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小会,邻居们陆续来拜访,许新建和王玉华两口子拿来了两袋奶粉,张勤拿来了一桶麦乳精,还拿来了一大兜子猪腿骨。
“这是美玲她爸从他那个把兄弟那里拿来的,我说这上面都没肉了,剔得这么干净,我都不好意思拿过来。他偏说熬汤喝挺好的,能补钙。”
邓念英笑道:“这个正好。刚才聪聪爸还去买呢。”
张勤笑道:“买啥呀,别买。我让美玲爸天天给拿过来两根。咱们这儿的人嫌熬汤费火,他这个骨头平时都是自己随便煮煮就完了。你要是熬汤的话,敲一敲,多熬一会,把汤熬白了,把里面的骨髓煮化了,说是效果才好呢。”
王玉华说:“老爷爷的把兄弟就是杀猪的老张吧?”
“对,就是他!”
“你看他们家人,都长得白白胖胖的,看着就水灵,包括老张,一个大老爷们看着都水灵,是不是喝汤喝的呀?”
张勤笑哈哈的说道:“还真没准。”
几个人笑哈哈的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了。
陈蓁说道:“还给你们邻居添麻烦。”
李云锦说:“没有的事,他们家里来了贵重的客人,我们也是去送礼的。上回玉华的妈来住了两天,念英送了只老母鸡过去呢。”
许新安等人走了,也跟着出了门,去了趟木匠家,从人家家里买了把椅子,让人把中间掏空了。陈蓁伤了腿,蹲着上厕所是不可能了,得给她弄个能坐的。
木匠家里有现成的椅子,拿工具掏空一下就行,速度很快。许新安当场付了钱就把椅子搬家去了。他把椅子交给邓念英,啥都不用说,邓念英也能知道用途。
李云锦跟他说:“明天你去镇上买个收音机回来吧,我们俩闲着无聊听听戏。”
许新安答应了,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去镇上买了回来。他还跟陈蓁说:“你要是喜欢听,等回家的时候就带走。”
到时候他再给他妈买一台就是了。
陈蓁:“……”
李云锦呲瞪儿子,“你怎么说话呢?得亏念英妈心胸开阔,换个人肯定以为你这是赶人呢!”
许新安嘴上坚决否认。
李云锦说他:“你赶紧忙你的去吧,别在这儿碍眼了。”
“哎。”
许新安麻溜走人。
李云锦又跟陈蓁说:“新安就是不会说话,你大人大量,别和他一般见识。他是有点没心没肺,但人是不坏的,是个孝顺孩子。”
陈蓁点了点头,笑道:“我知道。”
这人确实有点让人不好评说。
你说他不怎么样吧,但人家确实一听她摔了,二话没说就赶过去,送医院、交费、接到家里照顾,事情全都办好了,舍得花钱,也没抱怨念英。态度上也看不出来什么,没甩脸子。
但你要说他是个好人吧,她从他身上真的没有感受到什么温暖和热情。感觉这家伙就是例行公事一样,这件事该做,那就做。但是他从心底里应该是不喜欢做的。
嗐!就这样吧。赡养她、照顾她是念英的义务,他只要不阻拦念英尽义务那就行了。
☆
陈蓁的到来对许聪聪和许明明没有任何影响,她俩是真的万事不管,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上学就去上学。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一出是一出。
李云锦跟邓念英说:“这段时间,你就专心照顾你妈,家里别的事你都别管,我和新安就干了。你把我这老姐姐照顾好了,就是大功一件。”
邓念英很听劝,真就专心照顾陈蓁,不管别的了。
陈蓁注意观察着,许新安和李云锦俩人就能把俩孩子照顾的妥妥帖帖,十分周全,家里的事情也都能做好。
李云锦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许聪聪和许明明的手绢、袖套、内衣、袜子都是天天洗,外褂外裤也隔三差五的洗,李云锦丝毫不嫌麻烦。两个孩子看着干干净净,特别精神。
许新安喂猪喂鸡喂牛,清理它们的圈,还要伺候孩子,给她们穿衣穿鞋,洗脸洗脚,刷牙梳头,盛饭端饭,收拾书包,削铅笔,应付孩子们的各种无理取闹,他样样能行,关键是,他真有耐心,毫无底线。
没事的时候他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打听谁家需要用拖拉机运东西,谁家开春要盖房,一旦人家有需求,他就立刻毛遂自荐。他还是个“经纪人”,帮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生意做成了,他就从中收取好处费。
陈蓁来的第三天,他就帮隔壁村一户人家卖了一头牛,从牛贩子那里拿了二十块钱的好处费,牛贩子还送给他二斤熟牛肉。
许新安在附近几个村子,也算是个名人了,差不多的人都认识他。
陈蓁觉得,这个女婿可能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他虽然毛病一大堆,但是他优点…也没多少。也就是会照顾孩子,能赚钱。
可他还能花呢,挣了20,交给念英18,口袋里要揣两块,随时给孩子买东西用,一两天就花完了。
陈蓁看着整天无法无天上蹿下跳的许聪聪和许明明,时不时就要皱一下眉头。这俩孩子是真的没心没肺,不知道爹妈挣钱不容易,天天不是要这就是要那,就她俩买零食和玩具的钱,攒起来都够金玲去上学的!还能有富余!
许明明才三岁多一点,她还小,就算了,许聪聪马上就六周岁了,还是整天就知道玩,一点不心疼自己的奶奶和爹妈,从没主动帮忙做过任何事,眼里是一点活都没有。扫把倒在地上,她一步迈过去,就是不知道扶起来。
别人家的孩子六岁的时候能帮很多忙了!金玲六岁都下地了!
有一天,许聪聪中午放学吃完饭在院子里踢毽子,她已经学会了,并且踢得很好,许新安已经带着她到处炫耀过了。
在他的鼓励下,许聪聪越踢越好,现在是附近小孩中踢得最好的。
她在那儿踢毽子,李云锦一边洗碗一边夸,许新安帮她数数,嘴上也是夸个不停。
听得陈蓁特别无语,她小声跟邓念英嘀咕:“这玩意踢再好有什么用?”
邓念英跟她说:“聪聪不会踢的时候,许新安也是这么说别人的。”
等他闺女一学会了,他立刻就变一副嘴脸。
陈蓁:“……”
☆
哪怕没有刻意通知和宣扬,陈蓁摔伤了腿在邓念英这儿养病的消息还是通过奇妙的方式很快就传开了。
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人全都知道了。
最先到来的是许新安的舅舅李云峰,他就住在本村,消息十分灵通。他作为许新安和邓念英婚事的“始作俑者”,一听说姐姐的亲家受伤了在大姐家里养病,就收拾了礼物上门来看望了。不过老头家里有事,没留下吃饭,坐了一会就走了。
第二批到来的是许聪聪的大姑二姑。
她们一听说弟媳妇的娘家妈摔伤了,在她们的娘家养病,便觉得于情于理,她们都该上门看望,以显示她们两个姑姐对弟媳妇的重视,也能在念英的娘家妈面前给她长长面子。
俩人都不用约,就在同一天带着礼物登门了,跟商量好的一样。
陈蓁在许家住的第五天,就见到了女儿的两个姑姐,一看就是热情爽朗的人,说话也热情好听,脸上一直带着笑,跟念英也很聊得来,怎么看怎么比许新安顺眼。
人家回到娘家也没把自己当客人,帮着干这干那,正好李云锦攒了一批衣服要洗,许新梅和许新红直接接了过去帮着洗了。
陈蓁对这俩人十分友好。
中午,许聪聪放学回来,看见了她的大姑二姑,也跟没看见一样,要人家先和她说话,她才回答。
说实话,直到现在,陈蓁才真正相信了“许聪聪谁都不理”这个说辞。以前她多少有点不信,还以为许聪聪是针对她呢。没想到她真是这个德行的小孩!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小孩?当家长的也不管!
更让她心塞的是,家里来了客人,大家都在闲聊,顾不上听收音机了,一个没注意,许明明把收音机拿走了。她还找出了螺丝刀和钳子,直接把收音机拆解了。直到她被钳子砸了脚,在那儿嗷嗷哭,大家才发现了已经被弄得不成样子的收音机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