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虽然在这荒郊野外银钱没有用武之地,但李昭还是给每个孩子都包了个红包。
数额不大,每个红包里面也就六文钱,六六大顺,图个吉利。
“娘,我真的能拿着吗?”李珺梅拿着到手用红布包着的六文钱,有些惊喜又有点忐忑。
她还从来没收到过钱呢,以前过年在家里,看在过年的份上奶奶和爹会给个好脸色,吃的也会稍微好上一些,但别说钱了,能吃顿饱饭都是好事。
村里的孩子们也没有谁收到过钱的,条件好些的会得到糖块和糕点,就这也够让村里的孩子们羡慕的了。
“当然了!给了你们就是你们的,自己收好,以后说不定咱们能出去的话就可以用了。”李昭笑道。
又拿出了之前买的饴糖块,一人给了两块。
糖贵,她之前也没买很多,平日里便也没拿出来,现在过年了才拿来给孩子们吃。
“小孩子家家的收什么钱啊,阿昭,你拿回去。”李来有些不赞同。
听到他娘这话,王来福兄弟俩立马躲到了李昭身后去。
“现在在山上也用不着,图个吉利,让孩子们开心开心,没事儿的。”李昭拍了拍她的手。
“就是,大姐,大过年的你就让孩子们开心开心吧。”李盼儿连忙附和。
“来,小姨这边也有。我是没有红布了,你们就直接收着吧。”
李盼儿从怀里掏出了一串铜板,也一个人分了六个。
“谢谢小姨!”
孩子们得了好处,一个个都开心了,嘴甜的道谢。
然后全部转头,眼巴巴的看着李来。
“行了,得了两份差不多了,多了你们收着容易掉。”李昭连忙打圆场。
李来两口子身上的钱这一路上都用的差不多了,七个孩子加起来要给不少,给是能给的出来,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有点多了。
“你们大姨待会给你们做好吃的也是一样的呀。”李盼儿摸了摸孩子们的小脑袋。
“对对对,大姐,今儿咱们是不是吃饺子啊?”李昭转头问道。
昨儿晚上吃完饭后,包了不少饺子给冻上了。
“对,咱们吃饺子,你姐夫去煮去了。”李来倒是没有不自在。
没钱就是没钱,等以后太平了,挣钱了她再补上也是一样的。
“就是没有红纸,不然这过年至少也得贴个春联在大门上看着才是那么一回事嘛。”李昭有点遗憾。
空间里必需品大多数都准备了,但是红纸这种不是必需品的东西,自然就没准备。
“说起红纸,二姐,你这红布哪来的?”李盼儿问道。
饴糖她就不问了,李昭上次带回来了不少吃的,应该是之前没拿出来的。
但是红布可不易得。
“我把我的嫁衣给拆了。”李昭平静的扔下了个炸雷。
“啊?你这好好的拆嫁衣做啥啊,这留着以后给珺儿她们用也行啊。”李来皱起了眉头。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珺儿她们我再去准备新的更好的。”
一件旧嫁衣,还是嫁给了一个家暴男,看着就晦气。
不对,不能说晦气,今儿是过年,衣服没错,晦气的是人。
“当年二姐出嫁,爹娘除了这件嫁衣外啥也没给,可收了朱家不少东西和银钱呢,说起这个就来气。拆了好!”李盼儿倒是不心疼。
“早知道我把我那件也给拆了,就有红布包了。”
她那也不是什么好姻缘,纳妾也不能穿正红色的嫁衣。
对上杜家,李家父母不敢太下对方的面子,还是给了一些钱给她。
她当初偷偷的拿钱去扯了红布,自己做了一件嫁衣。
出嫁的时候却只能抱着那件嫁衣哭,压根就没穿过,后面压箱底了。
“大过年的,别说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饺子应该煮好了吧,我看看去。”李昭起了身。
李来动了动嘴没再多说什么。
两个妹妹结的都不是什么好姻缘,她也是阴差阳错,运气好,遇上的是王全,虽然年纪比她大那么多,但是对她还是不错的。
在自己的两个妹夫的衬托下,都能称的上一句好男人了。
“姐夫、杏儿,待会我去找赵叔他们一起去陈德山那边,你们留在谷中,我把小橘子也留下看家。”吃完了早饭,李昭交代道。
“谷里得留人,万一又有山里的其他人过来,不至于留下的全是妇孺。”
“行。”王全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家里确实得留人,不然上屋顶清雪的话,李来和李盼儿都不太行。
李来小产完身子虽然补回来一点了,但是要出去受冻的话,那就白调养了。
李盼儿是恐高,高处的活计她完全干不了。
“那你自己小心。”李来对没见过的陌生人多少还是有点不放心。
“好,那我先走了,你们在家自己练功,不要懈怠了。”李昭穿上厚衣裳,把自己裹好出了门。
门旁边放着两块被她给处理好的木板,还有两根拐棍。
把木板给套在脚上,到院子里试着滑了一下,感觉还不错。
肯定是比不上专业的滑雪板的,但是都是板,只要掌握好平衡,完全可以。
这样出门可就方便多了。
没一会儿就滑到了赵家门口,直接扯着嗓子对里面喊:“赵叔,该出发了!”
“来了来了。”赵村长背着背篓,里面装着他干活的工具。
一出来看到李昭这新造型,眼睛一亮:“哎哟,这不错哎。”
茅根他们跟着跑了出来,都戴上了跟李昭差不多用毛皮做的雷锋帽,裹的厚厚,站一排跟堵墙似的。
“您要不要试试,我就是昨儿才弄出来的。”李昭下了板子。
主要是之前也不用咋出门了,她就忘记要捣鼓这玩意儿了,如今要出门了才想起来。
“我试试。”赵村长这段时间跟着大家一起练功,矫健了许多。
上了板子,没一会儿就掌握了。
其余人也跃跃欲试。
反正时间还早,这会儿也就刚天亮,索性让他们试了个遍。
只有树根和赵老二两个人平衡感差一点,不太行。
“家里还有不少之前盖房子剩下的木板,咱们都给绑上走。”赵村长把东西放下来,连忙跑回去拿木板去了。
“树根、赵二哥还有草根、甜根,你们几个就别去,留在谷里看家,谷里得留人才行。”李昭说道。
甜根有点不情愿,想要出门去凑热闹,被他爹一瞪才老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