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发财不放心苏夏一个人在粮仓,愣是不同意。
苏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了当一次‘仓鼠’进粮仓,磨破嘴皮子也要进去。
“发财叔您放心,我包袱都在马背上,难不成还能偷偷塞兜里?再说了,统共只能拿八十斤,出来您不是还要称重嘛!”
“瞧您这满头大汗,实在是辛苦。一会儿还要去县城办大事,别累着了。”
郑发财听见苏夏体贴入微的话,暗道这小子还真是贴心,说话一套一套的。
这小子瘦得跟个猴似的,但凡藏一点儿粮食都能看得出来。
他今日一大早便去县城买粮食,放下又搬粮食,早就累得不行,根本没功夫去帮苏夏搬东西,索性抬出一个凳子坐在粮仓外,等着苏夏选好物资。
苏夏见他坐在门口,迅速冲进粮仓开始收东西。
原本她只是想借郑家村的人解除通缉令,但是郑光明敢算计她,甚至用一百斤粮食打发她,自然就要承受住她的报复。
苏夏直接将粮仓搬空,让郑光明等人去喝西北风。
粮仓本就密不透风,昏暗无比,苏夏提着粮食走出来时,甚至还十分贴心关上粮仓门。
“发财叔!”
苏夏提着接近五十斤粮食,累得气喘吁吁。
郑发财看到苏夏走出来,接过粮食掂量掂量,根本没有八十斤。
“你选好了?”
“选好了!我实在是拿不动。这些也该有八十斤了。”
她将粮食交给郑发财称量,“发财叔,我不会看秤,你来帮我瞧瞧这些有多少斤?”
郑发财眉头一挑,笑眯眯道:“你小子,手真准,八十二斤!”
“啊?还多了两斤?”
郑发财眼神闪了闪,企图用点头掩饰自己的心虚。
苏夏心里冷哼。
这人真是满嘴胡话,这些粮食连五十斤都没有,他竟然说有八十二斤。
“那这多出来的两斤?”
郑发财见他是真的对重量没什么概念,心里满是嘲讽,颇为大方摆摆手,“两斤而已,就当是发财叔送你的。”
苏夏笑得比郑发财还要憨厚老实,“多谢发财叔!”
她将粮食放在马背上,没有提醒郑发财粮仓未锁的事,心满意足牵着马走出郑家村。
两人走到村口,恰好看到一直在村口等她出来的郑光明。
苏夏笑呵呵跟郑家村的几人告辞,脸上还一脸感激。
郑光明看着他明亮的笑意,还有些不适应。
这小子拿到一点粮食,脑子都高兴坏了?
他连忙质问郑发财,“发财,你给了多少粮食?”
发财不会看那小兄弟人小,偷偷送粮食吧?
郑发财嘿嘿一笑,在郑光明耳边低声几句。
周围几人闻言,脸上的笑意没憋住,顿时大笑起来。
“这小兄弟还真是好骗!”
“你要是给他说一百斤说不定都成!”
郑发财摇摇头,“那不成,那样我岂不是欺负老实人!”
几人哈哈大笑,嘲讽看着苏夏离去的背影。
郑光明一脸遗憾,“可惜了那匹马......”
“光明哥,你要是喜欢那匹马,我给你抢来。”
郑光明一拳敲在郑老四光油腻腻的头顶,“抢什么抢,那匹马长得膘肥体壮,早晚要被官府征用,我们抢过来岂不是给自己惹麻烦!”
“吃马肉也行啊!”
郑老四话音刚落,头顶又是一击。
“你不早说!”
郑老四一脸无辜捂着自己的头顶,嘴里嘟囔着,闷头赶牛车。
苏夏听见身后毫不掩饰的笑声,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笑吧,等回去看到粮仓就笑不出来了。
可惜她急着赶路,否则她真想看看郑光明等人回去看到空荡荡的粮仓是什么反应。
她骑着马,远离郑家村后,见四周无人,便将马背上的粮食放进空间。
原本只想让通缉令尽早解除,没想到竟然误打误撞收了上千斤粮食。
这么多粮食,再养一匹马都够。
苏夏顿时心情大好,赶路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虽然替代自己的尸体已经交给郑光明,但通缉令不可能立刻解除,所以她赶路都尽量避开村庄。
至于流民,倒不必太过担忧。
流民无法进城,即便怀疑她,也不敢冒着风险进城举报。
苏夏骑马走出山林,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干涸的田地。
武州和辽州一样,久旱成灾,田里种不出庄稼,甚至连野草也难以生长。
附近的百姓早早便已经逃荒南下。
晌午时分,太阳悬挂在上空。
苏夏宛如置身于烘干箱之中,热得狂流汗。
她抬手抹去头顶的一抹汗,拿起水囊连忙往嘴里灌几口,又给自己扇扇风。
晌午实在是炎热,这样走下去人和马都受不了,苏夏打算歇歇脚再走。
马儿累得直喘气,苏夏带着它走到一处阴凉的位置,给马喂水。
她吃下一个包子垫肚子,随后拿出几棵构树,打算做一把遮阳伞。
苏夏三两下便将构树的树枝绕成一圈,做出一个伞的框架。
之前赶路收集了不少茅草,原本是打算编制草鞋,没成想草鞋没有编,现在却被她编制在伞架上。
伞架做好后,她又扯出一件破布衣裳搭在伞上。
油布都装着水,暂时没法拿出来,好在现在也不会下雨,她不需要考虑防水的问题。
苏夏做好伞后,靠在大树旁休息。
休息一会儿,她听见林子里传来脚步声,连忙站起身子,拉着马继续赶路。
就在她起身时,她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只绿色的生物。
蝗虫?
苏夏看到它的时候,心里隐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旱极而蝗。
蝗虫耐热,它们会在土壤中产卵。
因干旱,许多河流、田野里的土壤也暴露出来,蝗虫产卵地也大幅度增加。
干旱引发的高温可以促进蝗虫的生长发育,还能抑制一种能引起蝗虫疾病的丝状菌的生长。
再加上久旱,鸟类生存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如此一来,蝗虫便有机会大量繁殖。
正常情况下,它们不会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只普通的蝗虫,甚至还能烤着吃,不会形成蝗灾。
苏夏看到的那只,就是绿色的蝗虫。
随着蝗虫数量逐渐增加,它们聚集在一起会释放信息素,从而使得更多的蝗虫聚集在一起,蝗灾就此形成。
此时的蝗虫是有毒的,而且很臭,连鸟类都不想吃它们。
当然,人饿极的时候什么都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