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担粮食?!这么多!”奚远南诧异地朝她身后看去,“在哪儿?”
林书棠笑道:“粮食还在后头,不仅如此,我还买了一些精米。”
她说着,朝自己马车后方拖着的一车大米指去。
奚远南看着那些米袋,脸上满是欣慰,“这些大米估摸着够吃半年。”
林书棠点了点头。
何止是半年,这次在秦家得来的米,够他们吃上三年。
更别说还有舅母给的粮食。
就算他们再养几百个衙役,也都不够吃。
奚远南脸上露出欣慰,“这样也好,你和六哥能吃饱穿暖,我就放心了。”
林书棠拿出一封书信递给他,“另外,这是舅母给你的家书。”
奚远南连忙接在手中,眉眼间满是欣喜。
林书棠被他的模样逗笑了,她转身将姨母从马车上扶下来,“七舅,你瞧瞧,这是谁?”
奚远南朝着她身旁的妇人看去,愣了片刻,“这.......”
他方才远远瞧着一眼就觉得眼神,现在近距离看,越发觉得似曾相识,可是瞧不见容貌,一时也猜不出是谁。
直到她轻声唤道:“七弟,是我.......”
那熟悉的声音,奚远南听罢面露惊色,难以置信地看着跟前蒙着面纱的妇人,往前走了两步,“你.......”
“你是二姐?!”
奚玉珠点了点头,声音逐渐发颤,带着细微的哭腔,“嗯,我是二姐.......”
“二姐!”奚远南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拥住她,“真的是你二姐!二姐!”
他许是太过激动,说话时有些语无伦次,话落时竟哽咽出声。
奚玉珠泪如泉涌,在被秦家囚禁的这些年,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无法见到自己的家人。
如今见着七弟就如梦一般。
“二姐,这是怎么回事?当年?”奚远南缓缓放开她,朝她问道。
奚玉珠低着头,眸光闪躲,也不知从何说起。
林书棠走到姨母身旁,替她擦了擦脸上的泪痕,“七舅,此事说来话长,我们先回家。”
奚远南抬头看向四周的白雪,回过神来,应道:“没错,先回家,走。”
林书棠和段砚洲两人一同牵着马车继续前行。
她刚到城门口,便见着被衙役们押在地上的赵丞相和赵二公子。
林书棠停下脚步,疑惑道:“他们这是?”
奚远南忙走到她身旁,小声道:“也不知他们父子为何会突然来此,他们想要进城落脚讨吃食,言县令干脆将他们当山匪押入牢内。”
林书棠打量起地上两人,眸中露出笑意。
看来京城那边已经开始闹饥荒,连赵丞相都要带人出门寻吃食。
赵丞相这时也见到了她和段砚洲。
他认出段砚洲,大声喊道:“段二公子,我是赵丞相,你们快让他们放了我!我是听令贺王前去宣国谈要事,快放我走!”
“宣国?”林书棠听着生出疑惑。
贺王这个时候派人去宣国干什么?
难不成是想要换粮。
他能拿什么换?
这时,赵丞相又拿出了自己怀中的文书,“段二公子,你若是不信的话,可以看看这个。”
段砚洲接过他手中的文书,见过后眉头一皱,到林书棠耳边小声道:“贺王想要袁州外三个城池来和宣国换粮。”
林书棠沉下脸,瞥了一眼地上两人,“用城池来换粮食,贺王还真是有骨气。”
她从段砚洲手中接过文书,将其撕碎往赵丞相脸上一抛,“什么文书?我见到的只是一张白纸。”
赵丞相慌忙地将地上的捡着地上碎纸,“你……你……好大的胆子!”
林书棠抬脚踩上赵丞相的手,朝一旁的言县令道:“言大人,此等贼人大逆不道,冒充朝廷命官,一定要好生处置。”
“书棠你放心,我会让他们好好感受我们的新牢房。”言县令应后,朝着一旁的衙役催促道。
赵丞相抬起自己红肿的手,瞪大眼睛看着林书棠,又看向言县令,“你们,你们是一伙的!”
衙役没有给他再继续求饶的机会,拽着他们往后拖。
赵丞相一边挣扎一边喊道:“你们这群反贼,等我回京后,一定要让你们好看!”
林书棠露出冷笑,回京?他既然来了,就别想着再回去。
待赵丞相他们被带下去后。
林书棠挽着姨母走进城内。
谢怀恩和奚远南不同,他稍年长,看到奚玉珠,即便没有见到她的容貌,没有听到她的声音。
他也一眼认出她来,“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