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安和王四顺达成一致后,就去找了王三平。
“五伯,我爹说您想进货去卖豆腐?”
王三平没想到是林向安来问这事,不过也如实相告。
自从他接手了送货的事,知道了不同的买家,进货价格的差异。
每天来铺子里买豆腐的人很多,他在送货的路上,常看到有人叫唤着卖东西,就想着是不是也能卖豆腐,比如到集市上或者周边熟悉的村子里。
王家坞就没有卖豆腐的人家,得到隔壁村子里去买,那边的豆腐还没有林家的好吃。
而且豆腐皮、豆干,这些更是少见。
这才动了些心思,若是她媳妇来镇上卖,两个人都有收入了,搞不好也能送孩子去上学。
“我想着你五伯母在家带孩子,干不了多少田里的活,正好把田给三哥种,和你们一样,分点粮食。要是能从这里进货,咱们自己去卖,她也能赚点小钱。”
林向安点点头,既然这样,那还不如让五伯母来当店里的业务员,底薪+提成,没有压货成本,更有动力。
“五伯,我给您两个选择,您和五伯母商量一下,第一个直接拿货去卖,是月银和提成的模式,月银不多,但提成就是卖的越多,拿的越多,具体提成方式还要慢慢规划。”
“第二个是你们低价进货,自己去卖,卖出的赚的全是自己的。”
王三平不敢置信,还能有选择?
“这两种都不太了解,那能不能先尝试第二种,若是不行,再换第一种方式?”
反正两种模式都行,就像一个兼职,一个全职罢了,林向安便同意了。
“都可以的,每一个选择,我们都会给与指导的。比如卖不好,会逐步分析原因,是地理位置,还是不会介绍,亦或是竞争激烈等各种原因。就是手把手的教,只要愿意卖,听得进去话就行。”
听了林向安的解释,原本只是想让媳妇试一试的,此时觉得更有底气了。
只要有人教,有人带,那肯定没问题。
唯一就是住的问题,还有两个孩子的问题。
“我现在不是住在这边看店吗?能把媳妇和孩子也接过来一起住?”
这边就两间屋子,一间住人,一间储物,其实过来住也没什么,只要铺子里能保持干净就行。
吃食的店,最重要的就是干净整洁。
“五伯,先过人接过来,暂时住这里,后续再看情况。”
林向安记得五伯家也是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4岁,和二姨家差不多,一个8岁,一个6岁。
女的出来做活计,免不了被别人嚼舌根。
不过五伯母要是来了,对二姨名声也好一些。
“行,那我明天送完货,就休一天假回去一趟,把你五伯母和孩子接过来。”
具体情况的商量,就由王四顺来安排。
事后,林向安才跟林秋兰说这事,以及以后铺子里再多一条销售渠道。
他五伯速度,回去第二天下午,就收拾好东西把人接过来了。
晚上就把五伯一家请到了家里来吃饭。
林秋兰和林向安商量过了,那间房住四个人,实在太挤了,就让两个孩子住到家里。
大的可以跟着赵桥一样,当个学徒,后面可以和他娘一起去卖豆腐。
小的还能和赵远一起玩,帮忙看着家里的小婴儿。
同时林向安散学回来,若是愿意学的话,可以教四个人认字,和他一样大小,总是要成长起来的,未来他不在家,这些人在,也能帮助与一二。
若是性子长歪了的,现在还能补救一二,大多数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
之后母子俩主动和林老太提了这事,毕竟林向安身上也流了王家的血,这也是他兄弟,王四顺位置比较尴尬,即便有心也不会提。
但林向安就不一样,毕竟都是兄弟,这事他提会更合适。
家里的生意比之前好多了,为了以后着想,老太太也没理由反对,便同意了。
拍板后,林向安跟他老爹说了这事。
家里的东厢房,也有三间屋子,原先堆杂物,后来腾出来一间给赵桥赵远。
主屋林秋兰和王四顺在住,林老太和林向安分别住在两边侧间。
而现在林夏枝和林老太住一屋。
为了安排王和智、王和信,王四顺和林秋兰商量了,准备把东厢房杂物全清理出来,让林向安搬到东厢主屋,其他兄弟们住在两边侧间。
侧屋就留给双胞胎弟弟妹妹住。
这几个孩子也不可能一直住这里,目前是暂时过渡。
吃完饭,准备走的时候,王四顺在外面和王三平夫妻俩,提了这事。
“五哥,五嫂,孩子们就留在这边家里住,不在店里挤了,在这里可以和赵桥、赵远搭个伴。”
“一般晚上有空,我儿子就会教赵桥、赵远两兄弟认字,正好住这里也让和智、和信也跟着学点。原本这话我该早点说,但你们也知道我的身份,我儿子就跟他母亲、奶奶商量同意了,这才跟你们说的。”
吴春娘一脸感激,在乡里虽说不富裕,但好歹住的稍宽敞,来了后有位置住就心满意足了,但到底心疼孩子跟着挤,毕竟把他们丢家里也不放心。
如今不仅能住好,还能认字,上哪找这么好的事了?
出来的时候,三嫂孙兰玉还来找她打听。
村里人听说王三平来镇上不到一个月,回来接媳妇孩子,纷纷惊讶。
她可看到大房气的牙牙痒,但又无可奈何。
现在好了,不只她丈夫在镇上了,她也来了,不管怎么样,她都不想回去种田。
“六弟,你说这话就见外了。你没把我和你五哥当外人,叫我们来帮忙,已经很感激了,如今还照顾两个小的,这份恩情我们记下来了,以后有用的着的地方,尽管跟我们说。”
王三平拍了拍王四顺的后背,兄弟间有些话不必多解释。
“这份恩情兄弟记下了!”
屋子里的东西还没腾出来,床也没弄,只能暂时让他们和林向安挤一挤。
林向安没意见,不过赵桥想到了他要上学,貌似不习惯和他人一起睡,便让王家两兄弟和他们一起挤一挤。
不过被王四顺拒绝了,林向安不习惯和不熟的人一起睡,便让赵远去林向安屋里住一宿。
赵桥和王家两兄弟一起住。
第一夜将就度过,第二天赶紧把屋子清理好,用门板暂时拼了一张床,让王家两兄弟住进来。
此时,东厢房特别热闹,住了五个男孩子。
有次赵泽过来玩,瞧见林向安教他们认字,就非要过来一起,晚上还非要过夜,李宝珠也没阻止。
之后,赵泽时不时就来住一晚。
而清冷的林家,一去不复返。
又过了半个月,差不多快到九月中旬,有不速之客找上门来。
由于双皮奶的火爆,有些供不应求,就有打听,来买方子的,态度甚是嚣张。
“王老板,不是我说,这50两买断你家双皮奶,绝对是高价。我吴家和县太爷交好,也是看的上,才买方子的。”
吴家管事一脸瞧不起人的样子,说话毫不客气。
“不瞒您说,这是小儿自己研发出来的,若是没有他同意,怕是没法卖,您等我和小儿商量,三天后再给您答复。”
吴管事凉飕飕地说,“这事你们看着办。在这双林镇,还没有我吴家买不到的东西!”
“你可得想好了,三天后再答复!”
说完哼了一声,就甩袖离开了。
王四顺晚上回家,将这事告诉了林向安。
“爹,我先去打听一下这个吴家的情况再说,双皮奶火起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招。”