如今的朝堂,还有人说话吗?还有人说真话吗?还有人再去为某一件事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吗……?没有,如今的朝堂太和谐了,一片和谐,天下太平!”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他自嘲笑笑。
“那是因为被人把控了!众臣想说而不敢说,要么附和,要么闭嘴!要么就像太师和丞相一样称病在家,还有一些人跟下官一样,每天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般混日子过……!王爷,您说这样的大渊还有希望吗……?”
说罢,许有望抬起眼眸看向敦亲王,眸中有盈盈泪光闪烁。
明知今日会无功而返,可他也算是一吐为快,倾诉过后,这股浊气吐出来心中也许会好受些。
许有望起身,拱手:“王爷,今日是臣失礼了,还望您莫要怪罪。臣,告退……!”
说完,他躬身一礼,转身就走。
“回来!”敦亲王喊住了他,声音里竟然有了几分前所未有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