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富金山阻击之战中,战况异常激烈。英勇无畏的宋希濂军得到了来自友军三个强大空降师的有力支援。他们紧密协作、奋勇杀敌,与来犯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经过数昼夜的浴血奋战,最终成功地将不可一世的日军第 10 师团一举歼灭!这一辉煌胜利极大地震慑了敌军,也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然而,这场激战过后,敌 71 军自身也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惨重。鉴于此情况,国民政府迅速下达指令,急需宋希濂将军率领着那如残兵败将般的敌 71 军余部,马不停蹄地赶赴济南进行休整和补充兵员,好让他们尽快恢复往日的雄风,再次投身到后续激烈的战斗之中。
与此同时,张志国将军则果断地下达命令给粟裕领导的第 4 军,要求他们务必坚守住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富金山阵地,绝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而那三个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空降师,则奉命撤回原驻地,等待新的作战任务。
张志国面色凝重地站在指挥所里,他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地图上代表第 71 军残部位置的标记,然后果断地下达了一道紧急命令:“运输部队听令!立刻行动起来,以最快速度将第 71 军残部护送回济南!不得有丝毫延误!”
与此同时,张志国还迅速起草了一份给宋希濂的电文,并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了出去。这封电报的内容大致如下:尊敬的宋希濂将军阁下,近日八路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百姓们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自发地向八路军捐赠粮食和款项,以表达对这支英勇军队的支持与敬意。相信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会为八路军所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而感到震撼。期待能与您进一步交流合作,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扞卫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此致,敬礼!
就在这个时候,当宋希濂亲耳听到第七战区司令那一番口述之后,他整个人都愣住了,脸上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直以来被他们忽视的八路军竟然能在敌后战场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大捷!这一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狠狠地击中了他的心坎儿。
宋希濂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懊恼不已。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八路军实力的轻视和误判,懊悔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不禁在心底暗暗思忖,如果当初能够给予八路军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也许现在的战局会有截然不同的走向。然而,此刻再多的悔恨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只能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战略眼光的局限性。
当宋希濂率领着他那支历经战火洗礼、疲惫不堪的部队终于回到济南时,在这紧张而激烈的战争局势下,他面色凝重地下达了一道至关重要的命令:“残部第 71 军的全体官兵们听令!你们即将迎来一段极为珍贵的时光——为期三天的休整期!”此道命令一出,犹如一阵春风拂过那些身心俱疲的将士们心间。
要知道,这一决定并非轻率之举,而是宋希濂深思熟虑后的结果。他深知自己麾下的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连续作战,他们的身体早已被疲惫所侵蚀,精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给予他们这样一个短暂却又无比宝贵的休整机会,既是出于对部下们深切的关怀与体贴,也是为了让这支队伍能在后续的战斗中有更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未知的艰难险阻。
可以想象,当第 71 军的全体官兵听到这个消息时,那一张张布满倦容的脸上将会浮现出怎样的欣喜之色。他们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武器,好好地休息一下,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或许有人会选择倒头大睡,补足多日来缺失的睡眠;或许有人会抓紧时间给远方的家人写信报平安;还有人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彼此在战场上的见闻和感受……然而无论如何,这段休整时间对于每一名战士来说都是一种慰藉,一份希望。因为只有养精蓄锐之后,他们才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接下来的战斗之中,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浴血奋战。
休整期间,张志国秘密来到济南会见宋希濂。两人见面后,张志国直入主题:“宋将军,如今的形势您也看到了,八路军虽装备差但战术灵活,民众拥护。咱们国军若想真正抗击日寇,得学学红军的一些做法。”
宋希濂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张将军所言甚是,我在富金山一战后就有所思考。只是我们背后还有诸多掣肘之事。”
张志国靠近一步,低声道:“宋将军,现在有个机会。我们可以暗中与红军联系,共享情报,特别是关于那支神秘‘钢刀’部队的信息。据说这支部队隐藏着巨大力量,若是能携手对付日寇,必能事半功倍。”
只见宋希濂的双眼不停地眨动着,目光闪烁不定,仿佛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挣扎和纠结。他那原本坚定的神情此刻也变得有些犹豫不决起来,口中喃喃自语道:“这……这可是叛国通敌之罪啊!一旦迈出这一步,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我该如何抉择?”他紧紧地皱起眉头,额头上渐渐浮现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显示出他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张志国严肃地说:“将军此言差矣,如今日寇才是最大的敌人,只要有利于抗日大业,何错之有?”
宋希濂双手抱胸,眉头紧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气氛仿佛也凝固了一般。终于,他缓缓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和坚定。
只见他紧盯着对面的张将军,郑重其事地说道:“好!张将军,经过这一番深思熟虑,我决定相信您一次。既然如此,这件事情就按照您所说的去办吧!”说完这番话后,宋希濂似乎如释重负般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又隐隐流露出些许不安与期待。毕竟,这个决定关乎着众多人的命运以及未来局势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