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大四下半学期的钟声敲响,同学们都在为毕业论文忙碌着。我站在宿舍的窗前,望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同学,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我深知毕业论文是大学的最后一道关卡,必须认真对待。
我对旅游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发现大学生旅游市场在近年来逐渐兴起,却缺乏深入的研究。于是,我决定以《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室友李涛时,李涛正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头也不抬地说:“旅游市场?这范围是不是有点大啊?”
我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认真地解释道:“大学生这个群体很特殊,他们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旅游需求,但又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我觉得这个选题很有研究价值。”
“行吧,只要你觉得行就好。不过你得想好,这可得下不少功夫呢。”李涛说完,又沉浸在了手机游戏里。
我深知实地调研是论文的重要基础,我首先制作了一份简单的问卷,打算在校园里进行初步调查。
我来到学校的食堂门口,看到同学们来来往往,心中有些紧张。我鼓起勇气,走向一位正在等餐的同学:“同学,你好,我正在做一个关于大学生旅游的调查,可以耽误你几分钟填一下问卷吗?”
那位同学看了看我,有些疑惑地问:“这个问卷安全吗?不会泄露我的信息吧?”
我连忙解释:“不会的,同学,这个问卷只是为了我的毕业论文做调查,不会泄露任何个人信息的。”
同学这才放心地接过问卷,认真地填写起来。
随着调查的进行,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情况。有些同学很配合,还会和我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有些同学则很不耐烦,直接拒绝了我。
一天下来,我虽然有些疲惫,但看着手里厚厚的一叠问卷,心中还是充满了成就感。
回到宿舍,我把问卷摊在桌子上,对李涛说:“今天可算是有收获,不过这才是个开始呢。”
李涛走过来看了看问卷,说:“你这还挺认真的,不过你光在学校调查可不够吧?”
我点了点头:“我知道,我还打算去周边的学校,还有一些旅行社了解情况呢。”
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同时,我也开始了资料的查询。我每天都会去学校的图书馆,在书架间穿梭,寻找与大学生旅游市场相关的书籍和文献。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关于旅游市场分析的旧书,上面的很多观点都让我眼前一亮。我兴奋地把书拿到座位上,仔细地阅读起来。
我还利用学校的电子资源库,在网上搜索各种学术论文。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筛选有用的信息,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我把找到的资料都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有时候,为了找到一篇关键的参考文献,我会在图书馆泡上一整天。
我的导师是陈教授,我定期会去请教陈教授关于论文的问题。
有一次,我拿着自己整理的资料去找陈教授。
“陈教授,我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关于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消费行为方面,对于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的研究还比较少。我想从这方面入手,您觉得可行吗?”我问道。
陈教授推了推眼镜,仔细地看了看我整理的资料,说:“这个思路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注意,你的研究要有数据和案例的支持,不能只是理论的堆砌。”
我认真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教授。我会继续深入调研的。”
随着调研和资料查询的深入,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发现自己收集的数据存在一些矛盾的地方,而且有些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我再次来到之前调查过的一家旅行社,想进一步核实一些数据。旅行社的工作人员看到我,有些不耐烦地说:“你怎么又来了?我们已经给你提供了很多信息了。”
我陪着笑脸说:“不好意思啊,姐姐。我在整理数据的时候发现有些问题,所以想再确认一下。”
工作人员无奈地叹了口气,又给我提供了一些数据。
回到宿舍,我看着这些复杂的数据,感到有些头疼。我对李涛抱怨道:“这数据怎么这么乱啊,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李涛安慰他说:“别灰心啊,慢慢整理,总会理出头绪的。”
除了数据的问题,我在论文的结构和论述方面也遇到了瓶颈。我觉得自己的论文缺乏连贯性,论述也不够深入。
我又去找陈教授请教。陈教授耐心地给我讲解了论文结构的重要性,并且给我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论文范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终于开始整理初稿。我把自己的实地调研结果、查询到的资料以及参考文献都整合在一起,按照论文的格式进行撰写。
在撰写的过程中,我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我会重新核对好几遍;有时候,为了一个论述的合理性,我会反复思考,查阅更多的资料。
有一天晚上,宿舍的灯都熄了,我还在电脑前打着字。李涛被电脑的光亮惊醒,他揉了揉眼睛,说:“顾茗,你还不睡啊?都这么晚了。”
我头也不回地说:“我得把这一部分写完,初稿得尽快完成呢。”
李涛无奈地摇了摇头,又睡了过去。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初稿。他把初稿打印出来,看着那厚厚的一叠纸,心中充满了感慨。
我带着初稿去找陈教授审阅。陈教授仔细地阅读了我的初稿,在上面做了很多标记。
“顾茗,你的初稿整体框架还不错,但是在数据分析和对策建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你看这里,你的数据对比不够明显,而且在提出对策的时候,缺乏实际的操作性。”陈教授严肃地说。
我认真地听着陈教授的意见,心中有些沮丧,但我知道这是让论文更加完善的必经之路。
回到宿舍,我按照陈教授的意见,重新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查阅了更多的案例,使对策建议更加具有实际操作性。
在修改的过程中,我还让室友李涛帮忙看了看。李涛虽然不是研究这个领域的,但他从读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很实用的建议,比如论文的语言可以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完善,我的论文终于接近了最终的成稿。我再次仔细地检查了论文的格式、参考文献的引用等细节问题。
最后,我把成稿打印出来,装订成册。看着自己一个多月来的心血结晶,我心中充满了自豪。
我把论文交给陈教授的时候,陈教授微笑着对我说:“顾茗,你这一个多月的努力没有白费,这篇论文写得很不错。希望你在未来的道路上也能保持这样的认真态度。”
我感激地说:“谢谢教授,这都离不开您的指导。”
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我也即将告别大学生活,迈向新的征程。而这篇《大学生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不仅仅是一篇论文,更是我大学四年的一个总结,是我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