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家早餐店,李晓峰要了两根油条、一杯豆汁,还点了一碟小咸菜,总共一块钱。不得不说,03年的物价着实便宜!走进这家早餐店,店面不大,但却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店里的桌椅略显陈旧,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的风扇慢悠悠地转动着,送来一丝凉爽。
李晓峰找了个空位坐下,不一会儿,老板就把他点的早餐端了上来。那两根油条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小咸菜切得粗细均匀,色泽鲜艳;那杯豆汁表面还冒着热气。
当然,不仅价格低廉,分量也是相当充足。李晓峰咬一口油条,酥脆的外皮在口中碎裂,发出“嘎吱”的声响,里面柔软的芯则带着淡淡的面香。吃一口咸菜,咸香的味道瞬间刺激着味蕾,让人食欲大增。很快就把两根油条消灭了。
最后端起白瓷碗的豆汁一饮而尽,结果下一秒就喷了出来。那股浓烈的、独特的味道瞬间充满了口腔,让他的胃一阵翻腾。
大意了,李晓峰真是大意了,他忘了这是京都豆汁,这种唯有老京都人才能享用的美味,外地人还真消受不起。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眼睛也被呛得流出了泪水。
旁边坐着用餐的大爷笑呵呵地看着李晓峰,“小伙子,头一回喝吧!味道咋样?”大爷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而更加明显,眼中透着一丝调侃。
“大爷您就别笑我了,我以前喝过一次,结果时间一长,就把这教训给忘了。”李晓峰尴尬地挠挠头,试图缓解自己的窘迫。
听到李晓峰的回答,正在吃饭的老京都人都笑了起来。那笑声在小小的早餐店里回荡,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面对这一群老头不怀好意的笑容,李晓峰自觉招架不住,也顾不上跟他们打招呼,匆匆逃离了现场。他一边跑一边在心里暗自嘀咕:“这京都豆汁,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
在路上,李晓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找出了人民大学团委书记孙德林的电话,“孙老师,您好,我是李晓峰,我已经到京都了,请问老师有什么工作是我能够协助的吗?”他的声音沉稳而有礼貌,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期待。
李晓峰这句话说得甚是含蓄。首先称呼孙老师,表明自己的身份,显示出对孙德林作为教师的尊重;然后称呼老师,增进彼此的关系,让对方感受到亲近;最后表示想要协助老师,而非老师需要他帮忙,既体现了自己的积极主动,又不会给人一种过于急切的感觉。别看只是短短的一句话,对于身处大学重要岗位的孙德林而言,一言一行都需谨慎且严谨。
“是李同学啊!方便的话今天来一趟学校吧!我在办公室等你。”孙德林接到李晓峰的电话颇感意外,自己招生时不过暗示了一下,没想到他真来了。要知道能提前来校参与迎新工作,对接下来班级里班干部的竞争可是大有裨益。或许很多人对大学的班干部不以为然,可华国人民大学岂是普通大学?并非如此,这里是政治天才的摇篮,一个班级哪怕再小的职位,也会让众多有意仕途的学生争得头破血流。
孙德林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手中拿着电话,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回想起招生时见到李晓峰的情景,那时候的李晓峰在众多高校老师面前都能神态自若、侃侃而谈。面对各种刁钻的问题,他都能应对自如,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而且面对水木、京都等大学抛出的橄榄枝,都能不改初心,毅然选择人民大学。这让孙德林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觉得他是一个有坚定目标和信念的学生。
孙德林已猜到李晓峰的意图,这样的人还是很值得栽培的。刚才李晓峰给自己打的电话,措辞也十分得当,还私下称呼自己老师,老师可不是随便认的。这说明李晓峰不仅聪明,而且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孙德林放下电话,开始思考如何安排李晓峰的工作。他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进一步考察李晓峰的能力和潜力,看看他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期待的那样优秀。
李晓峰挂了电话后,心情格外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必须要好好把握。他加快了脚步,朝着人民大学走去。
来到学校门口,看着庄严的校门和宏伟的建筑,李晓峰收起了心中嬉笑,表情也跟着严肃了起来。他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校园。门口站岗的警卫并没有阻拦他,人民大学是全华国人民的大学,任何华国人都可以参观都可以进入,是华国唯一一家拒绝外国国籍学生进入的大学。
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时不时·的有学生跟李晓峰擦肩而过,他们穿着简单,大都是一些休闲装扮,并不是李晓峰印象中的西装领带行政夹克。
李晓峰一路上问了好几个学长学姐,才找到学校的学生事务部所在的2号楼,团委在2号楼的7楼,一整层都属于学校团委的办公区域,孙德林的办公室在最里面襄阳的位置,李晓峰来到七楼的时候,只有几个学生在大厅忙碌,李晓峰猜测应该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他们看到李晓峰进来,以为也是帮忙的,一个个子跟李晓峰差不多,浑身肌肉的男子将手中的簸箕递给了李晓峰“同学帮忙拿一下,我把垃圾扫进去”。
李晓峰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加入了扫除大队。等把大厅全部清扫干净了,才有同学问起了李晓峰的名字,“同学,你是那个院系的,什么时候进的咱们团委?”
“学长、学姐你们好,我是经济学院的李晓峰,是今年的新生?”
“什么,你是新生?新生怎么来我们团委了”
“是孙老师叫我来的”,李晓峰痛快得解答了几人的疑惑,这正是扯虎皮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