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对于李晓峰可是非常喜爱,有好消息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他。
朱英直接给李晓峰打去了电话,接到老师电话的李晓峰正要陪着舍友去食堂吃饭,看到是老师找自己,跟徐真说了一声示意他给自己带饭。
“老师,您怎么有时间给我打电话?”李晓峰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喜和疑惑。
电话另一头朱英听到后就不高兴了,故意板起脸严肃道:“你小子,法律专业的论文完成没有,写完了拿给我看看。”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假装的严厉。
李晓峰听后傻眼了,自己光忙着社会经济学的论文了,本想把社会经济学的论文交上后,再回头完成法律专业的论文。再加上还有一个多月才毕业,完成法律专业论文时间很充裕。
“那个,老师~”李晓峰支支吾吾说不上来,他的额头微微冒汗,心里有些发慌。
“行了,逗你小子,我可是跟你说好消息来的,我家老白拿着你的论文去院里了,急的连饭都没吃,不知道你这次又放了什么大卫星。你就等着好消息吧!”朱英的声音中充满了笑意,她知道李晓峰这孩子有才华,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还有,法律专业论文你也不能敷衍,我要是不满意,有你小子罪受的,别以为我管不了你,到时候我找你师兄收拾你”。朱英虽然是在警告,但话语中更多的是关心和期待。
“好的,老师你就放心吧!我一定认真对待,到时候让您老眼前一亮。”李晓峰连忙保证道,他知道老师对他的期望很高,自己绝对不能让老师失望。
然后朱英又关心了一下李晓峰生活上的事情,朱英女儿不在身边,在她眼里李晓峰就跟自家晚辈一样,生怕这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受了委屈。
“晓峰啊,最近在学校吃得怎么样?可别为了学习把身体搞垮了。”朱英关切地问道。
“老师,我吃得挺好的,学校食堂的饭菜种类多,营养也均衡。”李晓峰回答道。
“那就好,天气变化大,要注意增减衣服,别着凉了。”
“知道了老师,您就别操心我了,您自己也要多注意身体。”
“还有啊,和同学们相处得还好吧?”
“都挺好的,同学们都很友善,我们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基本都是朱英问李晓峰答。由于时间原因,再加上朱英年龄大了,李晓峰怕打扰老师休息,就找理由结束了通话。
“老师,时间不早了,您早点休息,别太累着自己。”李晓峰说道。
“好,那你也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事随时给老师打电话。”朱英叮嘱道。
挂断电话,李晓峰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红墙内,坐落着一座庄严的建筑,一个沉稳的中年人拿着一份文件走进了一间朴素的小院。此时一位满头白发的慈祥老人正坐在木桌前批阅着手里的文件,门外站着的并不是抱着钢枪的卫士,而是身穿白大褂的保健医生。
看到中年男子到来,张中景一脸急切的迎了上去,“薛主任,你劝劝夏老,这都十一点了,还不休息,天天晚上工作到凌晨,谁的身体能熬的住。”张中景的脸上满是担忧和无奈。
薛天祥知道作为夏老的秘书,了解自家领导的脾气,工作不忙完,是不会休息的“张医生,您先去休息吧!我去劝劝领导。”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稳和自信。
张中景嘴里喃喃道:“每次都这样说,我还不知道你小子”。不过他还是走了,作为领导的保健医生,已经跟了领导七八年了,目前夏老身体还算不错,他也只是嘴上发发牢骚。
砰~砰~,两声微弱的敲门声,在安静的书房里足以引起注意。
“进来”屋内传来和善的声音。
得到领导允许,薛天祥轻轻推门走了进去,夏民抬头看了一眼来人就又低下头忙着手里的工作。薛天祥也是知道领导的脾性,领导时间宝贵,每天都在忙碌中,不会因为一个人而耽误手上的国家大事。
“首长,我这里有份资料是今晚白老几位院士连夜讨论的,讨论出结果后就连夜送进了办公厅需要您批示。”薛天祥的声音平稳而恭敬。
听到秘书提到几位院士,听到连夜送进来需要批示,夏民放下了手中的笔,示意薛天祥将文件拿过来。夏民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肃和专注,他知道这些文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薛天祥快步走到桌前,将文件轻轻放在夏民的面前,然后退到一旁,静静地等待着领导的指示。夏民打开文件,开始仔细地阅读起来。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表情也变得越发凝重。
过了一会儿,夏民抬起头,看向薛天祥,问道:“这份文件作者的背景和提到的相关数据都核实过了吗?”他的目光犀利而专注,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
薛天祥立刻回答道:“首长,数据已经核实过了,都是经过严格审查和论证的。就是这个李晓峰的身份有些......”他的语气有些迟疑,似乎在斟酌着用词。
“小薛,别婆婆妈妈的,说他的身份怎么了”夏民作为 4号首长主管经济,平时待人很是和善,但对待事情确是出了名的严肃。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首长,这个李晓峰竟然是李家二子,李文政的儿子”薛天祥深吸一口气,终于把这个有些复杂的情况说了出来。
“李文政?李老的儿子?”夏民像是勾起了某些回忆,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夏民跟李震算是同辈,两人在内战时期并肩作战过。
在那一段充满血与火的岁月,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畏生死。不过当时李震是总指挥,统筹全局,指挥着千军万马,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魅力,而夏民只是某师部的参谋。
李震的名字在那个时代如雷贯耳,夏民对李震充满了敬佩和尊重,他们之间不仅是战友,更是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
李震担任领导人时,夏民在地方任职,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李家当年的往事夏民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